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性”与“英国性”:非洲裔英国文学谱系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添 黄晖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作为非洲文学和英国文学的交叉集合,非洲裔英国文学成为了“非洲性”和“英国性”的共同载体,不仅坚守了厚重的非洲本土文化传统,有力地支撑和言说了“非洲性”,同时也通过其潜在的抵抗话语和解放诉求对“英国性”进行了介入、颠覆和重... 作为非洲文学和英国文学的交叉集合,非洲裔英国文学成为了“非洲性”和“英国性”的共同载体,不仅坚守了厚重的非洲本土文化传统,有力地支撑和言说了“非洲性”,同时也通过其潜在的抵抗话语和解放诉求对“英国性”进行了介入、颠覆和重塑。非洲裔英国文学为两种文学传统的互鉴互识和跨大洋两个不同地域文化、族群、社会的联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帝国和后种族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优秀的现实蓝本,也为现今全球化和多元化语境下的共同体建构塑造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裔英国文学 非洲 英国性 多元文化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裔黑人选举权与查尔斯顿市的种族关系——以1876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州长选举为中心
2
作者 魏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1,共12页
1876年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大选前后,查尔斯顿市多次发生种族冲突,既反映了白人至上主义者与坚决捍卫公民权、平等权和选举权的非洲裔黑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种族矛盾,也揭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非洲裔黑人占查尔斯顿市人口... 1876年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大选前后,查尔斯顿市多次发生种族冲突,既反映了白人至上主义者与坚决捍卫公民权、平等权和选举权的非洲裔黑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种族矛盾,也揭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非洲裔黑人占查尔斯顿市人口的大多数,而种族暴力并非局限在非洲裔黑人和白人之间,也存在于支持不同政党的非洲裔黑人选民之间,使得查尔斯顿市的种族关系存在明显的地方性和复杂性特征。对查尔斯顿市种族冲突的历史考察,有助于加深对美国重建后期非洲裔黑人选举权、种族关系和白人至上主义思想意识,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政治斗争等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种族关系 非洲裔黑人 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大选 白人至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裔移民在穗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基于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嘉玲 何深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8-318,共11页
宗教地理是文化地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在中国相关实证研究仍不多见。结合半结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发展快... 宗教地理是文化地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但在中国相关实证研究仍不多见。结合半结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非洲裔移民宗教场所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发展快于地方依赖;非裔移民较强的圣地地方依恋同时存在较强的空间可替代性,但又由于区位等因素存在宗教功能之外的非可替代性;圣地地方依赖则因被宗教教义视为功利性而被掩盖。回归分析表明,社交和场所互动时间是指示地方感的最显著指标。随着非粤宗教文化的融合发展,宏观政治环境以及语言文化隔离等外生因素正对宗教地方感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依赖 非洲裔跨国移民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与终结——以非洲裔美国人的经历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林 夏志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7,共8页
美国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制度是在内战结束以及公立学校开始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为了废除这种制度,非洲裔美国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其斗争的鲜明特征是组织性和法律性。废除学校种族隔离的过程集中体现了法律的神圣性以及司法部门... 美国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制度是在内战结束以及公立学校开始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为了废除这种制度,非洲裔美国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其斗争的鲜明特征是组织性和法律性。废除学校种族隔离的过程集中体现了法律的神圣性以及司法部门的独立性,同时联邦政府也进行了有效的干预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立学校 种族隔离制度 非洲裔美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居民对外国移民的印象结构及其生产机制——一项针对广州本地居民与非洲裔移民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玉成 刘河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本研究在梳理西方学界关于本地人对移民及移民现象的态度的理论解释基础上,提出在初期移民国家,由于外来移民的经济嵌入程度及生活空间均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以及本地人也未形成关于外来移民统一而稳定综合印象,因此区分对外来移民的... 本研究在梳理西方学界关于本地人对移民及移民现象的态度的理论解释基础上,提出在初期移民国家,由于外来移民的经济嵌入程度及生活空间均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以及本地人也未形成关于外来移民统一而稳定综合印象,因此区分对外来移民的印象结构,进而具体分析其形成机制非常必要。基于在广州市的实证调查数据发现:由于非洲裔移民并未真正进入广州劳动力市场,且以经商为主,因此不同类型的本地居民对他们经济影响方面的印象并无明显差异,本地人对他们的印象,主要由人们实际遇到的威胁以及感知到的威胁所决定,即感知到的非洲裔数量越大或者居住地越靠近非洲聚集区,越易产生负面社会生活影响印象,并与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影响不大,而群体接触的正面效应则被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裔移民 广州本地居民 印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裔文学与非洲视角:第三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
6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共1页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倡导的高校加强与非洲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的号召,推动全球族裔文学研究,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于2016年12月2日至4日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倡导的高校加强与非洲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的号召,推动全球族裔文学研究,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于2016年12月2日至4日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和《山东外语教学》一起召开“族裔文学与非洲视角:第三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外语教学 学术交流 英语语言文化 日至 研究中心 教育科技 通讯地址 非洲裔 高教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裔文学与非洲视角:第三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
7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6,共1页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倡导的高校加强与非洲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的号召,推动全球族裔文学研究,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倡导的高校加强与非洲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的号召,推动全球族裔文学研究,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外语教学》等共同主办,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洲及非裔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族裔文学与非洲视角:第三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16年11月25至28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外语教学 学术交流 研究中心 教育科技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良功 非洲裔 高教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商贸主义”下的城市新社会空间生产--对广州非裔经济区的实证 被引量:42
8
作者 李志刚 杜枫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31,共7页
文章采用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长期实地调研,揭示"跨国商贸主义"下广州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生产机制。实证表明,跨国非裔商人的商业迁移链经由非洲到欧洲、北美、中亚、东南亚而后转入中国;随着广州小北、三元里等地非洲人族... 文章采用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长期实地调研,揭示"跨国商贸主义"下广州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生产机制。实证表明,跨国非裔商人的商业迁移链经由非洲到欧洲、北美、中亚、东南亚而后转入中国;随着广州小北、三元里等地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成熟发展,其生产链逐步成型,主要包括非裔坐贾和非裔行商两大群体;广州非洲人族裔经济区已具有成型的社会网络结构,分为3个圈层:核心层为非裔商人圈、第二层为非裔社团组织圈、第三层为非裔商人与本地中国居民所组成的外圈层。"跨国商贸主义"下新社会空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深度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地方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商贸主义 广州 非洲人族经济区 社会空间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在华非洲人社区的生成及演进路径——以广州小北非洲人社区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亮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华外国人数量倍增,在一些贸易热点城市形成一些外国人社区。本文以广州的小北非洲人社区为例,探讨该社区生成的原因及演进逻辑。非洲人社区形成及演进的逻辑路径体现为:基于族裔性的链式迁移和聚群居住而形成...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华外国人数量倍增,在一些贸易热点城市形成一些外国人社区。本文以广州的小北非洲人社区为例,探讨该社区生成的原因及演进逻辑。非洲人社区形成及演进的逻辑路径体现为:基于族裔性的链式迁移和聚群居住而形成的群体聚居;基于族裔熟人网络而形成的族裔经济共同体;以及族裔共同的生活、文化等前提下形成的生活、文化共同体;并在这一系列共同体基础上,非洲人在广州的小北地区形成了社区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人社区形成和演进逻辑 非洲人族属性 经济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大选与美国民主党的转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刁大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18,158,159,共20页
自“新政”以来,民主党始终尝试通过在蓝领中下层与非洲裔等不同群体利益之间谋取平衡与聚合来构建多数选民联盟,从而实现选举胜利,但其联盟的稳固性却持续遭遇挑战。在2020年大选中,民主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乔·拜登与卡马拉·哈... 自“新政”以来,民主党始终尝试通过在蓝领中下层与非洲裔等不同群体利益之间谋取平衡与聚合来构建多数选民联盟,从而实现选举胜利,但其联盟的稳固性却持续遭遇挑战。在2020年大选中,民主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乔·拜登与卡马拉·哈里斯的组合旨在分别回应相应群体,从而延续了民主党的传统逻辑。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驱动下,人口结构在族裔和阶层意义上的迅速变化增加了民主党平衡各群体利益的难度,民主党选民群体自身在族裔、受教育程度以及阶层意义上的内在变动也加深了其内部不同派别在政治立场与政策议程上的分歧,而奥巴马政府以来民主党呈现出的代际更新停滞也不容小觑,这些都构成了当前民主党转型中所要面对的挑战与困境。面对问题,特别是面对着共和党在“身份政治”维度上标榜“白人至上”的所谓“特朗普化”转向,民主党很难推进完全以阶层与经济平权政策为主导的所谓“桑德斯化”,而是极可能相应地转向代表少数族裔群体利益的“身份政治”议程,加剧政党极化政治的“部落化”甚至是民主党政治精英自身的“非白人化”,进而深刻改变着美国政治的面貌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美国大选 美国民主党 蓝领中下层 非洲裔 身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录B-2 DoD自杀相关危险因素摘要
1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5-116,共2页
(2009—2011)来源2011年度DoD自杀事件报告(DoDSER)网站:https://t2health.org/programs/dodser*列表上的因素超过三年时间的平均发生率>5%**CY011率:每年每10万人中的自杀人数斜体字标注的危险因素应重点关注。
关键词 平均发生率 分类排序 B-2 DOD 自杀事件 物质滥用 行为治疗 programs 身体虐待 非洲裔美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
12
作者 林征宇 《社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40-40,共1页
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美国现在的少数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将第一次超过白人。“美国棕色化”的现象将从政治、教育、工业、价值观和文化诸方面,对社会发生巨大的影响。白人变成美国少数民族的日子,比大部分人预期的要早到来。目前。
关键词 美国少数民族 白人 棕色化 非洲裔美国人 西班牙语 价值观 人口数量 社会发生 多民族社会 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休后的岁月
13
作者 元容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预期寿命 人口普查局 生育高峰 黑人 死亡率 非洲裔美国人 新英格兰 肥胖症 人工呼吸器 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美国选民集团的倾向和变化
14
作者 亦水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8期14-15,1,共3页
据美国新闻媒介的最新调奎表明,当今美国大约有7类选民。尽管这些选民的成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往往在不同问题上与不同集团结盟,然而它毕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美国选民集团的倾向和变化。
关键词 选民 民主党 自由派 共和党 保守派 种族 政党 集团结盟 枪支管制 非洲裔美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译魔幻与现实的密码——解读《娇女》的隐喻性表意特质
15
作者 秦苏珏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娇女》 隐喻性 非洲裔美国人 魔幻 美国黑人 现代主义 美洲大陆 表意 解读 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