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恶意串通”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在民法典总则中的构造--兼评《民法总则》之规定 |
冉克平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1
|
|
|
2
|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推论隐忧之克服 |
石奎
胡启忠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3
|
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功能性重构——以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案例第40号为中心 |
徐凌波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1
|
|
|
4
|
财产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之否定——“侵害占有、建立占有”客观分析之提倡 |
尹晓静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
5
|
类型思维下的目的犯——真正非法定目的犯概念之提倡 |
欧阳本祺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
2007 |
7
|
|
|
6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 |
周友苏
许前川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7
|
财产罪中规定非法占有目的的质疑 |
张红昌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9
|
|
|
8
|
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标准 |
王占洲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9
|
盗窃物品以勒索钱款的犯罪认定与处罚——从剖析非法占有目的入手 |
张开骏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0
|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标准的局限与完善 |
胡启忠
|
《法治研究》
|
2015 |
11
|
|
|
11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基本问题 |
刘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2
|
对“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的初步探索 |
陈增宝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4 |
2
|
|
|
13
|
论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
王立志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
12
|
|
|
14
|
论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与利益盗窃的实质认定 |
王琦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5
|
商业欺诈案件非法占有目的之推定 |
马谨斌
|
《东方法学》
CSSCI
|
2015 |
0 |
|
|
16
|
论网络骗捐型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
孙毅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
17
|
论欺骗行为的限定 |
付立庆
|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区分之问——以“二元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 |
李勤
|
《东方法学》
CSSCI
|
2017 |
26
|
|
|
19
|
律师带你防诈骗之一——诈骗是什么 |
向世靖
杨晓峰
|
《长江蔬菜》
|
2025 |
0 |
|
|
20
|
论办理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中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 |
乐绍光
邓楚开
曹晓静
|
《法治研究》
|
2008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