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1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交多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站无线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平滑视频流传输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志强 徐朝农 朱东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322,共10页
视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视频流畅播放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视频播放中的卡顿时间可能是最重要指标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被重点关注,NOMA技术具有叠加编码和连续干扰消除2个特点,根据... 视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视频流畅播放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视频播放中的卡顿时间可能是最重要指标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被重点关注,NOMA技术具有叠加编码和连续干扰消除2个特点,根据这2个特点实现数据的并行传输。利用NOMA技术的并行传输能力来提高基站为用户提供视频的实时性。在用户需求视频名称和视频分辨率给定的情况下,通过联合基站-用户配对方式和基站功率分配来降低视频播放时的卡顿时间。通过对问题进行建模,并提出1个两步启发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第1步为确定基站与用户的配对方式,第2步为分配基站的发射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OMA的传输调度方案与传统的传输调度方案相比,用户需求的平均卡顿时间有明显的下降,相对于在不采用NOMA机制时,在2-SIC接收机情况下,用户平均卡顿时间减少了5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顿时间 交多接入 视频传输 叠加编码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系统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研究
3
作者 李志成 王鸿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IRS)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被认为是6G的关键创新型技术,将两者融合可以大幅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文中针对IRS辅助的双小区协作多点与非正...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on Surface,IRS)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被认为是6G的关键创新型技术,将两者融合可以大幅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文中针对IRS辅助的双小区协作多点与非正交多址接入融合系统展开研究,具体地,将IRS部署于两小区中间的小区边缘附近,用来提升边缘用户的信号质量。在考虑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与基站发射功率限制的条件下,建立了最大化小区边缘用户可达速率的优化问题。由于该问题是非凸的,很难直接求解,将此问题分解为两个子优化问题,采用交替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具体地,采用二分法解决功率分配系数优化问题;采用均方误差(Mean-Square Error,MSE)方法将优化问题转化为等效形式,再通过最大最小化(Majorization-Minimization,MM)算法进一步解决相移优化问题。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使得边缘用户可达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交多接入 协同多传输 最大最小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连续干扰消除下非正交多址接入上行传输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夕予 许晓明 陈亚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95-2801,共7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允许多个发送方共用同一个资源块,接收方通过连续干扰消除(SIC)解码出不同发送方的信息。然而,目前针对NOMA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理想SIC的假设,而没有考虑非理想SIC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该文在非理...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允许多个发送方共用同一个资源块,接收方通过连续干扰消除(SIC)解码出不同发送方的信息。然而,目前针对NOMA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理想SIC的假设,而没有考虑非理想SIC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该文在非理想SIC的假设下,针对单小区上行NOMA系统提出一套性能分析框架。首先,采用二项式点过程(BPP)对上行NOMA系统中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空间分布进行建模。基于此模型,采用基于大尺度衰落的干扰消除顺序,对干扰消除的误差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随机几何理论和次序统计理论,推导出距基站由近至远次序为k的用户设备的覆盖概率,并采用平均覆盖概率衡量整个NOMA传输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和仿真结果分析了远近次序、基站半径和发射功率等系统参数对传输可靠性的影响,并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连续干扰消除 上行传输 覆盖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非正交多址系统中使用全双工基站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案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夕予 陈亚军 +1 位作者 肖敏 许晓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134,共6页
为了保证5G非正交多址(NOMA)系统中私密信息上行传输过程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双工基站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分别使用二项式点过程和泊松点过程,对NOMA上行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和窃听者的空间位置分布进行刻画,建立NOM... 为了保证5G非正交多址(NOMA)系统中私密信息上行传输过程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双工基站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首先,分别使用二项式点过程和泊松点过程,对NOMA上行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和窃听者的空间位置分布进行刻画,建立NOMA上行传输系统模型;其次,为了使低硬件复杂度的用户设备付出较小的开销实现安全传输,全双工基站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送人工噪声干扰潜在窃听者;最后,基于全双工基站干扰方案,使用随机几何理论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用户设备距离基站越近,全双工基站干扰方案对安全吞吐量的提升越明显;即使对于距基站最远的用户设备,在最优的噪声功率下,该方案仍可以使其安全吞吐量提高约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交多 全双工 上行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的无人机辅助卫星通信系统中断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敏 朱丽文 +2 位作者 孔槐聪 郭克锋 欧阳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33-3042,共10页
针对无人机(UAV)辅助的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链路,该文研究了基于多天线波束成形和协作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相结合的多用户传输系统。首先,在UAV采用多天线和NOMA技术服务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基于用户平均信干噪比最大化准则,提出一种利用角... 针对无人机(UAV)辅助的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链路,该文研究了基于多天线波束成形和协作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相结合的多用户传输系统。首先,在UAV采用多天线和NOMA技术服务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基于用户平均信干噪比最大化准则,提出一种利用角度信息的波束成形方案。其次,在卫星-UAV链路服从相关阴影莱斯分布,而UAV-地面用户链路服从Nakagami-m分布的条件下,推导出系统的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然后,为了进一步分析系统性能,还推导了高信噪比条件下系统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无人机协作传输 交多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轨多星协作的非正交传输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梅惠 叶能 +4 位作者 金怡丰 吴启迪 马天蔚 黎卓芃 金野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5期773-781,共9页
近年来,低轨卫星星座的密集化使得通过低轨卫星之间的协作通信来提高网络吞吐量的能力得到增强。然而,卫星网络的大空间尺度特性使得传输链路间的时间异步性不容忽视。因此,对在低轨卫星协作通信场景中利用异步非正交传输来提高公平感... 近年来,低轨卫星星座的密集化使得通过低轨卫星之间的协作通信来提高网络吞吐量的能力得到增强。然而,卫星网络的大空间尺度特性使得传输链路间的时间异步性不容忽视。因此,对在低轨卫星协作通信场景中利用异步非正交传输来提高公平感知率展开研究。首先,推导了该场景下异步容量的表达式用于优化问题的建模,该问题联合考虑了卫星终端连接关系和卫星发射功率分配的优化。为了解决该混合整数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好列表的联合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卫星终端连接关系子问题和卫星发射功率分配子问题,在给定偏好列表的情况下分别通过Gale-Shapley算法和Dinkelbach算法求解,然后根据子问题每轮迭代结果更新偏好列表求得最终解。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异步非正交传输在低轨卫星通信网络中的优越性和提出算法在最大最小公平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协作通信网络 交多接入 异步传输 最大最小公平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VLC-NOMA网络的协作多点用户接入和功率分配
8
作者 刘焕淋 胡阳 +3 位作者 陈勇 张彤 袁夕淋 陈浩楠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09-4014,共6页
可见光通信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结合,是满足室内高速通信和宽带数据接入的重要方法 .由于室内密集设备通信需求增长,小区间干扰和资源紧缺日趋严重,为了降低小区间干扰,进一步增强室内用户设备高速通信的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 可见光通信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结合,是满足室内高速通信和宽带数据接入的重要方法 .由于室内密集设备通信需求增长,小区间干扰和资源紧缺日趋严重,为了降低小区间干扰,进一步增强室内用户设备高速通信的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和提高可见光通信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出室内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VLC-NOMA)协作多点用户接入和功率分配算法.在用户接入阶段,设计基于QoE和多接入点协作的用户接入(User Access algorithm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Quality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UA-UEQCM)算法,根据用户需求的最小速率、推荐速率值和VLC-NOMA提供的可达速率,评估用户的QoE值和等效的用户满意度值;然后,基于VLC-NOMA中用户需求的平均意见评分(Mean Opinion Score,MOS)和VLC接入点协作可用资源,设计NOMA用户组的效用函数优化用户设备与多个接入点协作接入的双向选择,提高VLC-NOMA网络的MOS值;在功率分配阶段,采用改进教与学优化方法优化NOMA组的功率分配,设计VLC-NOMA的总MOS值为适应度函数值,采用自适应更新和学习模式,优化NOMA组的功率分配因子.仿真结果显示,与其他接入算法和功率分配比较,当用户数目为26时,本文提出的接入算法和功率分配分别比VLC-NOMA网络的总MOS值提高18.06%和1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交多接入 协作多点 用户接入 功率分配 体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的卫星通信半免授权传输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焱 林敏 +2 位作者 谈苗苗 孔槐聪 程铭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卫星通信能够为地面用户提供广域范围、随遇接入的通信服务,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中研究了采用半免授权(SGF)传输方案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根据卫星通信的特点,利用用户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行非正交多址(NO... 卫星通信能够为地面用户提供广域范围、随遇接入的通信服务,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中研究了采用半免授权(SGF)传输方案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根据卫星通信的特点,利用用户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行非正交多址(NOMA)的SGF传输方案,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接入能力。假设卫星链路服从阴影莱斯分布,分别考虑移动终端采用随机接入和分布式争用两种方式的情况,推导出地球站和移动终端的中断概率以及整个系统吞吐量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案的优越性,并定量分析了用户数、目标数据速率等典型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交多接入 半免授权传输 阴影莱斯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NOMA的人员监控图像传输算法
10
作者 吴凡 徐朝农 邹英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6-275,共10页
危险区域人员监控具有摄像节点密度高、传输实时性和图像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D-NOMA)技术可以支持多路并行传输,有利于在密集传输场景下提升传输实时性,而多摄像节点协同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在面向危险区域人员... 危险区域人员监控具有摄像节点密度高、传输实时性和图像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D-NOMA)技术可以支持多路并行传输,有利于在密集传输场景下提升传输实时性,而多摄像节点协同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在面向危险区域人员监控的PD-NOMA摄像网络中,提出通过多图融合的人员监控图像传输算法,以实现高质量监控。首先,定义了图像的“单人信息量”这一关键术语,它反映了图像中单个人员被准确识别的概率;其次,基于摄像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义了多摄像节点拍摄到的单个人员的融合图像信息量;最后,在满足传输实时性要求以及图像中所有人员均可识别的前提下,以最大化融合图像信息量为目标,计算以摄像节点的图像分辨率和无线发射功率为控制变量的实时传输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当实时传输上限为0.4 s时,基于PD-NOMA的传输调度方案传输信息量比传统传输方案提高了46.4%,使得图像中人员识别概率从0.8549提升至0.8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域交多接入 人员监控 传输实时性 图像信息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双小区下行协作NOMA-SWIPT中断性能分析
11
作者 张煜 贺玉成 +1 位作者 张彦 陈启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2-1061,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在毫微微蜂窝网络(femtocell network,FN)中,协同双小区系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与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下行协作通信的中断性能,... 本文研究了在毫微微蜂窝网络(femtocell network,FN)中,协同双小区系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与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下行协作通信的中断性能,提出了一种边缘用户在邻基站及源基站随机中心用户共同协作的下行接入方案。所提方案共分为两个时隙:第一时隙内由两基站向所有用户广播叠加信号,提供中继服务的中心用户对其所接收的叠加信号逐级解码并收集能量。第二时隙,中心用户将其第一时隙内所收集的能量作为额外功率资源,在优先保证自身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对成功解码的边缘用户信息进行再编码转发。基于空间均质泊松点过程(Poisson point process,PPP)中心用户的位置模型,推导了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平均中断概率的表达式,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验证,同时分析了各仿真参数(中心用户分布半径、用户阈值速率、路径损耗指数等)与中心用户、边缘用户平均中断概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改善边缘用户的下行接入中断性能和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无线携能通信 协作通信 下行中断概率 泊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IRS辅助的CoMP-NOMA网络传输方案
12
作者 瞿儒枫 王鸿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7-1296,共10页
为解决多小区网络中上行传输功率最小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协作多点非正交多址接入(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oMP-NOMA)系统上行传输方案... 为解决多小区网络中上行传输功率最小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的协作多点非正交多址接入(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oMP-NOMA)系统上行传输方案。具体来说,在小区中心与边缘分别部署IRS提升小区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的传输质量,同时考虑中心和边缘IRS之间的信号反射。为了求解建立的总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本文推导了发射功率与相位偏移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功率分配系数和相位偏移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纯相位优化问题,并进一步采用顺序旋转法将转换后的问题分解为多个一维搜索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仿真环境下,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发射功耗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基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协作多点 智能反射面 顺序旋转法 发射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算法的智能反射面辅助NOMA系统协作传输方案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过仕安 王鸿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28,共6页
智能反射面(IRS)被视为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尖端和革命性技术。文中研究了IRS辅助的协作多点与非正交多址接入(CoMP⁃NOMA)融合系统的上行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具体地,将IRS部署在两小区的边缘,用于提升边缘用户的传输性能。为了解决提... 智能反射面(IRS)被视为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尖端和革命性技术。文中研究了IRS辅助的协作多点与非正交多址接入(CoMP⁃NOMA)融合系统的上行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具体地,将IRS部署在两小区的边缘,用于提升边缘用户的传输性能。为了解决提出的功率最小化问题,文中利用发射功率与相位偏移之间的关系,将功率分配和相位偏移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纯相移优化问题。然而,由于恒模约束,转化后的相移优化问题仍为非凸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MM算法的相移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所提出解决方案的传输功耗明显低于其他基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协同多点传输 智能反射面 最小最大化算法 相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类通信中基于NOMA短编码块传输的高可靠低迟延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显中 黎佳 +1 位作者 黄倩 陈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49-2556,共8页
针对机器类通信(MTC)应用场景的业务特征和服务质量(QoS)要求,该文考虑基于非正交多址(NOMA)的MTC中短分组/短编码块传输,探讨MTC中基于NOMA的高可靠低迟延无线资源优化问题。首先,上行传输是基于NOMA的MTC通信的瓶颈,考虑无线蜂窝网络... 针对机器类通信(MTC)应用场景的业务特征和服务质量(QoS)要求,该文考虑基于非正交多址(NOMA)的MTC中短分组/短编码块传输,探讨MTC中基于NOMA的高可靠低迟延无线资源优化问题。首先,上行传输是基于NOMA的MTC通信的瓶颈,考虑无线蜂窝网络中支持NOMA和高可靠低迟延性能要求,该文建立了上行无线资源优化的系统模型;然后,分析上行传输迟延,导出基于距离的链路可靠性函数;进一步,以迟延、可靠性和带宽为约束下条件,提出一种最大化中心用户和速率的无线资源分配算法,并给出算法的收敛性证明和复杂度分析;最后,实验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类通信 高可靠低迟延 短编码块传输 交多 无线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多用户NOMA网络鲁棒资源分配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林 刘锡炎 +1 位作者 齐倩 陈前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9-3367,共9页
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场景下,研究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 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场景下,研究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多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的鲁棒资源分配问题.在考虑两类用户(信息用户和能量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信息用户SIC约束下,建立了基站发射功率最小化的优化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为了求解该问题,本文使用松弛变量、线性近似、S-程序、符号定性法转化该问题的非凸约束.然后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最后使用交替优化方法迭代求解两个子问题,直到发送功率收敛.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实现了资源的鲁棒分配,同时有效地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交多接入 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 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 传输功率优化 功率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IRS辅助的NOMA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嘉悦 庞海舰 +2 位作者 裘康 崔苗 张广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9-256,共8页
无线携能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能够有效解决通信终端的能源受限问题,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能够辅助增强SWIPT的效率。为了克服单个IRS覆盖范围有限的缺点,以... 无线携能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能够有效解决通信终端的能源受限问题,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能够辅助增强SWIPT的效率。为了克服单个IRS覆盖范围有限的缺点,以及进一步提高SWIPT的时间和频谱资源利用率,考虑了一个双IRS辅助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其中发送端的波束成形矢量、每个IRS的相移以及接收端的功率分割系数将进行联合优化以最大化系统的最小用户速率。为解决上述有着高度耦合优化变量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半正定松弛技术(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和连续凸逼近技术(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交替优化(alternative optimization,AO)算法来高效求解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双IRS辅助的系统比传统的单IRS辅助的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最小速率,揭示了部署双IRS的优异性、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及联合优化IRS相移及功率分割系数在提升用户速率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交多接入 无线携能传输 波束成形设计 定松弛 连续凸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NOMA异构网络资源分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海君 张资政 隆克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3,共7页
以最大化缓存收益为目标,针对部署缓存的NOMA异构网络下的基站用户匹配及功率分配问题,结合消息传递及DC规划提出了NOMA联合优化算法。首先将约束条件合并到目标函数中,通过计算新的优化问题中函数节点与变量节点间消息传递的边缘得到... 以最大化缓存收益为目标,针对部署缓存的NOMA异构网络下的基站用户匹配及功率分配问题,结合消息传递及DC规划提出了NOMA联合优化算法。首先将约束条件合并到目标函数中,通过计算新的优化问题中函数节点与变量节点间消息传递的边缘得到用户协同结果;然后将原优化问题变形为2个凸函数差的形式,通过DC规划对功率资源进行分配;最后迭代计算得到最终的用户协同及功率分配结果。仿真结果证明所提算法有效地提升了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交多接入 异构网络 用户协同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中继选择策略下SWIPT-CR-NOMA网络的中断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宇航 贺玉成 +1 位作者 张良梅 周林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8,共9页
针对采用无线携能传输(SWIPT)的多中继协作底层认知NOMA网络,提出一种基于NOMA和串行干扰消除协议的两阶段中继选择策略(TSRS)。在保护主用户的干扰温度限约束下,次级网络源节点和最优中继均以固定功率分配生成多用户叠加信号向下一跳... 针对采用无线携能传输(SWIPT)的多中继协作底层认知NOMA网络,提出一种基于NOMA和串行干扰消除协议的两阶段中继选择策略(TSRS)。在保护主用户的干扰温度限约束下,次级网络源节点和最优中继均以固定功率分配生成多用户叠加信号向下一跳链路发送,最优中继采用功率分割方案采集能量,只利用从第一跳链路采集到的能量提供解码转发(DF)服务。推导了用户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验证,分析了功率分配因子、能量分裂参数、干扰温度限和中继数量等系统参数对中断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显著提升协作系统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中继选择 交多接入 无线信息与功率传输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受限CR-NOMA协作V2X中断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宇航 张良梅 +1 位作者 贺玉成 周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7,共11页
考虑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在底层认知非正交多址车联网的应用,在次级网络受主网络干扰的情况下,根据非正交多址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正交多址网络的两阶段中继选择方案。在第1时隙,次级网络源节点采用固定功率分配方案向所... 考虑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在底层认知非正交多址车联网的应用,在次级网络受主网络干扰的情况下,根据非正交多址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正交多址网络的两阶段中继选择方案。在第1时隙,次级网络源节点采用固定功率分配方案向所有中继广播叠加信号,功率分配方案由第2跳链路信道质量的统计特性决定。第2时隙,根据中继接收信号分两个步骤选择最优中继,所选中继采用能量分裂的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协议自接收信号中采集能量,并在主网络信号干扰下为次级用户提供解码转发服务,转发再编码信号所需的能量开销均来自能量采集,不考虑编译码电路的能量消耗。两个次级网络用户在受到主网络干扰的情况下使用串行干扰消除技术对所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译码,在干扰温度限约束下推导了各次级用户受主网络干扰时中断概率的近似表达式,并对数值分析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次级用户中断概率受各系统参数的影响,证明了TSRS方案相比于现有体制在提升中断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中继选择 认知无线电 无线信息与功率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窃听用户下基于SWIPT的协作NOMA网络能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文斌 卢光跃 弥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0-598,共9页
针对基于携能同传(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的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提出了一种存在窃听用户下远端用户能效最大化的多维资源分配方法。在考虑近端用户安... 针对基于携能同传(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的协作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提出了一种存在窃听用户下远端用户能效最大化的多维资源分配方法。在考虑近端用户安全传输速率与能量因果性的约束下,通过联合优化源节点、近端用户发射功率以及能量收集时间来建立一个远端用户能效最大化的多维资源分配问题。由于目标函数为分式函数且存在优化变量耦合,故所建立的问题非凸且无法采用凸优化技术获取最优解。为此,通过Dinkelbach方法将所提出的非凸问题转化为减法参数形式的凸优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交替迭代算法。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资源分配方法在远端用户能效方面提升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多接入 安全传输 能量因果 资源分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