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黄本卿 朱玉清 +2 位作者 沈蔚 史亚非 胡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5期4653-46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8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8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8.18%(8/44)、2.27%(1/44),复发率分别为22.73%(10/44)、4.55%(2/44),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手术并发症较少,术后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电切术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0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2
作者 汪洋 庞玮挺 +4 位作者 杨伟锋 何海填 张新明 张楠 王可兵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比较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1470 nm-EB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147... 目的比较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1470 nm-EB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1470 nm-EBRBT组(n=40)和TUR-BT组(n=45)。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临床疗效、病理结果和肿瘤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穿孔发生率和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70 nm-EBRBT组术中出血量较TUR-BT组少,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TUR-BT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70 nm-EBRBT组初次切除病理标本中含逼尿肌的比例高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术后2年肿瘤累积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70 nm-EB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具有病理标本完整、手术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优于传统TUR-B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70 nm激光 激光疗法 整块切除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和双极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比较
3
作者 马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8期38-41,共4页
目的 比较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分别开展单极TURBT(M-TURBT)和双极电TURBT(B-TURBT)干预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NMIBC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目的 比较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分别开展单极TURBT(M-TURBT)和双极电TURBT(B-TURBT)干预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NMIBC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URBT治疗,对照组进行M-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B-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术后6、9、12个月,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33%、6.67%、10.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26.67%、33.3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2.61±16.27)min、导尿管留置时间(1.85±0.26)d均短于对照组的(51.35±15.71)min、(2.05±0.23)d,术中出血量(53.23±15.81)ml少于对照组的(64.72±16.62)ml(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性不强(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VEGF(45.56±10.02)ng/ml、IGF-1(2.31±0.6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5.82±10.72)、(2.77±0.63)ng/ml,IGFBP-3(181.32±20.96)μg/ml高于对照组的(155.81±23.62)μg/ml(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IL-6(22.21±5.11)pg/ml、CRP(8.71±2.06)mg/L、TNF-α(28.51±5.1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6.27±3.11)pg/ml、(11.21±2.03)mg/L、(36.24±5.22)pg/ml(P<0.05)。结论 在NMIBC患者开展TURBT治疗时,相比M-TURBT,B-TURBT能够更好地降低肿瘤复发率,缩短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示出较高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单极电切术 经尿道双极电切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治疗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以金 唐静 +17 位作者 杨超 徐凯 张梦蝶 高健 吴晓丽 张粤 牛晓兵 蒋鹤松 茆飞 周闪 姜熙 郭忠英 孙苏安 徐明 徐宗源 王恒兵 李歆 傅广波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探讨黏膜下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SIOG)联合TURBT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270例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 213例,S...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探讨黏膜下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SIOG)联合TURBT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270例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 213例,SIOG+TURBT 5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以1∶1的比例匹配,每组病例为52人,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核算其成本,构建1年为循环周期,1 000人10年的Markov模型对2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TURBT组患者3、6、12个月肿瘤未复发率和SIOG+TUR BT组患者3、6、12个月肿瘤未复发率分别为90.38%vs 100.00%、84.62%vs 98.08%、78.85%vs92.31%,术后6个月时肿瘤未复发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r a n k检验,2组1年时肿瘤未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URBT方案和SIOG+TURBT方案累积人均成本分别为217 117.20元和190 701.12元,获得的健康效果分别为5.56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和5.77QALYs。与TURBT治疗方案相比,SIOG+TURBT治疗方案提高了0.21QALYs,节约了26 416.08元。SIOG+TURBT方案对于TURBT方案具有成本-效用优势。结论 与TURBT相比,SIOG+TURBT治疗中高危NMIBC具有更优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吉西他滨 黏膜下注射 MARKOV模型 临床研究 药物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铮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BT)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NMIBC患者分为两组(n=47)。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TURBT和HOLBT。...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BT)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NMIBC患者分为两组(n=47)。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TURBT和HOLBT。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1周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血清肿瘤标志物(IGF-1、VEGF、IGFBP-3)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较优(P<0.05);术后1周两组MDA水平上升,SOD、GSH-Px水平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MDA上升和SOD、GSH-Px下降幅度均较小(P<0.05);术后1周两组IGF-1、VEGF水平降低,IGFBP-3水平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IGF-1、VEGF水平较低,IGFBP-3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17.02%、23.40%)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和1年内复发率(23.40%)均较低(P<0.05)。结论相较于TURBT,对NMIBC患者给予HOLBT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使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温逸群 苏学锋 +1 位作者 庄伟 黄思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123-1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NMIBC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光动力组(试验组,n=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NMIBC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光动力组(试验组,n=12)以及膀胱肿瘤电切组(对照组,n=18)。试验组治疗方案为光动力照射治疗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同样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水平、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的尿液肿瘤标志物NMP 22敏感度偏差较大。结论光动力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NMIBC复发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 膀胱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FOXO1、FABP4水平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灌注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任俊英 吴龙飞 韩丹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09-1310,136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叉头框蛋白O1(Fork 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灌注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叉头框蛋白O1(Fork 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灌注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患者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随访12 m,根据最终的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检测对比两组术前血清FOXO1水平和FABP4水平。分析术前血清FABP4水平与TURBT术后膀胱灌注疗效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TURBT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复发率22.1%。复发组术前血清FOXO1水平与未复发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组术前血清FABP4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以术前血清FABP4水平预测TURBT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后复发的AUC=0.7052。结论:术前血清高FABP4水平提示TURBT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易复发,其用来预测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表柔比星 FOXO1 FABP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辅助PKRBT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李伟 秦建瑞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辅助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辅助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PKRBT手术治疗,联合组通过术中注射吉西他滨辅助治疗,所有患者开展为期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治疗后的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DKK-1)分别为(50.25±10.36)ng/mL、(6.62±1.45)ng/mL,均低于手术组[(55.38±10.72)ng/mL、(8.65±2.82)ng/mL];联合组治疗后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分别为(255.65±20.33)ng/mL、(345.25±30.36)μg/L、(411.24±40.62)μg/L,均低于手术组[(270.33±20.41)ng/mL、(368.72±30.61)μg/L、(441.36±40.27)μg/L];联合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7.78%(35/45)、88.89%(40/45),均高于手术组[55.56%(25/45)、62.22%(28/45)];联合组的1年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25±2.21)个月、(11.36±2.41)个月,均高于手术组[(8.14±1.65)个月、(9.29±1.33)个月],病情复发率17.78%(8/45)低于手术组33.33%(15/45);联合组的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BL)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等维度评分分别为(35.25±5.11)分、(40.32±5.29)分、(35.26±5.22)分、(30.23±5.18)分,均高于手术组[(32.11±5.46)分、(37.45±5.25)分、(32.28±5.21)分、(27.44±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MIBC患者的PKRBT术中经膀胱黏膜多点注射吉西他滨能有效改善其近期疗效,对改善患者短期预后、降低病情复发风险,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 吉西他滨 近期疗效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种术式的比较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宁 艾斯卡尔 +3 位作者 胡晓刚 李雪青 巴特巴依尔 陈文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机分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HoLRBT组)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RBT组),每组50例,因失访、临床分期和分级变化更改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机分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HoLRBT组)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RBT组),每组50例,因失访、临床分期和分级变化更改治疗方案、不耐受手术、术后治疗等原因,最终75例进入本研究,其中HoLRBT组37例,TURBT组3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HOLRBT、TURBT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 min(10~50 min)和20 min(15~45 min),无统计学差异(Z=-1.557,P=0.119);膀胱穿孔发生率[0 vs.10.5%(4/38),Fisher精确检验,P=0.115]、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0.3%(1/37)vs.18.4%(7/38),χ~2=3.351,P=0.067]、术后住院时间[(3.2±0.6)d vs.(3.1±0.5)d,t=0.785,P=0.435]、术后复发率[5.4%(2/37)vs.7.9%(3/38),χ~2=0.000,P=1.000]均无统计学差异。与TURBT组相比,HoLRBT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降低[0 vs.26.3%(10/38),Fisher精确检验,P=0.001]。结论与传统TURBT相比,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钬激光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0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附55例报告)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邹义华 李勇 +2 位作者 张威 陈晓峰 陈善群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对5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术前行膀胱镜检查明确肿瘤部位、数量、大小... 目的探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对5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术前行膀胱镜检查明确肿瘤部位、数量、大小及蒂部情况,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为TaN0M0或者T1N0M0。采用1470 nm激光将肿瘤自基底部整块切除,深达膀胱肌层或外膜层。术后辅助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1年。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8 min,平均20 min,术中冲洗液清亮,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术后常规持续膀胱冲洗1 d,留置导尿管3~7 d,术后住院时间为5~8 d,病理性质为尿路上皮癌,术后病理分期Ta期23例、T1期31例、T2期1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4例复发(7.3%),均非原位复发。结论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NMIBC安全、有效,能提供相对完整的病理标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1470 nm激光 整块切除 经尿道手术 膀胱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ml和E-cadherin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宏伟 李婷 +5 位作者 凌海滨 刘军超 曹娟 李晨 刘鑫 李向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和E钙黏蛋白(E-cad)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份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116例份病理证实的NMIBC患者的癌...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和E钙黏蛋白(E-cad)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份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116例份病理证实的NMIBC患者的癌组织Tiam1和E-cad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的关系。根据肿瘤标记物不同表达进行分组,分为Tiam1(+) E-cad(+)(A组)、Tiam1(+) E-cad(-)(B组)、Tiam1(-) E-cad(+)(C组)、Tiam1(-) E-cad(-)(D组)四组,比较四组复发率。结果 116例NMIBC患者复发率40.52%(47/116),Tiam1表达阳性率为36.21%(42/116),E-cad表达阳性率为36.21%(42/116),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复发有关(P均<0.05),与性别、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分级及组织Tiam1、E-cad是NMIBC复发的影响因素(P均<0.05)。B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其他三组高(P均<0.05)。结论 NMIBC组织中Tiam1及E-cad表达均升高。癌组织中Tiam1阳性表达及E-cad阴性表达与NMIBC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 E钙黏蛋白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宇 沈群山 +2 位作者 张珺 孟杰 李海波 《安徽医学》 2019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研究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的5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仅行TURB-t... 目的研究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的5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仅行TURB-t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TURB-t术后且行二次电切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肿瘤病灶残留、肿瘤的复发率及进展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首次TURB-t术后残留率为8.33%,观察组为14.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815)。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肿瘤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对照组患者24个月内复发率为50.00%,观察组为1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8,P=0.014)。对照组患者24个月内肿瘤进展率为33.33%,观察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结论二次电切能减少肿瘤病灶残留,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能够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二次电切 肿瘤复发 膀胱灌注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纤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源 王树声 +2 位作者 向松涛 陈志强 张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端射光纤钬激光膀胱肿物切除术与侧射光纤钬激光膀胱肿物气化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不同光纤钬激光治疗,记录、测定3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比较端射光纤钬激光膀胱肿物切除术与侧射光纤钬激光膀胱肿物气化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不同光纤钬激光治疗,记录、测定3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端射光纤钬激光组手术时间20~60min,平均30min,无膀胱穿孔,术后无需要膀胱冲洗,尿管留置时间1~3d,随访6个月~3年,尿道狭窄1例,复发5例;侧射光纤钬激光组手术时间15~55min,平均28min,无膀胱穿孔,无需要膀胱冲洗,尿管时间1~3d,随访6个月~3年,无尿道狭窄,复发4例;同时应用两种光纤钬激光组手术时间18~50min,平均22min,无膀胱穿孔,术后无需要膀胱冲洗,尿管留置时间1~3d,随访6个月~3年,无尿道狭窄,复发1例。3组平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尿道狭窄发生率、膀胱穿孔例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钬激光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的方法,两种光纤同时应用效果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端射光纤 侧射光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的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源锋 张永海 +4 位作者 徐庆春 林伟强 黄洪 蓝开健 池泽湃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在保留膀胱术后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2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保留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 目的探讨在保留膀胱术后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2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保留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Ta),术后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组)(85例),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组)(65例)、丝裂霉素(Mitomycin,MMC组)(80例),进行膀胱内灌注,进一步对比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年的肿瘤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THP、EPI膀胱内灌注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应用MMC膀胱灌注,术后复发率较前两者高,但费用低廉,临床上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表柔比星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姣 王海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89-91,共3页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在初次诊断的患者中约75%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1]。目前以临床病理因素为基础的EORTC评分系统[2]被广泛用于判断西方国家NMI-BC的复发及进展风险。但是EORTC评分系统并不能完全反映...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在初次诊断的患者中约75%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1]。目前以临床病理因素为基础的EORTC评分系统[2]被广泛用于判断西方国家NMI-BC的复发及进展风险。但是EORTC评分系统并不能完全反映NMIBC的高度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肿瘤复发 肿瘤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ocare全程护理模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宗玉如 吴维敏 +1 位作者 蒋丹 贡亚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6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Robocare全程护理模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手术结局、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泌尿外科七病区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Robocare全程护理模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手术结局、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泌尿外科七病区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Robocare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局、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每日导尿管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及运动、外阴清洁、复诊各项遵医行为的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obocare全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的手术结局,促进患者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care全程护理模式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手术结局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la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瑞彬 董山峰 崔自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Vela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Vela激光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用病例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无明显出血,手术时间10~45 min... 目的探讨Vela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Vela激光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用病例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无明显出血,手术时间10~45 min,平均手术时间22 min。术后所有患者定期复查,随访3~11个月,每3个月复查影像学及膀胱镜,未见肿瘤复发及肾积水。结论 Vela激光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a激光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欣 朱军 +1 位作者 王凯 曹冬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钬激光组(8例)和等离子组(7例)。... 目的:探讨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钬激光组(8例)和等离子组(7例)。对钬激光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等离子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钬激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导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等离子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等离子组患者,P<0.05;治疗后,钬激光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精神评分均高于等离子组患者,P<0.05。结论: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生活质量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岩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6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于近期内收治的8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TURBT组(n=43)和HOLRBT组(n=43)。为TURBT组患者... 目的 :探讨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于近期内收治的8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TURBT组(n=43)和HOLRBT组(n=43)。为TURBT组患者应用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为HOLRBT组患者应用HOLRBT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时间、病情的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OLRBT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TURB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URB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和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HOLRBT TURBT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邢天俊 王玮 刘洪宇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3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开展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开展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尿及尿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可进一步改善其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吡柔比星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