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本追寻道德哲学逻辑基础的新著──评《道义逻辑──伦理行为和规范的推理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道德 《现代哲学》 199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道义逻辑 道德哲学 逻辑基础 伦理行为 推理理论 现代逻辑 伦理道德建设 最小系统 命题演算 非标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制约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7-73,共7页
林邦瑾的《制约逻辑——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合》一书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什么是制约逻辑?它与标准的数理逻辑的关系如何?它与传统逻辑的关系如何?构造制约逻辑... 林邦瑾的《制约逻辑——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合》一书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什么是制约逻辑?它与标准的数理逻辑的关系如何?它与传统逻辑的关系如何?构造制约逻辑的基本动机是什么?当“标准逻辑”遇到了困难时人们可能采取什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逻辑 数理逻辑 传统逻辑 非标准逻辑 逻辑范围 实质蕴涵 现代逻辑 模态逻辑 谓词演算 严格蕴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逻辑教材改革的成功尝试——读《新逻辑教程》兼论逻辑教学新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向东 袁正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28-130,共3页
10年改革,我国逻辑学界思想十分活跃,学术研究空气异常浓厚,编写出版了大量教材、专著及其他著述,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些著述,无论是内容的新颍、丰富,还是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以及理沦阐述的广度、深度与科学性,都是改革以前的著... 10年改革,我国逻辑学界思想十分活跃,学术研究空气异常浓厚,编写出版了大量教材、专著及其他著述,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些著述,无论是内容的新颍、丰富,还是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以及理沦阐述的广度、深度与科学性,都是改革以前的著述不可比拟的.改革为逻辑学领域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促进了逻辑科学的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逻辑学界的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出版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谓词逻辑 教材改革 逻辑 教学新体系 形式逻辑 非标准逻辑 逻辑推理 逻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规模态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鸿钧 《江汉论坛》 1983年第10期38-41,共4页
法律中经常出现带有“必须”、“应当”、“可以”等模态词的法规。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执行这类带有模态词的法规,就必须弄清法规模态的逻辑关系。因此,这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法规模态的特点及其相关形式“模... 法律中经常出现带有“必须”、“应当”、“可以”等模态词的法规。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执行这类带有模态词的法规,就必须弄清法规模态的逻辑关系。因此,这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法规模态的特点及其相关形式“模态”(英语modal)一词含有形式的、方式的、样式的意义,而传统逻辑仅根据事物的不同势态,把模态判断区分为必然判断和可能判断,并且只在这个范围内讨论模态关系,因而它不能直接用来分析法规中的模态关系。现代非标准逻辑虽然把“应当”、“允许”等模态词纳入伦理逻辑的研究范围,但也很少讨论这些模态词在法规中的应用。因此,本文讨论的模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词 传统逻辑 非标准逻辑 实践意义 必然判断 模态判断 逻辑形式 逻辑关系 伦理 模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悔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天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后悔是人的一种心智状态。与相信、知道一样后悔是心智模态,其对象是某个与行动者的行动有关的命题或事态。某人后悔是因为他做过某个事情、而对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认为他"不应当"做。借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一个极小的后悔心智... 后悔是人的一种心智状态。与相信、知道一样后悔是心智模态,其对象是某个与行动者的行动有关的命题或事态。某人后悔是因为他做过某个事情、而对这样的事情他现在认为他"不应当"做。借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一个极小的后悔心智逻辑得到构建。该系统是完全且可靠的非标准模态逻辑系统。该系统刻画了合理的后悔关系。研究后悔的逻辑构造有助于对因后悔而造成的思想病症进行思想分析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逻辑 后悔 标准模态逻辑 可能世界语义学 思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式愿望及其形式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熠 陈小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1-778,共8页
“隐式愿望”的刻画是Agent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分析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用逻辑语义学方法严格定义一种新的隐式愿望——pm-愿望后承,研究其主要性质并与相关工作进行比较,进而论证其合理性,包括符合直觉。
关键词 智能主体 隐式愿望 形式化 BDI模型 非标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