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生存之道的非正式社会控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启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2,共9页
非正式社会控制是社会结构与文化交互作用产生的结合体。非正式社会控制之所以重要,乃因它是地方性的、群体的生存之道,关乎如何安排生活和秩序,它表现着社会结构和群体的文化,构建了生活的样式。地方性的秩序就是人们在多元的社会控制... 非正式社会控制是社会结构与文化交互作用产生的结合体。非正式社会控制之所以重要,乃因它是地方性的、群体的生存之道,关乎如何安排生活和秩序,它表现着社会结构和群体的文化,构建了生活的样式。地方性的秩序就是人们在多元的社会控制中不断行动之后形成的结果。社会转型意味着旧有的非正式社会控制将可能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旧有的生存之道不能适应多变的世道,旧秩序正在被瓦解。而此时,如果国家法律等正式制度不能有效介入社会并弥补社会转型带来的非正式社会控制不足的困境,社会转型将面临巨大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社会控制 社会结构 文化 生活样式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川边藏区传统部落非正式社会控制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红伟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甘青川边藏区传统部落非正式社会控制注重从精神层面,劝谕与教化,培养成员的部落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警戒那些有可能威胁与危及部落团结与安全的个体或群体行为,并以山神崇拜与脍炙人口的史诗、说唱艺术、谚语等等喜闻乐见的文学形... 甘青川边藏区传统部落非正式社会控制注重从精神层面,劝谕与教化,培养成员的部落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警戒那些有可能威胁与危及部落团结与安全的个体或群体行为,并以山神崇拜与脍炙人口的史诗、说唱艺术、谚语等等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发挥着非正式的象征控制与仪式控制的功能。非正式社会控制侧重于预防越轨行为与社会失序,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但其浓厚的部落色彩却是现代化转型中必须扬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川边藏区 传统部落社会 非正式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