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定犯与自然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二元判断——从法政策学转向法教义学的分析 |
潘星丞
|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废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赵星
张晓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3
|
“P2P网贷债权转让”的刑法介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实质解释为视角 |
梅腾
阎二鹏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4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适用新路径:以欺诈和高风险为标准 |
姜涛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5
|
|
5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扩张与限缩 |
刘伟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6
|
|
6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辨析——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刘健
李辰辰
|
《法治研究》
|
2012 |
15
|
|
7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去罪论——兼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第一条 |
刘新民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1
|
|
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行为类型研究——基于网贷背景下的教义学展开 |
邹玉祥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4
|
|
9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不特定对象”标准之改良 |
金善达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1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区分之问——以“二元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 |
李勤
|
《东方法学》
CSSCI
|
2017 |
25
|
|
11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研究 |
肖晚祥
|
《东方法学》
|
2010 |
29
|
|
12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证券法规制研究 |
刘新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3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存与废的法教义学分析 |
李晓明
|
《法治研究》
CSSCI
|
2020 |
8
|
|
14
|
由“三星”神话的终结所想到的——谈李国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名的认定 |
翟妤婕
|
《征信》
|
1998 |
0 |
|
15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的合宪性调控——以P2P网贷案件切入 |
刘振华
汪进元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4
|
|
16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的解释与认定 |
"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
丁嘉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17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二元标准”的问题与出路 |
邹玉祥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8
|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特别从宽制度的功能界分 |
李冠煜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9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事实与规范审视 |
闵凯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20
|
论“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三种商品交易形式为例 |
丁慧敏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