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酸交联高温溶胀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培玲 张本山 王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2,共5页
采用已二酸和醋酸酯的混合酸交联处理玉米淀粉,然后对交联淀粉水浴加热至80℃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本文考察了不同的交联剂用量对玉米原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颗料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 采用已二酸和醋酸酯的混合酸交联处理玉米淀粉,然后对交联淀粉水浴加热至80℃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本文考察了不同的交联剂用量对玉米原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淀粉颗料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用量达到13%(淀粉干基)的时候,玉米淀粉可由多晶颗粒态的原淀粉制备出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已二酸 醋酸酯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溶剂保护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斌 张本山 刘培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7,81,共4页
基于乙醇溶剂具有抑制淀粉颗粒膨胀的特性,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新方法。将玉米淀粉、水与乙醇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在高温下反应,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 基于乙醇溶剂具有抑制淀粉颗粒膨胀的特性,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新方法。将玉米淀粉、水与乙醇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在高温下反应,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颗粒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确认淀粉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淀粉乳质量浓度为0.25 g/mL时,在85℃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备出质量较好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乙醇溶剂保护 非晶颗粒态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勇 张本山 +1 位作者 杨连生 高大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7-331,共5页
报道了水分散体系高温溶胀、常温碱分散体系强碱溶胀作用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进行了确认 ,提出在一定条件下 ,高交联马铃薯淀粉 。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马铃薯淀粉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福泉 张本山 +3 位作者 李芬芬 周雪 高凌云 陈翠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采用捏合机为反应器,结合高压,乙醇保护法和中等水分湿热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原理,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淀粉湿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玉米淀粉的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 采用捏合机为反应器,结合高压,乙醇保护法和中等水分湿热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原理,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淀粉湿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玉米淀粉的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颗粒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捏合机反应槽中,反应温度为80℃,乙醇溶液中水与95%乙醇质量比为1∶1,原淀粉与乙醇溶液质量比为8∶5,在密闭的环境下反应时间为20min,可制备出非晶化率达到体积分数95%以上,无需洗涤可直接干燥,分散性良好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 捏合机 非晶颗粒态淀粉 玉米淀粉 亚晶颗粒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结构及酶降解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勇 张本山 +1 位作者 杨连生 高大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 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从内向外爆裂式膨胀 而形成大小、深度、位置不同的爆裂孔,以...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 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从内向外爆裂式膨胀 而形成大小、深度、位置不同的爆裂孔,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 颗粒的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淀粉 玉米淀粉 淀粉颗粒 酶作用 结晶结构 颗粒形貌 裂孔 酶降解 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福泉 张本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96,共4页
预加热玉米原淀粉,以喷雾干燥的方式,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新方法。考察了淀粉乳浓度,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及预加热温度对玉米淀粉非晶化产品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 预加热玉米原淀粉,以喷雾干燥的方式,研究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新方法。考察了淀粉乳浓度,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及预加热温度对玉米淀粉非晶化产品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淀粉颗粒,并宏观的观察处理后样品的状态。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150 g/L,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230℃,蠕动泵转速50 r/min,预加热温度控制在70℃,制备出非晶化率达到95%以上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非晶颗粒态淀粉 玉米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制备与物化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永青 张本山 +2 位作者 张向阳 卢海凤 陈福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25-227,229,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高温加热法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研究了非晶化处理对玉米淀粉的偏光特性、颗粒形貌、结晶性质、流变学性质、溶解度、透明度、凝沉性等物化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制备 物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颗粒态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制备过程及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白云霏 沈群 +1 位作者 胡小松 刘培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2-127,共6页
将原料木薯淀粉(40%淀粉乳,w/w)依次通过三偏磷酸钠交联、非晶颗粒态结构转变,醋酸酐酯化三步合成法制备非晶颗粒态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最佳水平组合为: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5%,反... 将原料木薯淀粉(40%淀粉乳,w/w)依次通过三偏磷酸钠交联、非晶颗粒态结构转变,醋酸酐酯化三步合成法制备非晶颗粒态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最佳水平组合为: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5%,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0℃,pH11;非晶颗粒态转变条件为85℃溶胀5s,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酯化反应最佳水平组合为醋酸酐用量6%,反应时间90min,温度20℃,pH8。三步合成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具有更加突出的抗老化、抗酸性、抗剪切力,在高温和降温处理中能保持适中的粘度和良好的粘度稳定性、易于糊化,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交联 酯化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溶液渗析法制备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培玲 张本山 刘族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6-179,共4页
硫酸钠作为保护剂,热处理原玉米淀粉,考察了硫酸钠加入时机,硫酸钠浓度及干燥方法对玉米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淀粉颗粒,并宏观的观察处理后... 硫酸钠作为保护剂,热处理原玉米淀粉,考察了硫酸钠加入时机,硫酸钠浓度及干燥方法对玉米淀粉非晶化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观测处理后的淀粉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曲线验证淀粉颗粒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淀粉颗粒,并宏观的观察处理后样品的状态。结果表明:用饱和硫酸钠配制淀粉样品,煮沸处理后,加入无水硫酸钠作渗析,冷冻干燥样品,原玉米淀粉可以均匀的转变为非晶颗粒态淀粉,且保持同原淀粉相同的干爽粉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玉米淀粉 硫酸盐渗析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福泉 张本山 王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3,共4页
非晶颗粒态淀粉是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具有颗粒性,但不具有结晶性,其具有较高的酶降解性、反应活性和吸附性能等。为了使非晶颗粒态淀粉工业化生产,对非晶淀粉颗粒进行了乙醇洗涤+常压烘箱干燥、真空烘箱干燥、常压烘箱干燥、真空... 非晶颗粒态淀粉是一种特殊的淀粉物态形式,具有颗粒性,但不具有结晶性,其具有较高的酶降解性、反应活性和吸附性能等。为了使非晶颗粒态淀粉工业化生产,对非晶淀粉颗粒进行了乙醇洗涤+常压烘箱干燥、真空烘箱干燥、常压烘箱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不同干燥工艺。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工艺对非晶淀粉颗粒产生了不同的颗粒形貌。对其形貌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颗粒 形貌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羧甲基淀粉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向阳 张本山 赵永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2,共3页
以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氯乙酸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氯乙酸、淀粉乳浓度、水分含量对样品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20%,n(氯乙酸):n(淀粉) =1:4,n(NaOH):n(淀粉)=1:2,乙醇溶... 以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氯乙酸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氯乙酸、淀粉乳浓度、水分含量对样品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20%,n(氯乙酸):n(淀粉) =1:4,n(NaOH):n(淀粉)=1:2,乙醇溶剂含水30%条件下,55℃反应4h得到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颗粒态淀粉 羧甲基淀粉 醚化反应 样品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物理变性制备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精杰 赵米雪 +3 位作者 刘培玲 任瑞林 周海宇 包亚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7,共8页
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选择压力为300、450、600 MPa的高静压处理,保压时间为30 min,含水量为50%,制备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借助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来研究非晶颗... 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选择压力为300、450、600 MPa的高静压处理,保压时间为30 min,含水量为50%,制备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借助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来研究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结果显示,600 MPa处理后的偏光显微镜照片显示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X-射线衍射仪结果显示淀粉的相对结晶度为0,木薯淀粉的颗粒结晶结构消失,扫描电镜显示淀粉仍然保持颗粒状态,则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制备条件是:木薯淀粉的体积浓度50 g/100 m L,处理压力为600 MPa,处理时间为30 min;在此制备条件下得到的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膨胀度为16.48%;PV、TV、BD、FV显著下降,PT、SB、Pt显著增加;剪切应力的上升速度显著加快。非晶颗粒态淀粉可以作为原淀粉的替代品制备酶降解产物和变性淀粉,黏度性质显示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可以应用于谷类即食粥等制品的增稠剂和抗淀粉老化剂,焙烤食品表面涂膜剂等,具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高静压 非晶颗粒态淀粉 颗粒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