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条件QTL定位发掘粳稻生育期和株高及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 被引量:10
1
作者 江建华 赵其兵 +4 位作者 刘强明 陈兰 陈甫龙 乔保健 洪德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重组自交系群体的254个株系,在南京和泗洪两个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进行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上位性位点对表型解释率较小,加性... 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重组自交系群体的254个株系,在南京和泗洪两个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进行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上位性位点对表型解释率较小,加性位点和上位性位点均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将生育期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80-160bp,加性效应为0.71。将单株有效穗数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生育期性状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448-240bp,加性效应为4.64。将株高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80-160bp,加性效应为0.62;1个生育期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448-240bp,加性效应为3.89。利用这些适用有利等位变异改良目标性状不会对另外2个性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生育期 株高 单株有效穗数 非条件qtl定位 条件qtl定位 重组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