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5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档案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借鉴——以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区为例
1
作者 邓紊 《兰台内外》 2025年第9期9-11,共3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非遗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非遗档案进入系统性保护的新发展阶段,非遗文化也得到“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档案工作价值为切入点,以广西南宁市非遗...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非遗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非遗档案进入系统性保护的新发展阶段,非遗文化也得到“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档案工作价值为切入点,以广西南宁市非遗——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区(以下简称“三街两巷”)创新策略为例,以期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三街两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og视角下中国传统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京平 苏子涵 +1 位作者 胡荒静琳 赵金龙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Vlog是视频创作的流行趋势,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中要不断融入新兴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探寻Vlog视角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法。研究认为... Vlog是视频创作的流行趋势,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中要不断融入新兴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探寻Vlog视角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法。研究认为:第一,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专业化Vlog受众数量过少、缺少已认证的专业化Vlog账号、保护内容碎片化、Vlog内容同质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业化程度低五个方面。第二,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育、加强与专业传承机构协作、融合新媒体技术、建立合适的创作机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Vlog促进非遗产品销售这五方面入手。第三,“纺道服途”团队的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反响良好,该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og 染织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文颖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本研究以对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调查为基础,发现非遗饮食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对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淡漠,后继传承力量相对薄弱,保护传承缺乏创新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饮... 本研究以对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调查为基础,发现非遗饮食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对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淡漠,后继传承力量相对薄弱,保护传承缺乏创新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类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创新理念下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肖丹 赵洁 +1 位作者 刘草 李燕 《河南科技》 2022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河南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笔者统计了河南省国家级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数量,总结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融合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 河南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笔者统计了河南省国家级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数量,总结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融合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和方法:资源的挖潜、保护与申报;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开发;加强政府职能;加强科学研究等。希望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最终实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 保护 传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调味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192,共4页
四川调味品类非遗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众多非遗博览园和非遗体验基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非遗传播、传承活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非遗保护传承还存在保护体系有待完善,... 四川调味品类非遗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众多非遗博览园和非遗体验基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非遗传播、传承活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非遗保护传承还存在保护体系有待完善,保护措施不够全面,非遗价值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各种问题。要不断夯实调味品类非遗保护工作基础,推动调味品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发更多调味品类非遗文创产品,推动四川调味品类非遗保护传承迈上更高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调味品类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5-239,共5页
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川酒非遗保护传承成为川酒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采用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的方法概述川酒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客观分析川酒非遗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川酒非遗保护传承的主要对策,包括进... 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川酒非遗保护传承成为川酒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采用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的方法概述川酒非遗保护传承现状,客观分析川酒非遗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川酒非遗保护传承的主要对策,包括进一步健全川酒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川酒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挖掘川酒非遗文化内涵,提升川酒非遗品牌传播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助力川酒非遗保护传承,积极推动川酒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酒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以“布朗族弹唱”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彩文 子志月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3-69,共7页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朗族弹唱"是西双版纳州...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朗族弹唱"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重大节庆或仪式活动中以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进行演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布朗族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布朗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布朗族弹唱"的保护传承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弹唱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现状 问题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殷鼎 《体育科技》 2016年第6期135-136,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宁夏共有12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为回族项目或回族地区项目,级别均为自治区(省)级。宁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有: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宁夏共有12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为回族项目或回族地区项目,级别均为自治区(省)级。宁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有: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后备人才匮乏。提出宁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策有:多渠道筹措投入经费,多部门联合加强重视,多方式培养后备人才,引入"互联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区实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伟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68-70,共3页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虽明确指出“社区”是非遗的传承主体,但并未给出直接的定义,意在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非遗存续现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解读公约内容,制定合理策略,确保《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虽明确指出“社区”是非遗的传承主体,但并未给出直接的定义,意在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非遗存续现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解读公约内容,制定合理策略,确保《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得以符合各缔约国实际情况的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社区实践 《公约》 传承主体 本国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与实践”特稿专栏主持人语
10
作者 孙正国 《歌海》 2019年第6期14-14,共1页
当代文化转型激活了中国传统资源,也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热潮。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此以来,我国政府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和代... 当代文化转型激活了中国传统资源,也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热潮。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此以来,我国政府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两个代表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传承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主持人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莉莉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30-30,54,共2页
基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现状,文章分析其保护传承的措施,提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大力宣传和经济法律的支持,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河南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的发展,建立专业的传承队伍... 基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现状,文章分析其保护传承的措施,提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大力宣传和经济法律的支持,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河南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的发展,建立专业的传承队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改革创新,从而推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标准化与少数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蒙古族服饰标准化研究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兰英 蒋柠 刘默 《中国标准化》 2013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少数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研究是少数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服饰标准化研究项目,探讨少数民族服饰标准化研究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阐述标准化在促进少数... 少数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研究是少数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服饰标准化研究项目,探讨少数民族服饰标准化研究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阐述标准化在促进少数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以及目前在文化领域推行标准化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 物质文化 标准化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传媒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刚 《新闻论坛》 2018年第6期99-101,共3页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本文将植入传媒视角,探讨在"非遗"保护传承中,"非遗"信息如何与各类传播渠道发生碰撞,并产生影响。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媒视角 信息传播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中的新疆艺术研究所探究
14
作者 窦淑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新疆艺术研究所对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牵头申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并全面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完成七部"民族民间艺术集成志书"新疆卷的编纂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新... 新疆艺术研究所对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牵头申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并全面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完成七部"民族民间艺术集成志书"新疆卷的编纂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新疆歌剧史略》等;在整个新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新疆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仍旧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艺术研究所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模式及途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小勇 《民族音乐》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结束时,对文化部门的同志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结束时,对文化部门的同志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心传万代,千户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民间音乐 传承模式 云南 文化遗产 国务院总理 文化部门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规划策略研究——以海口石山镇荣堂古村落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思敏 陈明明 《中外建筑》 2011年第7期72-76,共5页
传统保护规划偏重历史地域内物质遗产的护留,"顺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进行附属性、弥补性保护,此法无法真正保护非遗,亦不能解决地域身份危机。笔者从规划专业角度将非遗保护传承模式分为五大步骤,将其与保护规划... 传统保护规划偏重历史地域内物质遗产的护留,"顺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进行附属性、弥补性保护,此法无法真正保护非遗,亦不能解决地域身份危机。笔者从规划专业角度将非遗保护传承模式分为五大步骤,将其与保护规划流程顺接,从非遗保护角度指导保护规划,谨以荣堂古村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模式 规划策略 荣堂古村 火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星 《艺术评鉴》 201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在河南,三门峡澄泥砚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可是并未在全国甚至在省内铸就三门峡文化品牌。当下对于澄泥砚的保护传承的探索与研究,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保护传承三门峡澄泥砚推进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科学化... 在河南,三门峡澄泥砚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可是并未在全国甚至在省内铸就三门峡文化品牌。当下对于澄泥砚的保护传承的探索与研究,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保护传承三门峡澄泥砚推进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科学化保护实践,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剖析三门峡澄泥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对保护与传承的策略进行研究,探寻有机长效发展之路,弘扬中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城市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澄泥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史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价值研究
18
作者 刘孜霜 《戏剧之家》 2025年第6期86-8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精神性和易逝性特征。口述史作为一种有效的记录方法,在保护和传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精神性和易逝性特征。口述史作为一种有效的记录方法,在保护和传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口述史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音乐类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19
作者 韦秀英 《纺织报告》 202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在此背景下,文化遗产数字化逐渐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及其相应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在此背景下,文化遗产数字化逐渐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及其相应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能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文章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传承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指出数字人文技术能促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不仅为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马尾绣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新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研究
20
作者 陈筱薇 《当代音乐》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新疆地区传统音乐遗产保存与传承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研究突出了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升传统音乐的保护和教育质量,如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显著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 本研究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新疆地区传统音乐遗产保存与传承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研究突出了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升传统音乐的保护和教育质量,如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显著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学习的深度体验。同时,技术的跨学科应用对高效地收集音乐资料及其长期的数字化保存具有重要价值。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及资金的有效配置对推广这些技术和持续进步具有关键作用。建议未来方向应关注开发既经济又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促进本土和国际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音乐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