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凤蝶非滞育蛹、滞育蛹与滞育蛹羽化成虫蛋白质含量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01-102,共2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柑橘凤蝶滞育机理,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蛋白质含量在138.735 0~176.775 7mg/g,在整个非滞育蛹期间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大,差异明显。... 为了进一步了解柑橘凤蝶滞育机理,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蛋白质含量在138.735 0~176.775 7mg/g,在整个非滞育蛹期间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大,差异明显。在整个越冬期间,蛋白质含量在147.975 0~196.997 3mg/g,呈现一定规律波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含量有较大幅度上升,上升达49.022 3mg/g,可能与气温下降抗冻蛋白产生有关。滞育解除后羽化成虫蛋白质含量为313.247mg/g,羽化成虫初期的高蛋白质含量可能与生殖系统的发育有关。蛋白质代谢在柑橘凤蝶不同发育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凤蝶 蛋白质含量 非滞育蛹 滞育 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周期对旋幽夜蛾生长发育和滞育的影响
2
作者 白微微 张航 +1 位作者 杨安沛 李广阔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旨在明确温度和光照对旋幽夜蛾生长发育和滞育诱导的影响,以期为田间种群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在室内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光周期组合,观察旋幽夜蛾幼虫和非滞育蛹的生长发育历期,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旋幽夜蛾滞育的诱导作用。结果表... 旨在明确温度和光照对旋幽夜蛾生长发育和滞育诱导的影响,以期为田间种群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在室内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光周期组合,观察旋幽夜蛾幼虫和非滞育蛹的生长发育历期,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旋幽夜蛾滞育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幼虫和非滞育蛹的发育历期均变长,22℃条件下的旋幽夜蛾幼虫和非滞育蛹的历期显著高于26℃处理和30℃处理。光周期对旋幽夜蛾生长发育和滞育的作用受温度影响,在26℃条件下,光照时间大于16 h/d时,幼虫历期和非滞育蛹历期缩短。22℃光照对旋幽夜蛾的滞育诱导有促进作用,在此温度下,光照时间4 h/d~12 h/d处理的旋幽夜蛾超过87%的个体进入滞育,光周期10 L∶14 D和12 L∶12 D条件下的旋幽夜蛾滞育率为100%。26℃和30℃时,不同光周期处理下仅有部分旋幽夜蛾的蛹进入滞育。温度和光周期及其交互作用对旋幽夜蛾生长发育以及滞育诱导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低温促使旋幽夜蛾进入滞育,高温促进旋幽夜蛾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幽夜蛾 幼虫 非滞育蛹 滞育 温度 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Bt棉与玉米的越冬代棉铃虫抗寒性特征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婧 欧阳芳 +2 位作者 戈峰 杨中侠 肖铁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针对由Bt棉花和玉米构成的华北农田景观,探讨不同寄主作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越冬抗寒的影响。【方法】2013年在河北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作物田中将棉铃虫幼虫接到Bt棉和玉米上,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化蛹率、存... 【目的】针对由Bt棉花和玉米构成的华北农田景观,探讨不同寄主作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越冬抗寒的影响。【方法】2013年在河北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作物田中将棉铃虫幼虫接到Bt棉和玉米上,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化蛹率、存活率和越冬蛹羽化率;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分别用棉蕾和鲜玉米粒饲喂棉铃虫幼虫。测定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鲜重、干重、以及脂肪、糖原和低分子物质含量等指标,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抗寒能力。【结果】取食玉米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117.5 mg)、脂肪含量(457.2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86.45μg/g)均显著高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56.6 mg)、脂肪含量(239.6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13.87μg/g);取食玉米的棉铃虫冰点(-10.2℃)显著低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冰点(-6.5℃)。【结论】结果表明取食玉米更加有利于棉铃虫越冬。据历史数据,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这将提高棉铃虫成功越冬比率,对棉铃虫种群扩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注重玉米上棉铃虫的防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花 玉米 滞育 非滞育蛹 抗寒性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