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杆件结构体系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
作者 杨刚 刘喜平 杨瞻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开发一种非杆件结构设计软件的CAD系统.运用ANSYS和AutoCAD的功能,结合非杆件结构设计的特点,运用参数化设计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包含结构分析模块、配筋计算模块和图形绘制模块的CAD系统.系统中利用Active Automation技术实现VB与AutoCA... 开发一种非杆件结构设计软件的CAD系统.运用ANSYS和AutoCAD的功能,结合非杆件结构设计的特点,运用参数化设计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包含结构分析模块、配筋计算模块和图形绘制模块的CAD系统.系统中利用Active Automation技术实现VB与AutoCAD的数据链接,用APDL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非杆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用AutoLISP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绘制非杆件结构的二维及三维配筋图.最后选用工程实例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操作方便、集成化程度高、分析计算迅速可靠、配筋绘图准确、运行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杆件结构 混合编程 ANSYS AUTOCAD二次开发 配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力图形法配筋计算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影 汪基伟 冷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5,共5页
介绍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应力图形法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了4种规范配筋计算公式的差异,以承载板、泄洪深孔、升船机上闸首等实际工程为例计算配筋量。计算结果表明:应将SL 191—2008中允许混凝土承担的拉力不宜超过总拉力的30%... 介绍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应力图形法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了4种规范配筋计算公式的差异,以承载板、泄洪深孔、升船机上闸首等实际工程为例计算配筋量。计算结果表明:应将SL 191—2008中允许混凝土承担的拉力不宜超过总拉力的30%修正为15%;SL 191—2008修正后,SDJ20—1978计算的配筋量最大,SL 191—2008居中,DL/T5057—2009最小;当承载板、泄洪深孔和升船机上闸首结构按平面问题计算时,DL/T5057—2009和DL/T 5057—1996计算的配筋量相近,最大仅相差4.1%;计算应力场未考虑温度作用时,通常混凝土承担的拉力取零,通过增加配筋量限制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图形法 杆件体系结构 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