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皮中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郝瑞娟 王周锋 罗海舟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116,共4页
本研究将乙醇脱色法和中性洗涤法结合提取柑橘皮中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结果表明: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中性条件... 本研究将乙醇脱色法和中性洗涤法结合提取柑橘皮中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结果表明: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中性条件下有一定的持水力和膨胀性;偏酸或偏碱条件能促进其持水性和膨胀性的增加,但在过酸或过碱条件下,其持水性和膨胀性均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持水性 膨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田锐 杨华 +1 位作者 孙雪花 桑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909-6911,共3页
[目的]确定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及理化特性。[方法]以高粱壳为材料,用碱法提取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料液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考察了提取的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 [目的]确定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及理化特性。[方法]以高粱壳为材料,用碱法提取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料液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考察了提取的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性和持水性。[结果]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NaOH质量分数为4%,水解时间90min。对提取物的持水性和膨胀性研究表明,产品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蔗糖和山梨酸钾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确定了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壳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介质的双歧杆菌生物膜动态培养及其抗逆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翠翠 杭锋 +4 位作者 张灏 李元昆 赵建新 陈卫 陆文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9-103,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动态培养下双歧杆菌在不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介质表面的成膜差异及生物膜抗逆特性。基于生物膜的成膜活菌数及扫描电镜结构表征,比较双歧杆菌在6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成膜情况,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在葡萄籽粉上成膜能力最强,其... 本文旨在研究动态培养下双歧杆菌在不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介质表面的成膜差异及生物膜抗逆特性。基于生物膜的成膜活菌数及扫描电镜结构表征,比较双歧杆菌在6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成膜情况,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在葡萄籽粉上成膜能力最强,其次是在小麦纤维上。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在不同载体上的最佳成膜时间,结果发现在葡萄籽粉界面的最佳成膜时间为36 h,基于小麦纤维的最佳成膜时间为24 h。比较生物膜成膜菌株和浮游菌株在冻干存活率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的差异性,研究显示生物膜成膜菌株较浮游菌株冻干存活率提高4~6.5倍(P<0.01),在模拟胃肠道耐受性试验中,模拟胃液耐受性提高了5.1~5.9倍(P<0.01),最高存活率达到59.82%±2.32%,模拟肠液耐受性提高了10~12.6倍(P<0.01),最高存活率达到13.53%±1.5%。这些结果表明虽然双歧杆菌在不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上形成生物膜能力和成膜时间不同,形成生物膜后其抗逆性显著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为开发抗逆性益生菌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生物膜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渣中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薛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155,201,共6页
用酶法提取榨汁后剩余柑橘皮渣中的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IADF),并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为抗氧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33.58:1(mL/g),蛋白酶用量0.21 mL/g·皮渣,淀粉酶作用温度67℃... 用酶法提取榨汁后剩余柑橘皮渣中的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IADF),并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为抗氧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33.58:1(mL/g),蛋白酶用量0.21 mL/g·皮渣,淀粉酶作用温度67℃,糖化酶作用温度64℃条件下,所提取的IADF抗氧化效果最显著,为3.520 mmol Trolox/100g IA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皮渣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水溶性大豆纤维的双歧杆菌生物膜成膜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翠翠 袁野 +3 位作者 杭锋 张灏 李元昆 陆文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了提高双歧杆菌的抗逆性,该试验建立基于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成膜体系,并优化了双歧杆菌生物膜成膜条件。以大豆纤维(添加量10 g/L)为成膜基质,以成膜活菌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值以及NaCl添加量... 为了提高双歧杆菌的抗逆性,该试验建立基于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成膜体系,并优化了双歧杆菌生物膜成膜条件。以大豆纤维(添加量10 g/L)为成膜基质,以成膜活菌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值以及NaCl添加量对双歧杆菌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为初始p H值,培养温度和NaCl添加量。Box-Behnken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优的成膜条件为: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胰蛋白胨、额外添加NaCl 0.35%、培养温度37℃,初始pH值7.0。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双歧杆菌成膜活菌数最多为1.22×10~9 CFU/m L,为实现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可控成膜,特别是工业规模的发酵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大豆纤维 双歧杆菌 生物膜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膳食纤维改性技术专利综述
6
作者 张振国 姚雪漫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223-224,227,共3页
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可用于调节血压、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如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植物... 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可用于调节血压、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如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植物中膳食纤维改性技术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产出国和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物理、化学、生物和联合处理4个研究方向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植物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改性 水溶性膳食纤维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