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的转化和创生——非物质文化景观再现途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邹阳 陈飞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39,共4页
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社会价值,是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意象事物,从景观设计视角探讨用再现的方法转化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价值,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再现... 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社会价值,是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意象事物,从景观设计视角探讨用再现的方法转化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价值,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再现的主要方法有:文化载体提炼再现(基本途径)、文化意境营造重现(重要途径)、文化类型物化转变(特别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景观 价值 转化 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现与传承: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域旅游开发——以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崧 张翼飞 +3 位作者 王崑 李刚 杜爽 于广治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随着目前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旅游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重视和青睐。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对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基于... 随着目前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旅游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重视和青睐。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对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域旅游发展尤为重要。以龙镇《红灯记》文化旅游区为例,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客源市场的分析结果,结合旅游规划"AVC"三力理论——即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分别从开发建设理念、产品体系的打造、意境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规划的方案和实施建议,为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区域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景观 区域旅游开发 龙镇 《红灯记》文化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度评价——以通道县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立国 吴旭峰 胡雅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作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核心代表,探讨其知识体系传承的整体情况,对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景观基因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传统...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作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核心代表,探讨其知识体系传承的整体情况,对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景观基因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度的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载体知识的丰富度、形态知识的活态度、信仰知识的适应度和意象知识的感知度四个维度,构建了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通道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总体水平较高,内部差异不大;(2)其传承维度中,信仰知识的适应度高,形态知识的活态度低;(3)其传承指标中,信仰知识的归属感高,制度形态的活态度低。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深化当前文化景观基因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 知识体系 传承评价指标体系 通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校传承机制研究——以通道县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立国 吴旭峰 胡雅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以通道县9所小学为案例,选取学生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对访谈文本数据逐级扎根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并阐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 以通道县9所小学为案例,选取学生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对访谈文本数据逐级扎根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并阐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校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传承人的传承行为受传承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的共同影响;传承态度由工具态度和符号态度共同构成;主观规范由学校强制规范、同学示范规范、学生个人规范、父母示范规范共同构成;知觉行为控制由自我效能感、外部控制力共同构成。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景观基因理论,还为推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学校传承提供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 计划行为理论 学校传承机制 通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文化背景下的衡阳市非物质文化景观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明 陈祖展 李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93-95,共3页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从湖湘文化的形成入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基本定义,介绍了衡阳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衡山影子戏、祁剧、衡州渔鼓、传统节庆习俗和其它非物质文化景观,并挖掘湖湘文...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从湖湘文化的形成入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基本定义,介绍了衡阳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衡山影子戏、祁剧、衡州渔鼓、传统节庆习俗和其它非物质文化景观,并挖掘湖湘文化对于衡阳非物质文化景观形成与发展的积极影响:经世致用的因素融入、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特征体现以及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非物质文化景观 民俗文化 历史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风貌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景观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慧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75-177,共3页
从城乡风貌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关系以及城乡风貌空间营造的现状入手,在文化景观构建的物质构成要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等方面,探讨我国城乡风貌空间营造中文化景观构建的途径.
关键词 城乡风貌 文化景观 物质构成要素 非物质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视域下的村庄风貌规划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董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3011-13013,共3页
从村庄风貌的概念出发,指出村庄风貌规划应遵循生态多样性原则、发扬地域文化原则、整体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阐述了村庄风貌规划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空间形态景观风貌、自然生态景观风貌、人工物质景观风貌、非物质文化景... 从村庄风貌的概念出发,指出村庄风貌规划应遵循生态多样性原则、发扬地域文化原则、整体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阐述了村庄风貌规划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空间形态景观风貌、自然生态景观风貌、人工物质景观风貌、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4个方面总结了村庄风貌规划的方法,探索了营造宜居、生态、优美的乡村风貌的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风貌 空间形态景观风貌 自然生态景观风貌 人工物质景观风貌 非物质文化景观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