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沥青基煤质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付亚利 张永发 +3 位作者 翟玲玲 李国强 李源 丁佳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36,共6页
以低成本的非沥青基煤质活性焦(NPAC)为样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以及BET比表面积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分析了NPAC的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考察了NPAC在不同温度下的脱硫脱硝性能,探讨了NPAC的脱硫脱硝机制。结果表明:NPAC表面的孔... 以低成本的非沥青基煤质活性焦(NPAC)为样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以及BET比表面积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分析了NPAC的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考察了NPAC在不同温度下的脱硫脱硝性能,探讨了NPAC的脱硫脱硝机制。结果表明:NPAC表面的孔结构以0.7~1.2nm和1.5~1.6nm微孔为主,含有以类吡啶氮N-6为主的碱性官能团和以内酯、羰基和羧酸衍生物等为主的酸性官能团,碱/酸性官能团浓度分别为0.15 mmol/g和0.05mmol/g;脱硫时,反应温度为60~140℃,SO2在NPAC表面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为主,温度升高,穿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80℃时SO2穿透时间最长,为280min;脱硝时,反应温度为30~140℃,NOx在NPAC表面以吸附为主,30℃脱硝反应180min时,NOx的脱除率高达86.35%,温度高于200℃时催化转化起主要作用,260℃时脱硝率为99.44%;在40℃下NPAC可将烟气中少量的SO2完全脱除,同时脱硝率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脱硝 非沥青基煤质活性焦 孔结构 表面官能团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一体化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