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物质劳动的生命政治解读——基于马克思立场对哈特和奈格里观点的批判性反思 |
陈飞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数字劳工:移动游戏中青少年玩家的非物质劳动研究 |
袁潇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1
|
|
3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及当代价值——对非物质劳动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再思考 |
孙乐强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4
|
第三持存与非物质劳动--张一兵与斯蒂格勒学术对话 |
张一兵
杨乔喻(编译)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5
|
哈特的非物质劳动论评析 |
陶文昭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6
|
元宇宙叙事语境下的非物质劳动批判 |
夏莹
潘沈阳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7
|
空间塑形与非物质劳动——张一兵与大卫·哈维对话之一(2017) |
张一兵
大卫·哈维
杨乔喻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8
|
“非物质劳动论”及其理论缺陷——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评析 |
王峰明
王叔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9
|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非物质劳动”概念的争论及评析 |
徐国超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非物质劳动霸权:帝国缔造与颠覆的根本肇因——论《帝国》的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 |
胡晓宇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非物质劳动霸权:新世界的“染色体”——哈特的非物质劳动概念浅析 |
丁瑞兆
周洪军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哈特、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生产理论研究——从“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到“生命政治生产” |
徐宇晓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3
|
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的理论渊源及其本质剖析 |
徐天意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4
|
非物质劳动与数字商品的劳动价值论审视 |
石先梅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5
|
非物质劳动理论可以解构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吗? |
李光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6
|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新探——基于非物质劳动的视角 |
黎诚
吴育林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7
|
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价值属性及其不可替代性 |
何菊玲
牛雪琪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8
|
论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创造 |
范瑞滨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不能把非物质生产劳动排除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之外——试从劳动二重性观点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
雎国余
|
《经济科学》
|
1983 |
0 |
|
20
|
非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不违背劳动价值论 |
马忠友
|
《齐鲁学刊》
|
198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