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9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检视与本土化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捷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失等现象,亟须予以解决。现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欠缺理性构建、传承人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空间受限和现行法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完备等问题凸显出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实践,可以通过厘清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突破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范围、探索本土化的利益分享制度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本土化设计等举措,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保护 利益平衡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苗慧 白晋湘 龙佩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6,共8页
为回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问题,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围绕此群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身份建构实践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认为:(1)此群体普遍置身于生活情境、经济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并完成“拳师”“教练”“... 为回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问题,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围绕此群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身份建构实践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认为:(1)此群体普遍置身于生活情境、经济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并完成“拳师”“教练”“代表性传承人”与“武协会员”的身份建构。(2)不同情境中此群体需要围绕文化、结构与行动展开不同形式的身份建构。生活情境中对身体资本依赖性强,受到“义”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经济情境中表现出经济利益价值取向,受到正式制度与市场规则影响,并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以获取新型身体资本、符号资本与文化资本;组织情境中受到武术情怀与经济利益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得到结构规则与资源支持的同时,结构资源表现出一定的使动性特征。(3)此群体“适位”得益于身份建构表征下文化、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并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结构规则与资源的支持、文化传统的遵循、新型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获得为重要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份建构 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央地协同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博华 吉灿忠 +1 位作者 吴宣廷 刘帅兵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31,共13页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体育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以央地协同为视角,探讨我国体育...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体育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以央地协同为视角,探讨我国体育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存问题和推进路径。研究认为,体育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具有特定的权利客体要素,对于促进体育非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体育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法律保护体系有待完善、央地协同治理体系亟需健全、地方体育非遗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固有传承模式限制传承人知识产权等问题。基于此,建议在参考坚持领域立法、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协同保护等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依法保护原则、利益平衡原则与特殊性原则,以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模式为出发点,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以健全央地协同治理体系为关键点,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力量;以加强地方体育非遗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为支撑点,培育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创新体育非遗传承模式为落脚点,防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央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点及其传承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文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145,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特点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效果。但是具体怎样影响、影响多大,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特点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效果。但是具体怎样影响、影响多大,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本文以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特点 传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认同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汪雄 杜宁 +1 位作者 崔家宝 马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4,共5页
采用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5位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认同进行访谈,并对考察获取的口述史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育"非遗"传承人身份角色呈现不合理现象,共性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国家层面对其身份认同... 采用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5位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认同进行访谈,并对考察获取的口述史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育"非遗"传承人身份角色呈现不合理现象,共性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国家层面对其身份认同出现错位;社会环境对其身份认同的凝视;地方文化持有者对其身份认同的越位和充斥等。据此建议:从"国家力量的介入、社会的多重凝望、个人的文化自觉"等三个方面入手,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体育"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份认同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静 王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濒危的处境。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以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研究视角,分析与阐述部分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现状及在传承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其有效保...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濒危的处境。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以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研究视角,分析与阐述部分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现状及在传承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其有效保护途径及对策:1)正视传承人的实际困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2)以传统武术"非遗"为契机,完善武术传承人的保障机制;3)完善武术传承人的认定机制,加快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武术传承人 保护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周安平 龙冠中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8,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保护工作囊括了对传承对象、传承环境和传承人保护三方面,其中对传承人的保护又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许多传承人生活艰难,宝贵的民族艺术后继无人,因此剖析传承人的内涵并通过制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保护工作囊括了对传承对象、传承环境和传承人保护三方面,其中对传承人的保护又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许多传承人生活艰难,宝贵的民族艺术后继无人,因此剖析传承人的内涵并通过制度设计以规范对传承人保护的工作,使之有序、合理。基于传承主体的不同,将传承人分为本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国家认定制、申请备案制和群众推荐制是认定传承人过程中应当实施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认定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8
作者 苑利 顾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3 124,共5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与传承者,传承人的遴选与认定将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永续传承。要想保护好这笔人力资源,就要按规律办事,对个体传承型、团体传承型和群体传承型传承人施以不同形式的保护。同时应竭力避免以政...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与传承者,传承人的遴选与认定将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永续传承。要想保护好这笔人力资源,就要按规律办事,对个体传承型、团体传承型和群体传承型传承人施以不同形式的保护。同时应竭力避免以政府取代传承人之行为的发生,否则不但会打击传承人的积极性,同时也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带来"保护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管理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以重庆铜梁扎龙世家为例 被引量:24
9
作者 戚序 王海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与传递者。因此对传承人现状的系统调查和评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被国家2006年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梁龙舞&quo...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与传递者。因此对传承人现状的系统调查和评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被国家2006年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梁龙舞",是集民俗、歌舞、彩扎工艺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系统,其中的彩扎工艺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因而基于系统方法和田野调查,探寻其保护、发展的机理,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打造"人文重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铜梁龙 传承人 价值 生存环境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潘刚 马知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8,共6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心。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调查符合非遗活态传承的本质。自上世纪末,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也同样面临着危机。本文提出将传承人的主体性置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位置,并以非遗背后...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心。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调查符合非遗活态传承的本质。自上世纪末,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也同样面临着危机。本文提出将传承人的主体性置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位置,并以非遗背后民间文化的原生性作为口述史价值的判别依据。传承人只有在特定民俗语境下,才能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口述史 民俗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102
11
作者 刘晓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0,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最终认定,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这一官方认定制度,在激发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挫败了其他非官方认定传承人的积极性,重构了传承生态。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信息传播、人员流动、资源交换以及消费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最终认定,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这一官方认定制度,在激发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挫败了其他非官方认定传承人的积极性,重构了传承生态。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信息传播、人员流动、资源交换以及消费者、市场等等复杂因素,都促使传承人在保守传统与适应创新之间做出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选择。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经验以及对保护的"完整性"与"活态性"的认识,"体系外的文化与体制外的文化持有者"对于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区分传承母体共享的"非遗"与脱离传承母体的"非遗",应该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点的基础上理解其"本真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传承生态 传承母体 本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公法与私法保护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徐辉鸿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1,共6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保护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当建立公法和私法相结合的系统保护机制。公法保护是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职责,首先要对传承人进行有效的认定,为了确保传承...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保护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当建立公法和私法相结合的系统保护机制。公法保护是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职责,首先要对传承人进行有效的认定,为了确保传承人认定的全面和公正,应当将现行的申报制改为普查制。具体的保护方式包括对传承人和传承机制进行资助,但政府应对资助经费的使用和传承活动进行监管。私法保护是通过民事关系使传承人获得利益,以调动其传承的积极性,包括知识产权法保护和合同法、企事业法等民商事法律制度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传承人 公法 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 被引量:48
13
作者 黄永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102,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濒危传统项目的静态保护、自然文化生态中的活态传承,以及未来文化资源利用的生产性开发方面,都负有神圣的使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市场的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濒危传统项目的静态保护、自然文化生态中的活态传承,以及未来文化资源利用的生产性开发方面,都负有神圣的使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市场的关系,在加大抢救性保护、深化活态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产性开发。既要照顾好传承人的身体和生活,又要保护好传承人的文化生态,更要利用好传承人的文化品牌,走从静态保护、活态保护、进而到生产性保护之路,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文化生态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呈现与认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史考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雄 聂锐新 崔家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基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借助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采用"主位"与"客位"相结合的原则,对调查获取的口述史资料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对其身份... 基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借助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采用"主位"与"客位"相结合的原则,对调查获取的口述史资料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对其身份认同出现错位,社会环境对其身份认同的凝视,地方文化持有者对其身份认同的越位和充斥等,是当下体育非遗传承人身份呈现的现实境遇;从"国家力量、社会参与、个人自觉"等方面形成"上下联动"的身份认同模式,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份问题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探索 被引量:13
15
作者 戴旸 叶鹏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0,共3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承载者与传播者,非遗传承人在保护与传承非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妥善保护非遗传承人及技艺,一直是非遗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文化部先后认定了2008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承载者与传播者,非遗传承人在保护与传承非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妥善保护非遗传承人及技艺,一直是非遗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文化部先后认定了2008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在2008年5月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建立(非遗传承人)有关档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保护与传承 建档 2007年 2008年 国家级 传播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区教育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艳丽 高文智 +1 位作者 李丽 王倩颖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0,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后续能力不足问题是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障碍。基于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农村地区这一特定情况,利用社区教育在培养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定优势,提出在社区教育中应加强教育主体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后续能力不足问题是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障碍。基于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农村地区这一特定情况,利用社区教育在培养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定优势,提出在社区教育中应加强教育主体的协同化、受教育农民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理念的产业化等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探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志成 秦垒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6,共4页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在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对象选择和建档流程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口述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苑利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载体,能否选拔出合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直接关系到这类中华文明活遗产能否得到传承的问题。分析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的五大标准,指出被认定人所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祖先所创造的、...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载体,能否选拔出合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直接关系到这类中华文明活遗产能否得到传承的问题。分析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的五大标准,指出被认定人所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祖先所创造的、必须亲自参与活态传承、必须原汁原味地传承、必须自觉传授给后人,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资格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人当代生境与传承——基于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吴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4期105-111,共7页
通过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境与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保护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培育方面进行思考。根据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严重缺位情况,加大申报力度,完善传承人队伍;从经济资... 通过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境与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保护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培育方面进行思考。根据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严重缺位情况,加大申报力度,完善传承人队伍;从经济资助、社会保障与精神关怀三方面落实具体保护措施,实施人性化管理;设立保护性基地扶持重要项目传承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加强传承人管理和服务,并有计划地选拔传承人进行深造和培训,不断提高对传承人的服务质量和文化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当代生境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万兆彬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75,共5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息息相关。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同创新培养的必要性与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从增强传承人传承意愿、提升传承人传承能力、优化传承的外部环境三方面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创新传承人培养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少数民族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