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磁路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东 吴新振 +2 位作者 马伟明 郭云珺 陈俊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4,共7页
鉴于电机气隙磁势为非正弦分布磁势,提出分布磁路法对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进行磁路计算并求出激磁电抗。分布磁路法从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磁势出发,在电机半个极范围内进行等间隔周向分块,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沿圆周各节点气隙磁密,并... 鉴于电机气隙磁势为非正弦分布磁势,提出分布磁路法对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进行磁路计算并求出激磁电抗。分布磁路法从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磁势出发,在电机半个极范围内进行等间隔周向分块,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沿圆周各节点气隙磁密,并由傅里叶分解得到基波和3次谐波磁密。以等值电路为基础同时结合分布磁路法,迭代计算给定电压下基波激磁电抗与3次谐波激磁电抗。对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样机进行空载实验,得到基波激磁电抗与3次谐波激磁电抗实测值。激磁电抗计算值与实测值相互吻合,说明了分布磁路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非正弦供电 正弦磁势 分布磁路法 激磁电抗 磁路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定子漏抗计算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东 吴新振 +2 位作者 马伟明 郭云珺 陈俊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7,共7页
为获得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基波和3次谐波等值电路中的定子漏抗参数,提出了基波和3次谐波定子槽漏抗、谐波漏抗和端部漏抗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计算。从槽比漏磁导公式出发求出了基波与3次谐波下的定子槽漏抗。考虑了十五相感应电机... 为获得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基波和3次谐波等值电路中的定子漏抗参数,提出了基波和3次谐波定子槽漏抗、谐波漏抗和端部漏抗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计算。从槽比漏磁导公式出发求出了基波与3次谐波下的定子槽漏抗。考虑了十五相感应电机定子绕组基波电流与3次谐波电流产生磁势之不同特点,由各自谐波比漏磁导求出相应的谐波漏抗。通过引入气隙电流和镜像电流,用数值法计算线圈间端部电感作为求取基波和3次谐波端部漏抗的基础。分析计算表明,定子整距集中绕组的3次谐波槽漏抗为基波槽漏抗的3倍,但对谐波漏抗和端部漏抗无此比例关系成立。在基波电压下对十五相感应电机样机进行了堵转实验,短路电抗实测值与定转子漏抗计算值相互吻合,间接验证了该文所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非正弦供电 定子漏抗 槽漏抗 谐波漏抗 端部漏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电机非正弦供电下的定子缺相容错控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孔武斌 黄进 +2 位作者 康敏 李炳楠 耿泽暘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4,共6页
多相电机通常采用集中绕组和非正弦供电方式,以改善磁场分布并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针对多相电机的上述特点,提出定子缺相时非正弦供电的容错运行策略。以9相异步电机为例,基于故障前后定子磁动势保持不变的原则,构建了剩余各相的电流... 多相电机通常采用集中绕组和非正弦供电方式,以改善磁场分布并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针对多相电机的上述特点,提出定子缺相时非正弦供电的容错运行策略。以9相异步电机为例,基于故障前后定子磁动势保持不变的原则,构建了剩余各相的电流方程组。分析了忽略7次谐波磁场、仅保持故障前后1、3、5次定子磁动势不变等容错策略,并通过引入定子铜耗最小的附加条件来求解正常相的电流。电流环采用比例谐振控制算法,实现了相坐标系下的无静差控制。通过实验对上述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相电机在非正弦供电情况下能获得较高的转矩密度和较平稳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电机 缺相故障 容错运行 比例谐振 非正弦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弦供电方式的多相感应电动机建模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东 马伟明 +2 位作者 郭云 刘德志 陈俊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4,共9页
非正弦供电下多相电动机的磁动势与磁通密度分析表明,注入一定的3次谐波励磁电流有利于提高电动机铁磁材料的利用率和增加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据此推导了考虑基波与3次谐波共同作用时的十五相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通过三维插值实现了计及... 非正弦供电下多相电动机的磁动势与磁通密度分析表明,注入一定的3次谐波励磁电流有利于提高电动机铁磁材料的利用率和增加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据此推导了考虑基波与3次谐波共同作用时的十五相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通过三维插值实现了计及基波和3次谐波共同作用下的主磁路饱和因素,并在PSCAD/EMTDC平台中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该模型的建立为非正弦供电方式下的多相感应电动机优化设计、运行性能分析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非正弦供电 3次谐波 数学模型 三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谐波电压确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东 吴新振 +1 位作者 郭云珺 陈俊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26-133,20,共8页
通过确定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的3次谐波注入电压,为电机PWM调制提供理论依据。把注入3次谐波电压的十五相感应电机气隙磁动势峰值下降幅度最大作为电机理想运行准则,得到基波磁动势与3次谐波磁动势之间空间位置关系与磁动势幅值间... 通过确定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的3次谐波注入电压,为电机PWM调制提供理论依据。把注入3次谐波电压的十五相感应电机气隙磁动势峰值下降幅度最大作为电机理想运行准则,得到基波磁动势与3次谐波磁动势之间空间位置关系与磁动势幅值间数值关系。以十五相感应电机基波等值电路与3次谐波等值电路为基础并从相应的激磁电流出发,计算基波电压与3次谐波电压有效值,求出3次谐波负幅值点与基波正幅值点间相位差,并通过电机空载实验对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额定基波电压下,计算了对应于不同给定转差率的基波激磁电流与3次谐波激磁电流,进而得到3次谐波电压有效值及磁动势波形间相位差,最终通过线性插值来获得任意转差率下的3次谐波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非正弦供电 3次谐波电压 激磁电流 等值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器非正弦供电对异步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桂英 徐岩 徐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分析了变频器电源供电的谐波分量及异步电机的谐波特性 ,推导出异步电机简化的谐波等效电路 ,并就谐波对异步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变频器 非正弦供电 异步电机 运行性能 电源 谐波分量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非正弦供电电压单周期真有效值同步采样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刚 陈树新 罗维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针对电动机定子绕组输入的非正弦脉宽调制电压真有效值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正弦周期信号单周期真有效值测量方法,该方法从交流电压真有效值的定义出发,采用数字离散同步采样测量法,利用DSP对非正弦脉宽调制电压的瞬时值进行高... 针对电动机定子绕组输入的非正弦脉宽调制电压真有效值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正弦周期信号单周期真有效值测量方法,该方法从交流电压真有效值的定义出发,采用数字离散同步采样测量法,利用DSP对非正弦脉宽调制电压的瞬时值进行高速采样,将硬件同步法与软件同步法相结合,可以实时精确测量电动机定子绕组输入的非正弦周期交流电压信号真有效值。给出了该方法对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脉宽调制交流电压真有效值的测量结果,并将结果同福禄克(FLUKE)Norma 5000功率分析仪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控制在1%以内。该方法不仅可以实时测量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真有效值,同样可以测量规则的正弦交流电压真有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非正弦供电 单周期真有效值 数字离散同步采样 硬件同步法 软件同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供电下的五相感应电机弱磁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康敏 于文娟 孔武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7,共9页
根据电动汽车、数控机床等应用领域宽速度运行范围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相感应电机的非正弦供电技术,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弱磁状态下的转矩密度。针对传统弱磁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定子磁链优化的弱磁控制算法,提高转矩稳态和动态响应性... 根据电动汽车、数控机床等应用领域宽速度运行范围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相感应电机的非正弦供电技术,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弱磁状态下的转矩密度。针对传统弱磁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定子磁链优化的弱磁控制算法,提高转矩稳态和动态响应性能。根据多相感应电机多平面特性,详细分析了谐波平面对弱磁区间运行的影响,采用非正弦供电技术有效提高转矩密度和电压利用率。最后,构建了一套五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证明了非正弦供电下弱磁优化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磁 多相感应电机 非正弦供电 转矩密度 电压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供电条件下电机功率和功率因数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春华 贾霖 关立行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15-218,235,共5页
随着电力半导体变流装置的广泛使用,交流电机供电系统呈非线性,导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利用传统正弦供电条件下的测试方法对功率和功率因数测试,会产生较大误差。所以,必须改进传统的测试方法,以获得非正弦供电条件下电机... 随着电力半导体变流装置的广泛使用,交流电机供电系统呈非线性,导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利用传统正弦供电条件下的测试方法对功率和功率因数测试,会产生较大误差。所以,必须改进传统的测试方法,以获得非正弦供电条件下电机参数的可靠数据。本文从电压和电流两种基本量入手,提出非正弦供电条件下交流电机功率、功率因数等的测试方法,并给出有关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 测试 电机 非正弦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相逆变器非正弦双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琳 卜飞飞 +1 位作者 黄文新 浦天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824-4833,共10页
为改善五相逆变器非正弦供电的高频性能,提出一种五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即基于随机开关延时-随机零矢量分配的非正弦双随机SVPWM算法。该调制方法根据最近四矢量SVPWM算法,在基波子空间和3次谐波子空间分别合成参考电压矢量... 为改善五相逆变器非正弦供电的高频性能,提出一种五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即基于随机开关延时-随机零矢量分配的非正弦双随机SVPWM算法。该调制方法根据最近四矢量SVPWM算法,在基波子空间和3次谐波子空间分别合成参考电压矢量,确定占空比和开关动作,并保持采样频率不变,将与采样时刻对应的开关动作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延时,同时将插入的零矢量作用时间进行随机分配,从而实现开关频率和对称脉冲位置的双随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制方法实现了在不影响基波和3次谐波输出的前提下对高次谐波幅值的削弱,达到了谐波分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逆变器 非正弦供电 高次谐波 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开关延时 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动势法五相永磁力矩电机转矩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彭兵 王成元 +1 位作者 夏加宽 孙宜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05-111,共7页
五相永磁力矩电机由于极数与槽数相近,含有丰富的磁动势谐波,磁动势谐波会影响电机的转矩性能。为此,采用磁动势法分析电机的电磁转矩,通过磁能和虚位移原理推导出了电机电磁转矩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具有相同空间次数的定子和转子磁动... 五相永磁力矩电机由于极数与槽数相近,含有丰富的磁动势谐波,磁动势谐波会影响电机的转矩性能。为此,采用磁动势法分析电机的电磁转矩,通过磁能和虚位移原理推导出了电机电磁转矩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具有相同空间次数的定子和转子磁动势谐波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电磁转矩的规律。通过对五相永磁力矩电机的定、转子磁动势谐波与电磁转矩关系的分析,指出与与主波转速一致的定子和转子磁动势谐波相互作用能提高五相永磁力矩电机的平均电磁转矩。利用Ansoft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了电机在正弦波、梯形波和方波供电下的定子磁动势、转子磁动势以及转矩性能。结果表明,非正弦供电能够增加电机的电磁转矩,但也带来了转矩脉动,验证了磁动势法分析五相永磁力矩电机转矩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动势 五相永磁力矩电机 近极槽数配合 虚位移原理 非正弦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整距绕组感应电机的机电动力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经纬 祝后权 +2 位作者 黄振华 杨高 戴勇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8期190-195,206,共7页
建立了基于多回路理论的多相整距绕组感应电机的机电动力系统模型,并从绕组的空间排布出发推导出各互感参数的计算方法。这一模型可考虑转子的槽数,同时具有简洁的参数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建模方法中的折算处理,而且能充分反映各次... 建立了基于多回路理论的多相整距绕组感应电机的机电动力系统模型,并从绕组的空间排布出发推导出各互感参数的计算方法。这一模型可考虑转子的槽数,同时具有简洁的参数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建模方法中的折算处理,而且能充分反映各次谐波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准确性,适合对多相电机在非正弦供电方式下的仿真分析研究。通过与样机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路理论 多相整距绕组异步感应电机 机电动力系统模型 非正弦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集中整距绕组感应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经纬 祝后权 +2 位作者 黄振华 杨高 戴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8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回路理论的多相整距绕组异步感应电机建模方法,并且从绕组的空间排布出发推导出各互感参数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基于d-q-n轴变换的数学模型相比,这一模型能够考虑转子的槽数,同时具有简洁的参数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 提出一种基于多回路理论的多相整距绕组异步感应电机建模方法,并且从绕组的空间排布出发推导出各互感参数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基于d-q-n轴变换的数学模型相比,这一模型能够考虑转子的槽数,同时具有简洁的参数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建模方法中的折算处理,而且能够充分反映各次谐波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准确性,适合对多相电机在非正弦供电方式下的仿真分析研究。通过与样机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路理论 多相集中整距绕组感应电机 数学模型 非正弦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注入式九相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梅柏杉 许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0-114,121,共6页
对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磁势波的谐波构成进行分析,证明了注入适当的谐波电流可以提高输出转矩、降低铁芯磁饱和度。在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九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根据电磁转矩的构成,定量地分析了谐波电流在提升电磁转矩中的作用。... 对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磁势波的谐波构成进行分析,证明了注入适当的谐波电流可以提高输出转矩、降低铁芯磁饱和度。在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九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根据电磁转矩的构成,定量地分析了谐波电流在提升电磁转矩中的作用。推导出了基于最大逆变器功率约束的最优谐波注入比。最后,在Simulink下搭建了九相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了注入谐波前后电机输出转矩及电流波形的变化,并验证了注入谐波时电机的动态特性。仿真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谐波电流注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非正弦供电 谐波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