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6例(英文)
1
作者 苏丽萍 许莲蓉 +7 位作者 姜波 叶芳 朱秋娟 鹿育晋 崔月娥 朱镭 张丽 马香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73-777,共5页
为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选择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性白血病1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14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其中1... 为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选择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性白血病1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14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其中14例采用FAC(fludarabin+ATG+Cy)预处理,12例采用MAC(melfalan/maleran+ATG+Cy)预处理;用G-CSF600μg/d或G-CSF300μg/d+GM-CSF300μg/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于第5天开始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2-3次;用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移植后第4周开始供体淋巴细胞输注,首剂1×107/kg,之后依据临床反应及嵌合体形成情况,每4周1次,剂量逐级递增;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HLA位点分析、性染色体及ABO血型等为植活检测指标。结果显示植入率84.62%,aGVHD发生率11.54%,cGVHD发生率23.07%;感染和出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结论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但相关技术,如适应症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治疗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丽萍 乔振华 +10 位作者 许莲蓉 马梁明 姜波 朱秋娟 叶芳 鹿育晋 崔月娥 朱镭 张丽 马香兰 李蓉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了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 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llo 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 10例 ,慢性髓性白血病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中 14... 为了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 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llo 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 10例 ,慢性髓性白血病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中 14例采用FAC预处理 (Fludara +ATG +CY) ,12例采用MAC预处理 (马法兰 /马利兰 +ATG +CY) ,用G CSF 6 0 0 μg/d或G CSF 30 0 μg/d +GM CSF 30 0 μg/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第 5天开始采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 2 - 3次 ;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 ;移植后第 4周开始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首剂 1×10 7/kg ,之后依据临床反应及嵌合体形成情况 ,每 4周 1次 ,剂量逐级递增 ;以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分析、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HLA位点分析、性染色体及ABO血型等为植活检测指标。结果表明 ,植入率 84 .6 2 % ,其中 18例已转为完全供体型 ;aGVHD发生率 11.5 4 % ,cGVHD发生率 2 3 0 7% ;感染、出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结论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 ,但相关技术 ,如适应证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治疗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干细胞移植 非清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3
作者 孙爱华 张青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非清 基因造血 干细胞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花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有很大的潜力。传统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大剂量化疗药物对受者进行预处理,虽然起到一定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但增加了移植相关死亡率(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TRM)。随着对非清髓性预处理...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有很大的潜力。传统的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大剂量化疗药物对受者进行预处理,虽然起到一定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但增加了移植相关死亡率(transplant-related mortality,TRM)。随着对非清髓性预处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将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实体瘤的治疗。与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比较,非清髓性移植减轻了TRM,且拓宽了移植适应证。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移植后出现的毒性反应,甚至成为致命性的并发症。移植物抗肿瘤(graft versus tumor,GVT)效应是异基因移植治疗实体瘤的关键,而GVT效应常伴随GVHD的出现。因此,如何在保留GVT效应的同时降低GVHD是我们所面临挑战。目前,通过改变预处理方案、加强对移植物的处理、改变免疫抑制疗法等3种策略使用于GVHD的防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带来了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 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石艳萍 蔡博 +9 位作者 余长林 乔建辉 陈鑫蕊 雷阳阳 王一 姚波 李冰霞 刘铁强 艾辉胜 郭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52-1859,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改良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首次完全缓解期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并发症,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21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亲缘HLA全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改良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首次完全缓解期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并发症,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21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亲缘HLA全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首次完全缓解期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造血恢复、供体植入及并发症情况,计算总生存率、无白血病生存率、治疗相关死亡率、累积复发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移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10(6-16)和13(6-33)d。移植后1个月,22例(44%)患者形成完全供体嵌合体,22例(44%)形成混合嵌合体,其中18例在1-11个月逐渐转变为完全供体嵌合体,维持混合嵌合体状态4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发生率为36%,其中II-IV级发生率为18%,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45(20-70)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发生率为34%,其中局限型、广泛型分别为20%、14%;感染、间质性肺炎和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10%和16%。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白血病生存率、治疗相关死亡率和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8%、64%、16%和20%。回输CD34+细胞数量的增加缩短了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恢复时间(r=0.563,r=0.350);回输CD34+细胞数量能够显著影响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OR=1.36,95%CI:1.06-1.84,P=0.024)。结论:改良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患者疗效肯定,但尚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白血病 非清预处理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石雅洁 谢新生 +7 位作者 姜中兴 万鼎铭 郭荣 李涛 张霞 李雪 张玉培 苏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5,共6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T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9(14-65)岁。预后分层低危17例,中危25例,高危38例。ASXL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共突变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TET2(71.25%)、NRAS(18.75%)、DNMT3A(16.25%)、NPM1(15.00%)、CEBPA(13.75%)。中高危患者中接受allo-HSCT共29例(移植组),未接受allo-HSCT共34例(化疗组)。移植组2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2.4%、70.2%,化疗组分别为44.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年龄>50岁、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为影响移植患者OS、DFS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改善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系白血病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UCy或FABC预处理方案用于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7
作者 张琳依 王利 +1 位作者 刘林 熊艺颖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0-616,共7页
目的:评价伊达比星+白消安+环磷酰胺(IBUCy)方案或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FABC)方案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 目的:评价伊达比星+白消安+环磷酰胺(IBUCy)方案或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FABC)方案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上述两种方案预处理后行allo-HSCT的49例中高危AML患者资料,其中IBUCy组17例,FABC组32例,通过对比造血重建、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了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造血重建,两组的造血时间、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sall survival,OS)相似。虽然IBUCy组≥3级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率更高,但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更低。确诊到首次移植时间>6个月(P=0.019)和移植前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阳性(P=0.048)是PFS的危险因素。在移植前MRD阴性的患者中,IBUCy组PFS更好(P=0.039)。结论:中高危AML接受IBUCy或FABC预处理后行allo-HSCT是安全有效的,此类患者获得首次缓解后应尽快移植,MRD转阴者移植PFS更好;与FABC方案相比,IBUCy方案具有一定优势,但应注意防治消化道不良反应及慢性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高危急系白血病 IBUCy 方案 FABC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8
作者 毕旭儿 叶佩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1232,共5页
医疗技术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恶性血液疾病也在高龄老人中逐渐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8岁。老年AML患者由于临床状况差、严重合并症较多、对强化治疗耐受性差,以及不良或复... 医疗技术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促进了人口老龄化,恶性血液疾病也在高龄老人中逐渐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该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8岁。老年AML患者由于临床状况差、严重合并症较多、对强化治疗耐受性差,以及不良或复杂的细胞遗传学、多药耐药等原因,导致预后较差,治疗后相关毒性、死亡风险增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老年AML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之一,随着减低强度预处理(RIC)的改进、供体选择范围的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的改善、支持性护理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老年AML患者选择allo-HSCT。本文对近年allo-HSCT在老年AML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系白血病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4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继发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明静 余嘉明 +5 位作者 王晓东 张小玲 余阅 张瑜 文飞球 刘四喜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TDT)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继发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424例接受allo-HSCT的TDT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allo-HSCT后IFD发... 目的探讨儿童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TDT)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继发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424例接受allo-HSCT的TDT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allo-HSCT后IF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24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261例(61.6%)、女163例(38.4%),中位年龄8.0(5.0~11.0)岁;单倍体移植278例,亲缘全/良好相合移植116例,无关全/良好相合移植30例;所有移植患儿均进行抗真菌初级预防。IFD共发生30例(7.1%),男20例、女10例,临床诊断25例(83.3%)、确诊5例(16.7%),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39.0(23.5~85.8)天;肺部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4例,80.0%),咳嗽(15例,50.0%)和发热(10例,33.3%)为主要症状,肺部影像学以不典型表现为主(14例,46.7%)。主要真菌病原为曲霉菌(19例,63.3%)。17例(56.7%)检出合并感染,以合并病毒感染多见。中位随访时间为16.0(9.0~21.8)个月,OS率为(99.3±0.01)%。非IFD组与IFD组OS率分别为(99.7±0.003)%和(93.3±0.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植入不良或植入失败、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史、非泊沙康唑预防是IF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接受allo-HSCT后经初级真菌预防的TDT儿童IFD发生率低。IFD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植入不良或植入失败、有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史和未使用泊沙康唑预防的患儿发生IFD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真菌病 地中海贫血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6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长林 艾辉胜 +6 位作者 王丹红 乔建辉 郭梅 孙万军 张石 侯采妍 姚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2-284,共3页
The object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diseases. 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 3 cases with acute ... The object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explore the use of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diseases. 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 3 cases with acute leukemia in first complete remission(2 AML and 1 ALL), 2 severe aplastic anemias and 1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All of the 6 cases were received HLA-identical siblings donor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a non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The donor cells were engrafted in all patients(3 cases were full engrafment of donor cells and 3 were mixed chimerism). Hematopoietic recovery was appeared in all of the cases(ANC recovered to more than 0.5×10 9/L and platelet count to more than 30×10 9/L on day 9 to day 21 and day 14 to day 28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pectively). Two patients developed Ⅲ or Ⅳ degree GVHD.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cedure is more safe, efficient and less complications than 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regimens and represents another new approach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白血病 再生障碍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建辉 王丹红 +6 位作者 余长林 郭梅 孙万军 孙琪云 姚波 张石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本研究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AST)治疗血液病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对71例患者中19例发生aGVHD者进行了分析,其中Ⅰ-Ⅱ度16例,Ⅲ-Ⅳ度... 本研究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AST)治疗血液病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对71例患者中19例发生aGVHD者进行了分析,其中Ⅰ-Ⅱ度16例,Ⅲ-Ⅳ度3例。男9例,女10例,中位数年龄38岁(18-59岁)。结果发现,NAST的aGVHD发生率为26.7%(19/71),重度GVHD占4.2%(3/71);发生中位时间在移植后58天(17天-240天),其中3例发生于移植100天以后;临床表现以肠道及皮肤症状为主,尤以肠道为早发、多发明显,并有3例出现多部位急慢性GVHD混合表现。在早期达完全供者嵌合体(FDC)者中aGVHD发生率占38.2%(13/34),在早期为供受混合嵌合(MC)者中aGVHD发生率为16%(6/37),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用NAST治疗血液病时所发生的急性、慢性GVHD比较迁延,治疗后期合并的严重感染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NAST治疗血液病时aGVHD发生率较低且较轻,有一定的迟发现象;早期形成FDC者aGVHD多见,易累及肠道和皮肤,病程较迁延。早期联合用药及加强综合治疗对提高aGVHD患者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预处理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系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琳依 熊艺颖 +6 位作者 廖明燕 肖青 唐晓琼 罗小华 张红宾 王利 刘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5-1881,共7页
目的:分析髓系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及原发性PGF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行allo-HSCT的146例髓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可能影响a... 目的:分析髓系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及原发性PGF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行allo-HSCT的146例髓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可能影响allo-HSCT后发生原发性PGF的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9例(6.16%)患者发生原发性PGF,中位年龄为37(28-53)岁;其中,同胞全相合移植1例,无关供者移植1例,单倍体移植7例;合并CMV感染5例,合并EBV感染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CD34+<5×10^(6)/kg和移植前CRP>10 mg/L是髓系肿瘤患者allo-HSCT后发生原发性PGF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性PGF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52.5%,显著低于植入功能良好组的82.8%(P<0.05)。结论:移植前确保CRP≤10 mg/L、移植造血干细胞中CD34+≥5×10^(6)/kg可能是预防allo-HSCT后原发性PGF发生的有效措施。原发性PGF的发生可能会影响移植患者的总生存率,需早期做好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植入功能不良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危险因素 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白血病复发5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梅 余长林 +5 位作者 王丹红 乔建辉 孙万军 孙琪云 张石 艾辉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80-1081,1089,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 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NAST后 5例复发 ,男 2例 ,女 3例 ,中位数年龄 36岁(18~ 5 9岁 )。非清髓预处理方案 :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 单克隆抗... 目的 研究分析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 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NAST后 5例复发 ,男 2例 ,女 3例 ,中位数年龄 36岁(18~ 5 9岁 )。非清髓预处理方案 :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 单克隆抗体 ,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达拉滨。结果  5例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 2例早期形成供者造血细胞完全嵌合体(FDC)并在FDC状态下复发。 3例移植早期形成供受者混合造血细胞嵌合体 (MC) ,2例转为FDC后复发 ,1例在稳定MC状态下复发。 5例中 4例复发前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GVHD) ,另 1例NAST后发生II度aGVHD并在皮肤慢性GVHD未治愈状态下复发。 5例中 1例行 2次NAST治疗 ,在第 2次完全缓解 ,但于 2个月后再次复发 ,放弃治疗。另 4例未再继续治疗 ,2例分别于复发后 1和 2个月死亡 ,2例仍带病存活。结论 NAST简便安全 ,并发症少 ,白血病复发率无明显升高 ,为治愈白血病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预处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少飞 黄雅静 +10 位作者 余长林 孙琪云 乔建辉 胡锴勋 左洪莉 董征 刘志青 王一 黄晓梅 艾辉胜 郭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7-1102,共6页
目的:评价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S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SAA)的疗效。方法:14例有血缘相关HLA全相合的SAA患者接受NST治疗,其中8例患者为SAA-... 目的:评价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S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SAA)的疗效。方法:14例有血缘相关HLA全相合的SAA患者接受NST治疗,其中8例患者为SAA-Ⅰ型,6例为SAA-Ⅱ型。预处理方案采用氟达拉滨(FIUD)+环磷酰胺(CTX)+抗人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AL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Cs A)或他克莫司(FK506)联合霉酚酸酯(MMF)。结果:14例患者移植过程顺利,14例患者造血均获得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中位恢复时间为移植后9 d,血小板数≥20×109/L中位恢复时间为移植后13 d;在移植后14 d均获得完全植入,且多次复查骨髓均为完全供者型;2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患者在移植后70 d发生急性皮肤GVHD(Ⅰ度),1例患者于移植后1年发生慢性肝脏GVHD(Ⅰ度),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无1例患者发生Ⅱ度以上GVHD;9例患者出现细菌和真菌混合性感染和(或)病毒感染,中位感染时间为移植后54 d,经过对症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得到有效控制。中位随访54.5个月(5-144个月),12例患者现在无病存活,2例患者因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结论: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SAA安全可行,但要加强对感染的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预处理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再生障碍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方向 被引量:11
15
作者 艾辉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简述了国内外刚刚开展的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对NAST的概念、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了讨论和介绍。并提出NAST是对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简述了国内外刚刚开展的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对NAST的概念、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了讨论和介绍。并提出NAST是对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理论和观念的发展及更新 ,为血液病、恶性肿瘤及免疫、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并建议加强对NAST有关问题的协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丹红 艾辉胜 +5 位作者 余长林 乔建辉 郭梅 孙万军 姚波 张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采用非清髓预处理 (环胞霉素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的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5例病人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2例经嵌合性植入转为完全植入 ,另 3例为嵌合性植入... 采用非清髓预处理 (环胞霉素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的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5例。 5例病人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2例经嵌合性植入转为完全植入 ,另 3例为嵌合性植入。 5例中 2例发生Ⅱ~Ⅲ度GVHD ,经治疗后治愈。 5例中 4例仍无病存活。结果表明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简便安全 ,并发症少 ,疗效较好 ,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非清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N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长林 艾辉胜 +6 位作者 王丹红 乔建辉 郭梅 孙万军 张石 侯采妍 姚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为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在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中的作用 ,4例HLA完全相合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 (2例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接受了NAPBSCT ,结果 4例均顺利... 为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在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中的作用 ,4例HLA完全相合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 (2例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接受了NAPBSCT ,结果 4例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完全性植入 3例 ,嵌和性植入 1例 ) ,外周血象及骨髓造血功能快速恢复正常。 4例均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本结果初步表明 :NAPBSCT简单、安全、并发症轻、造血功能重建快 ,为SAA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再生障碍贫血 非清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姬玉涵 潘明月 +6 位作者 来晓瑜 刘丽珍 施继敏 赵妍敏 余建 杨露欣 罗依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8,共8页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早期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患者的...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早期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患者,移植后早期(100 d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1)经验性抗细菌治疗72 h及以上持续发热,且血培养阴性患者;(2)既往抗感染有效后再次出现不明原因高热;(3)下呼吸道症状合并肺部CT病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送检移植后外周血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行mNGS检测,并分析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非复发死亡率(non-relapse mortality, NRM)。结果 纳入60例患者,送检外周血标本47例,肺泡灌洗液标本13例。mNGS检测病原学阴性组19例,非真菌阳性组30例,真菌阳性组11例;真菌阳性组中曲霉菌3例、毛霉菌5例、热带念珠菌2例、阿萨丝孢酵母菌1例。11例真菌阳性患者经调整抗真菌治疗8例获完全缓解。60例患者1年OS和1年NRM分别为70.0%(95%CI:64.1%~75.9%)和20.0%(95%CI:11.9%~32.5%)。真菌阳性组1年OS为54.5%(95%CI:49.5%~69.5%),1年NRM为36.4%(95%CI:15.5%~70.3%);阴性组、真菌阳性组和非真菌阳性组1年OS (P=0.487)和1年NRM (P=0.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阳性组与非真菌阳性组OS(P=0.238)和NRM (P=0.154)上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NGS可快速诊断allo-HSCT后早期IFD,有利于及时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二代测序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观点
19
作者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5,共6页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移植新技术。该技术方案对恶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移植后嵌合体的形成而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与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上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预处理方案方面的差异。骨髓非...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移植新技术。该技术方案对恶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移植后嵌合体的形成而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与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上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预处理方案方面的差异。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提出扩大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范围。本文对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出背景、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宝安 熊辉霞 +6 位作者 丁家华 苏恩本 赵刚 王骏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13-31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后造血嵌合体的临床意义。采用FBC(氟达拉宾+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对2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NAPBSCT,采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外周血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序列血样,用STR-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方法计算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显示:移植后1月,28例患者中1例移植失败,22例形成完全供者造血嵌合体(CC),5例形成混合造血嵌合体(MC);移植后7天时供者细胞即占优势(74.71%),较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明显提前;CC组的aGVHD发生率高于MC组(P<0.05),两组cGVH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MC患者发生早期移植排斥;CC组和MC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1例在CC状态下复发。3例MC患者经早期临床干预治疗获得CC和完全缓解。结论:造血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对判断早期植入,预测移植物排斥、复发和GVHD,以及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STR-PCR 造血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