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聚物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晨 穆环珍 +2 位作者 张占业 郑涛 黄衍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56-359,共4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我国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来源已经成为环境科技领域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解决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多水塘系统、缓冲带、湿地处理以及降水促渗等技术。其中以施用高聚物为促渗手段,强化降水向土壤中渗透的技... 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我国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来源已经成为环境科技领域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解决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多水塘系统、缓冲带、湿地处理以及降水促渗等技术。其中以施用高聚物为促渗手段,强化降水向土壤中渗透的技术,是从源头上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为此综述了高聚物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对降水的渗透性,延缓并削减降水地表径流,降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效用,以期拓宽我国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非点源污染控制 作用机理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管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谷丰 张建英 钟亦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0,共3页
我国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大、滞后性和潜在性强、分布广泛等特点。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详细阐述了生态管理技术的内涵、适用性和功能;论证了生态管理技术是控制非点源污染,实施社会、... 我国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大、滞后性和潜在性强、分布广泛等特点。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详细阐述了生态管理技术的内涵、适用性和功能;论证了生态管理技术是控制非点源污染,实施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浙江省非点源污染现状,从源头污染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浙江省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控制 管理技术 生态 可持续发展 污染现状 浙江省 模糊性 随机性 潜在性 滞后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玉好 《吉林水利》 2013年第10期1-4,9,共5页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是欧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主要介绍BMPs的基本概念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的BMPs。并对我们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BMPs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工程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 最佳管理措施BMPs 工程性BMPS 非工程性BMPs 五律协同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汉江、丹江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春玲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1期18-25,共8页
通过对汉江、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的研究 ,详细分析了汉江、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控制 汉江 丹江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生物滞留技术水量水质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宏军 王建龙 +3 位作者 赵梦圆 孙博 谢剑飞 李俊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7,共7页
生物滞留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雨洪控制利用措施,生物滞留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传统生物滞留设施存在的水土流失、污染物表层累积、填料层更换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倒置生物滞留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 生物滞留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雨洪控制利用措施,生物滞留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传统生物滞留设施存在的水土流失、污染物表层累积、填料层更换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倒置生物滞留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重现期条件下,倒置生物滞留技术的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并与传统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倒置生物滞留技术在径流总量控制率、峰值削减率方面比传统生物滞留分别提高了9%~21%和1%~32%;在峰值延迟时间方面最大延长了8min;倒置生物滞留对TP、TN、COD、NH^+4-N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比传统生物滞留分别提高了约6%、4%、3%、6%。研究成果可为倒置生物滞留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生物滞留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雨水径流 海绵城市 非点源污染控制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