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中非正磷酸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利 诸力维 +4 位作者 彭喜林 周洋 张楷彬 孙浩荻 李晓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3-87,共5页
磷元素是动物和植物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磷元素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期间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磷元素,磷元素的富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大量水体生物死亡。目前,污水中磷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正磷酸盐... 磷元素是动物和植物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磷元素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期间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磷元素,磷元素的富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大量水体生物死亡。目前,污水中磷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正磷酸盐、非正磷酸盐(亚磷酸盐、次磷酸盐)和有机磷等。随着表面处理工业的发展,非正磷酸盐是磷化表面处理的重要试剂,且应用越来广泛。相比于正磷酸盐,非正磷酸盐无法用生物法和混凝法直接去除,从而造成总磷超标。因此,非正磷酸盐的去除是目前净水过程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有关非正磷酸盐的去除方法进行汇总和提炼,找到针对不同体系的适用的方法。非正磷酸盐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物理吸附法对低浓度非正磷酸盐污水的吸收效果较好,处理效率高,但对高浓度非正磷酸盐污水的吸收有着较大的限制;化学氧化法是常用的处理非正磷酸盐的方法,化学氧化法又分为传统氧化、芬顿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等。但化学氧化法由于需要外加药剂,产生的污泥含量较高,后续需要较高的处理费用。总的来看,物理法和化学法各有优劣,对于非正磷酸盐的处理,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总磷 非正磷酸盐 物理吸附 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