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溶剂相转化辅助粗糙基底法制备高疏水PES膜
1
作者 李颖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3,共4页
以提高PES膜的疏水性能为目的,采用非溶剂相转化辅助模板法制备了高疏水的PES平板膜。讨论了非溶剂相转化辅助粗糙基底法对PES膜膜结构的影响,并分别研究了砂纸目数、铸膜液浓度、凝固浴中正丙醇浓度对PES膜的复制效果和疏水性的影响。... 以提高PES膜的疏水性能为目的,采用非溶剂相转化辅助模板法制备了高疏水的PES平板膜。讨论了非溶剂相转化辅助粗糙基底法对PES膜膜结构的影响,并分别研究了砂纸目数、铸膜液浓度、凝固浴中正丙醇浓度对PES膜的复制效果和疏水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砂纸目数为1 000目,铸膜液中PES质量分数为15%,凝固浴中正丙醇含量为100%时,制备的PES膜的疏水性较高,接触角由80°上升至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疏水膜 非溶剂相转化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溶剂致相转化法PTFE/TPU复合膜制备与性能表征
2
作者 宋春菊 王海涛 +2 位作者 刘国昌 常娜 郭春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乙酸和氯化锂(LiCl)为添加剂,聚四氟乙烯(PTFE)平板膜为基材,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制备PTFE/TPU复合膜。考察了膜层厚度、凝胶浴组成、添加剂类别及其比例等条件对铸膜液黏度...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乙酸和氯化锂(LiCl)为添加剂,聚四氟乙烯(PTFE)平板膜为基材,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制备PTFE/TPU复合膜。考察了膜层厚度、凝胶浴组成、添加剂类别及其比例等条件对铸膜液黏度的影响,评测了膜表面和断面形貌结构、孔径分布、表层与基材剥离强度等膜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与基膜c相比,复合膜的氮通量降低,膜层厚度为20μm时氮气通量越大;凝胶浴为24%DMAc时复合膜透气性最好,12%、48%DMAc时透气性差;乙酸做添加剂时复合膜表面光滑致密,而LiCl表面呈多孔结分布,但是当乙酸、LiCl添加剂比例相同时,加入乙酸的复合膜的透气性远比加入LiCl好;乙酸含量为0.7%时,PTFE/TPU复合膜的表面光滑致密,且透气性良好,平均孔径约为100 nm,0.7%乙酸的加入对铸膜液黏度及PTFE/TPU复合膜的剥离强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四氟乙烯 溶剂转化 添加剂 剥离强度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VDF CTFE共混中空纤维膜用于血液氧合的研究
3
作者 荣新雨 吕晓龙 +2 位作者 刘娟娟 谷杰 任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
氧合膜是体外膜氧合的核心材料,在平衡气体交换效率、耐血浆渗漏以及血液相容性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医用材料,本文提出将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材料用于制备氧合膜.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疏水性中空纤... 氧合膜是体外膜氧合的核心材料,在平衡气体交换效率、耐血浆渗漏以及血液相容性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医用材料,本文提出将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材料用于制备氧合膜.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然后通过戊二醛交联将羧甲基纤维素固定在中空纤维膜内表面,构建小孔径的氧合膜涂层.涂层一方面起到预过滤的作用,延长血浆渗漏时间;另一方面改善膜表面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构建涂层后,氧合膜孔径由375 nm减小至206 nm时,气体渗透通量为(661±58)mL/(cm^(2)·min·MPa),渗透通量仍高于聚4甲基1戊烯膜,与商业聚丙烯(PP)膜相似.羧甲基纤维素涂层改善了膜表面血液相容性,BSA吸附率仅为0.9%,相比于商业PP膜,红细胞黏附量降低46.7%,血小板黏附量降低21.4%,溶血率仅为0.25%,是安全的生物膜材料.羧甲基纤维素涂层膜的渗漏时间延长至22 h,为商业PP膜的3.6倍.本研究制备的PVC/PVDF CTFE氧合膜为新膜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肺 聚氯乙烯 中空纤维膜 非溶剂相转化 血液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S法疏水PVDF膜的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小洁 于孟超 +3 位作者 王钰 王涛 冯英楠 赵之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178,共11页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是制备多孔有机膜一种高效工艺手段,其过程中涉及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因素对于疏水多孔膜的成膜结构与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本文以常用疏水膜制备原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采用传统...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是制备多孔有机膜一种高效工艺手段,其过程中涉及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因素对于疏水多孔膜的成膜结构与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本文以常用疏水膜制备原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采用传统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和新兴喷雾辅助相转化法两种NIPS制膜工艺路线对PVDF疏水膜微纳结构的影响及其内在成膜机理,旨在通过明晰制膜过程中影响因素对成膜疏水性、孔结构参数的作用规律,为疏水膜的可控制备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有机膜 溶剂转化 喷雾辅助转化 膜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医用膜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娟娟 吕晓龙 +2 位作者 张庆磊 武春瑞 刘嘉铭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7,共5页
利用非溶剂相转化法,制备不同聚偏氟乙烯(PVDF)改性膜.研究PVDF与聚乙二醇(PEG)-400固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将PVDF改性膜与市售血液透析膜F60S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VDF固含量的增加,膜分离孔径和纯水通量逐渐减小,BSA... 利用非溶剂相转化法,制备不同聚偏氟乙烯(PVDF)改性膜.研究PVDF与聚乙二醇(PEG)-400固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将PVDF改性膜与市售血液透析膜F60S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VDF固含量的增加,膜分离孔径和纯水通量逐渐减小,BSA截留率和机械性能提高;随着PEG-400固含量的增加,膜分离孔径先减小后增大,BSA截留率先增加后减小,纯水通量逐渐提高,机械性能下降.PVDF/PEG膜分离孔径与纯水通量比F60S膜略低,BSA截留率、机械性能、血液相容性与F60S膜相比均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血液透析膜 膜性能 非溶剂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VC-VAC)-MBS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亮 王骥 +1 位作者 龚旻 许振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2,20,共6页
利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PVC-P(VC-VAC)-MBS平板和中空纤维超滤膜,讨论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VC-VAC)]的含量对膜机械性能、亲水性、纯水通量及截留率等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添加抗冲击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 利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PVC-P(VC-VAC)-MBS平板和中空纤维超滤膜,讨论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VC-VAC)]的含量对膜机械性能、亲水性、纯水通量及截留率等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添加抗冲击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考察了MBS对PVC平板超滤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P(VCVAC)的质量分数为4%时,亲水性最好,纯水通量可由42.5L/(m2·h)增大到155L/(m2·h);同时,膜的机械性能明显增强,P(VC-VAC)和MBS树脂可以有效地改善PVC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机械性能,是优良的PVC膜共混改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膜 氯醋树脂 MBS 溶剂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凝固浴对膜蒸馏聚偏氟乙烯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剌玲敏 莫愿斌 +2 位作者 邓成雨 卢彦越 廖安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5,59,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磷酸-N,N-二甲基乙酰胺为铸膜液体系,采用非溶剂相转化法,通过双凝固浴制备高性能的PVDF疏水微孔膜。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考察凝固浴条件对PVDF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凝固浴法对膜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 以聚偏氟乙烯(PVDF)、磷酸-N,N-二甲基乙酰胺为铸膜液体系,采用非溶剂相转化法,通过双凝固浴制备高性能的PVDF疏水微孔膜。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考察凝固浴条件对PVDF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凝固浴法对膜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第1凝固浴中乙醇含量的增加,固液分相逐渐占据主导,促进了膜表面微纳米粗糙结构的形成,提高了膜表面的疏水性。以温度为60℃的质量分数40%乙醇作为第1凝固浴,浸泡时间20 s,温度60℃的水作为第2凝固浴所制备的PVDF膜,其直接接触膜蒸馏通量为28.3 kg/(m^2·h),孔隙率为84.5%,平均孔径为1.05μm,接触角为1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相转化 双凝固浴法 PVDF疏水微孔膜 膜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周莉 吴勰 薛照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采用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醋酸纤维素(TPU/CA)新型聚合物隔膜。然后,将隔膜浸入液体电解质中得到TPU/C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研究TPU与CA的质量比对GPEs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 采用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醋酸纤维素(TPU/CA)新型聚合物隔膜。然后,将隔膜浸入液体电解质中得到TPU/C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研究TPU与CA的质量比对GPEs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线性扫描伏安(LSV)、电化学阻抗(EIS)等对TPU/CA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共混隔膜中引入CA可以降低TPU的结晶度,增加隔膜的吸液率。其中,室温下TPU/CA=7/3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为1.04 mS·cm^(-1),电化学窗口为5.1 V(vs.Li/Li^(+))。组装的电池LiFePO_(4)/TPU/CA/Li在0.5 C循环100次后,仍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TPU/CA共混GPEs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溶剂诱导转化 聚氨酯 醋酸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CA/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9
作者 周莉 薛照明 +1 位作者 吴勰 杨锦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1,共5页
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醋酸纤维素/氧化铝(TPU/CA/Al2O3)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Al2O3来控制多孔膜的结构与性能。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电... 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醋酸纤维素/氧化铝(TPU/CA/Al2O3)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Al2O3来控制多孔膜的结构与性能。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电化学阻抗(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对制备的TPU/CA/Al2O3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l2O3的含量达到9%时,膜的电化学性能最佳。该CPE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61 mS/cm,远高于TPU/CA膜(1.04 mS/cm)。该CPE的电化学窗口达到7 V(vs.Li/Li+)以上。与TPU/CA膜相比,该CPE膜的LiFePO 4/CPE/Li纽扣电池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这表明,TPU/CA/Al2O3 CPE有很大的潜能应用于5 V高压锂离子电池(LIB)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溶剂诱导转化 聚氨酯 醋酸纤维素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