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具有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汝楠 刘艳芳 +1 位作者 何妙侠 郑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具有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NIFT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 目的探讨甲状腺具有乳头状癌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NIFT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6例NIFTP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9~65岁,中位年龄44.5岁;6例患者有1例近期发现原肿瘤增大,其余5例无明显症状。肿瘤最大径1~6 cm,平均直径3.68 cm;肿瘤质地4例为实性,1例囊实性,1例囊性,呈灰白、灰黄色;其中2例可见钙化;1例为多发性,5例为单发性。镜下肿瘤可见肿瘤组织与周围界限清楚或有完整包膜,细胞以滤泡状生长方式为主,局灶可见不典型的乳头样结构,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改变,无细胞坏死,无实性细胞巢,无砂砾体,无高分裂增殖活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不同程度的CK19、HBME-1、Galectin-3、Cyclin D1、SDF1均阳性,K-RAS阳性,Ki-67增殖指数≤1%,与经典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NITFP患者BRAF V600E均为阴性。患者行甲状腺肿瘤根治术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随访5~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NIFTP恶性潜能较低,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非浸润性滤泡性肿瘤 乳头状癌核特征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素 许培培 郭明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8-973,共6页
2015年美国和加拿大病理学会经研究讨论后首次将非浸润性包裹性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改名为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2017... 2015年美国和加拿大病理学会经研究讨论后首次将非浸润性包裹性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改名为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内分泌肿瘤分类将该类型肿瘤的命名收录其中,NIFTP指具有包裹性或边界清楚、伴滤泡性生长模式和甲状腺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肿瘤。超声、细胞学检查和基因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NIFTP的诊断,但难以与浸润性包裹性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相鉴别。该文主要对NIFTP的临床特征、诊治特点及预后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浸润性甲状腺肿瘤 型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特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再认识与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园园 潘毅 +4 位作者 杨天敬 吴江华 唐瑞骏 陈舒 孟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WHO(2017)内分泌分册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在3 715例病理报告中筛选出191例描述性诊断报告进行重新评价分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结果在191例描述性诊断病变中筛选... 目的探讨WHO(2017)内分泌分册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在3 715例病理报告中筛选出191例描述性诊断报告进行重新评价分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结果在191例描述性诊断病变中筛选出甲状腺交界性肿瘤39例,占1.05%;经χ^2检验分析,入组诊断与原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 W检验对一致性进行分析,侵袭性评判的Kendall W系数为0.683(P<0.001),提示中等一致性,核评分评判的Kendall W系数为0.742(P<0.001),提示较强一致性。结论新分类甲状腺交界性肿瘤诊断标准的提出,对于统一交界性病变诊断的标准和术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交界肿瘤 非浸润性滤泡性肿瘤 乳头状癌 潜能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越 杨帅 +3 位作者 周晶晶 李真胜男 孟宪瑛 臧晓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2-810,共9页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概念的提出对于减少甲状腺肿瘤的过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利用超声和组织病理检查等传统甲状腺肿瘤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交界性肿瘤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分子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细胞角蛋白19(C...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概念的提出对于减少甲状腺肿瘤的过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利用超声和组织病理检查等传统甲状腺肿瘤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交界性肿瘤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分子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1(HBME-1)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等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以及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基因(RAS)、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和微小RNA(miRNA)等遗传学标志物被证实与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别于传统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因此其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还可以用于肿瘤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的决定、复发监测以及基因治疗等。现从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遗传学标志物2个方面,介绍包括透明变梁状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和具有乳头状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在内的4种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交界肿瘤 浸润性甲状腺肿瘤 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 潜能未定的肿瘤 透明变梁状肿瘤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TP对甲状腺细胞学TBS报告系统(2017版)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胡佐鸿 赵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5-1089,共5页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已被纳入WHO(2017)内分泌肿瘤分类。NIFTP的提出对甲状腺细胞学TBS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已被纳入WHO(2017)内分泌肿瘤分类。NIFTP的提出对甲状腺细胞学TBS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TBSRTC)有重要意义,TBSRTC(2017版)重点针对NIFTP在中间型及恶性分类的诊断标准、恶性风险值及处理建议作了相应修订。该文重点就NIFTP对甲状腺细胞学的影响及TBSRTC(2017版)对NIFTP的相应处理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浸润性甲状腺肿瘤 乳头样核 甲状腺TBS报告系统: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