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非有意添加物风险评估与监管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芳 刘曙 +3 位作者 沈康俊 陈水娟 赵洁 张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5,共7页
论述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非有意添加物(NIAS)的来源,对比分析了中国、欧盟、美国对NIAS的监管要求,基于当前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基础,总结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NIAS风险评估流程及特定物质风险评估方法。法规安全限值、传统风险评估、... 论述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非有意添加物(NIAS)的来源,对比分析了中国、欧盟、美国对NIAS的监管要求,基于当前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基础,总结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NIAS风险评估流程及特定物质风险评估方法。法规安全限值、传统风险评估、毒理学关注阈值是当前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三者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可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对NIAS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非有意添加物 风险评估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非有意添加物和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智峰 郝天英 +2 位作者 林勤保 钟怀宁 王志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8-1576,共9页
随着塑料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加重,塑料的回收利用备受关注。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再生塑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安全性是将其用作食品接触材料的关键所在。为了避免不合规的再生塑料流入食品接触材料市场,危害消费者的... 随着塑料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加重,塑料的回收利用备受关注。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再生塑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安全性是将其用作食品接触材料的关键所在。为了避免不合规的再生塑料流入食品接触材料市场,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再生塑料的鉴别技术显得非常重要。该文首先对再生塑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点概述了国内外对原生和再生塑料的鉴别技术,如质谱技术、光谱技术和热分析技术;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也逐渐被用于再生塑料鉴别领域,提高了再生塑料的鉴别效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非有意添加物 质谱法 光谱法 热分析技术 化学计量学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及其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小芳 封棣 +2 位作者 袁航 唐洁 王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6-387,共12页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FCMs)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都可能引入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NIAS的复杂性和未知性给FCMs的安全评估和监管带来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FCMs中NIAS的迁移作...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FCMs)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都可能引入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NIAS的复杂性和未知性给FCMs的安全评估和监管带来严峻的挑战。近些年来,FCMs中NIAS的迁移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FCMs中NIAS的研究流程、分类及主要来源;从目标物及研究目的出发,归纳总结了NIAS的主要分析策略;重点描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FCMs中主要NIAS及其来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FCMs中NIAS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非有意添加物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塑料在物理回收过程中非有意添加物及其来源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盼 曾少甫 +3 位作者 吴永宁 朱蕾 王志伟 胡长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6,共6页
目前,再生塑料已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包装、汽车配件等领域,但是,其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在回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副反应产物、降解产物、污染物等非有意添加物(NIAS)。NIAS可以从再生塑料制品中... 目前,再生塑料已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包装、汽车配件等领域,但是,其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在回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副反应产物、降解产物、污染物等非有意添加物(NIAS)。NIAS可以从再生塑料制品中迁移至食品,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非有意添加物的来源极其复杂,因此,首先概述塑料回收加工工艺,重点关注塑料回收过程和制品加工过程中降解反应、副反应和污染物3方面的非有意添加物的来源,有利于生产企业改善其回收工艺流程,降低非有意添加物的产生,有效地保证了再生塑料制品的质量,为后续的再生塑料安全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非有意添加物 物理回收 食品接触材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非有意添加物的风险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严 张弟俊 +2 位作者 刘桂华 王志伟 胡长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32,共10页
目的 综述食品接触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的法规及rPET中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 目的 综述食品接触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的法规及rPET中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rPET中挥发性有机物、非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NIAS的来源、残留及迁移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众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监管体系;rPET中的NIAS来源广泛、毒性各异,典型的NIAS迁移量、残留量均较小。结论 rPET已具备成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可能,食品接触用rPET制品是全球的发展趋势,国家应早日明确rPET的法律地位和制定相关rPET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法规 非有意添加物 迁移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鉴定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云 刘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63-372,共10页
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这种新型材料中存在原料和添加剂的降解产物、杂质、新形成的化合物和污染物,这些非有意添加物会迁移到食品中,其中许多化合物是未知物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有必要对其... 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这种新型材料中存在原料和添加剂的降解产物、杂质、新形成的化合物和污染物,这些非有意添加物会迁移到食品中,其中许多化合物是未知物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鉴定和风险评估。本文梳理了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有意添加物及其可能的来源,概述了最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介绍了毒理学关注阈值法在非有意添加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情况,提出生物测定法是常规风险评估方法的有效补充,以期为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 非有意添加物 鉴定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迁移量的筛查及安全评估 被引量:14
7
作者 董犇 黎梓城 +5 位作者 郑建国 刘中勇 陈胜 李丹 林勤保 钟怀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52-260,共9页
为评估再生PET材料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的迁移风险,采用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串联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筛查的方法,并对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筛查出了6个... 为评估再生PET材料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的迁移风险,采用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串联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筛查的方法,并对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筛查出了6个化合物,其中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三甘醇辛酸癸酸酯和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等4个化合物是有意添加物,亚油酸甲酯和1,2-双-(4-羧基-苯甲酰基)-乙烷是非有意添加物。检出的化合物均未在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出,是未被允许使用的化学物质。依据毒理学关注阈值法评估所检出的化合物均为CramerⅠ类物质,结合膳食暴露条件评估它们的暴露量大大低于安全暴露阈值1.8 mg/人/d,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PET 有意/非有意添加物 迁移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食品接触用回收PET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非靶向筛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犇 吴学峰 +9 位作者 郝天英 李丹 曾莹 吴思亮 寇筱雪 黎梓城 陈胜 林勤保 钟怀宁 郑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45-1552,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 MS)对经初步清洗后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瓶片中潜在的非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并考察了不同沉淀溶剂、去除溶剂方式、测试样品量等前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测...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 MS)对经初步清洗后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瓶片中潜在的非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并考察了不同沉淀溶剂、去除溶剂方式、测试样品量等前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测试方法、流动相及洗脱剂梯度等条件对rPET瓶片中非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0.2 g的rPET瓶片溶于10 mL六氟异丙醇中,20 mL甲醇作为沉淀溶剂、氮吹去除溶剂的前处理方式,以甲醇-0.1%甲酸水体系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数据依赖型采集(DDA)模式进行测试。此时获得方法的回收率为66.0%~80.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5.1%,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采用质谱数据库和二级谱图定性,通过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进行半定量,rPET瓶片中共检出30种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范围为0.038~4.92 mg/kg。检出物质包括环状和线型寡聚物、助剂副产物或降解产物和污染物等非有意添加物27种,其余3种可能是有意添加物。利用建立的非靶向筛查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对两个不同地域厂家的24种rPET瓶片(rPETC和rPETN)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样品在正离子模式下有明显差异,检出差异物质15种;负离子模式下差异不明显。表明同类型但不同来源的rPET瓶片具有不同的差异物质。研究表明,所建立的UPLC-QTOF MS筛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单、快速等优点,可有效用于食品接触rPET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及安全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 非有意添加物 靶向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寇筱雪 黄华军 +7 位作者 蔡汶静 吴思亮 吴学峰 钟怀宁 董犇 李丹 陈胜 郑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9-417,共9页
由食品接触材料中高关注物质迁移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点关注领域。这些有意添加物和非有意添加物具有种类复杂、无标准谱图和标准品等特点,使其识别鉴定、定量检测与安全评估面临着众多技术挑战。发展快速、准确、... 由食品接触材料中高关注物质迁移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点关注领域。这些有意添加物和非有意添加物具有种类复杂、无标准谱图和标准品等特点,使其识别鉴定、定量检测与安全评估面临着众多技术挑战。发展快速、准确、灵敏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技术,实现高关注迁移物的准确定量检测是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研究和管理的关键。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包括高关注物质与非有意添加物的分析方法,以及绿色环保型食品接触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高关注物质 非有意添加物 绿色环保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塑料餐具中风险物质的筛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嘉琦 詹何珊 +1 位作者 朱晓艳 翁江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3-1529,共7页
研究筛查和识别了一次性餐具(餐盒、杯子和吸管)中向食品模拟物10%乙醇和化学替代溶剂95%乙醇迁移的物质种类,以评估迁移物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安全风险。采用10%乙醇或95%乙醇在特定迁移条件下浸泡样品,浓缩浸泡液,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 研究筛查和识别了一次性餐具(餐盒、杯子和吸管)中向食品模拟物10%乙醇和化学替代溶剂95%乙醇迁移的物质种类,以评估迁移物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安全风险。采用10%乙醇或95%乙醇在特定迁移条件下浸泡样品,浓缩浸泡液,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浓缩液中的物质,通过比对质谱数据库并结合红外光谱仪得到的样品信息,推测迁移物结构,并通过对比对照品或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式确认。利用Cramer规则预测识别迁移物的毒性,结合测定的迁移量判断迁移物安全风险。在测试样品中识别出19种迁移物,其中有意添加物包括聚乳酸树脂及共混树脂的合成原料、润滑剂、增塑剂等,非有意添加物包括聚酯及有机硅树脂中的低聚物和增塑剂、抗氧剂中的杂质或副产物等。聚丙烯材质餐具中迁出的物质种类较少,而聚乳酸材质餐具以及无机填充聚丙烯餐具中迁出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多;多数迁移物在95%乙醇中迁移量高于在10%乙醇中迁移量。安全评估结果显示,在含油脂食品模拟物中,聚乳酸或无机填充聚丙烯餐具中环状硅氧烷等低聚物和抗氧剂副产物等非有意添加物的迁出危害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餐具 非有意添加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