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中下游土壤侵蚀及颗粒态非点源磷负荷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沈虹 张万顺 彭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以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区,考虑流域内部地理要素和时空过程的异质性,划分子流域作为基本的响应单元,利用2007年Landsat TM影像、DEM、土壤、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建立了流域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 9.2和Erdas 9.2计算得到流域... 以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区,考虑流域内部地理要素和时空过程的异质性,划分子流域作为基本的响应单元,利用2007年Landsat TM影像、DEM、土壤、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建立了流域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 9.2和Erdas 9.2计算得到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经营管理因子C,水土保持因子P等,采用USLE和颗粒态非点源负荷经验方程,分别探讨了汉江中下游土壤侵蚀及非点源磷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土壤的侵蚀模数为867.55 t/(km2.a),属于轻度侵蚀,但依然有5.69%的区域侵蚀模数大于2 500 t/(km2.a)。流域内由于土壤侵蚀导致的颗粒态非点源磷负荷流失量达8 496.79 t/a,其中南河、唐白河、蛮河等支流的非点源流失状况最为严重,最高单位负荷量可达8.42 kg/(hm2.a)。非点源负荷产生的关键源区主要分布在神农架林区、房县、保康等山地丘陵以及南阳盆地等农业生产区,因此增加植被郁闭度,控制坡地耕作,科学施肥,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控制非点源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USLE方程 土壤侵蚀 颗粒态非点源磷负荷 汉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供水水源非点源磷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胥彦玲 王苏舰 +1 位作者 刘永兵 李怀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016-17020,共5页
磷是淡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要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最关键的是要对磷的来源加以控制。以西安市主要供水水源黑河流域为例,分别选取适当的算法对USLE方程及SCS径流模型中各个参数进行了率定,利用SWAT分布式模型中对磷负荷的估... 磷是淡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要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最关键的是要对磷的来源加以控制。以西安市主要供水水源黑河流域为例,分别选取适当的算法对USLE方程及SCS径流模型中各个参数进行了率定,利用SWAT分布式模型中对磷负荷的估算方法,对非点源磷负荷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采用的估算方法较为合理,适合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磷负荷的计算;全流域每年因降雨径流所产生的非点源磷污染总量为13.451t,对流域水环境及金盆水库的水质产生了不良影响;马召乡四村、厚畛子乡、甘浴湾乡、安家岐以及沙梁子乡对流域非点源磷污染贡献较高,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关键源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农事活动和营养物累积量是削减和控制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磷负荷 定量化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