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i系机械合金化非晶转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绍军 曲选辉 +1 位作者 刘志坚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8,共3页
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Mo-36.5%Si、Mo-45%Si和Mo-66.7%Si混合粉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经长时间球磨后,这三种粉都可以转变为非晶;不同成分混合粉的中间产物并不相同,中间产物... 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Mo-36.5%Si、Mo-45%Si和Mo-66.7%Si混合粉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经长时间球磨后,这三种粉都可以转变为非晶;不同成分混合粉的中间产物并不相同,中间产物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成分的Mo-Si系非晶转变的机制不同。Mo-36.5%Si的非晶化过程是首先形成亚稳相的过饱和固溶体,然后形成了非晶,此时,Mo和Si原子的尺寸因素是非晶转变的决定因素。Mo-45%Si和Mo-66.7%Si混和粉则是首先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然后形成了非晶相,此时,缺陷为非晶转变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金属间化合物 非晶转变 硅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转变的两种主要理论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标 陈振华 黄培云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8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首先总结了非晶转变的特点,然后着重评述了关于非晶转变的两类主要理论模型及非晶转变的理论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我们对非晶转变的观点。
关键词 非晶转变 热力学相变理论 动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非晶态合金材料 被引量:17
3
作者 何国 陈国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7,共3页
综述了大体积非晶合金的形成原理以及合金的结构和成分特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体积非品合金的制造工艺;简要介绍了几类大体积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
关键词 非晶转变 大体积 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准备 梁工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1,47,共3页
综述了大块非晶的形成原理和成分特点 ,介绍了块状非晶的制造工艺 。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非晶转变 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离子辐照磷灰石陶瓷材料Ca_(10)(PO_4)_6F_xCl_(2-x)(x=0,0.5,1.0,1.5和2.0)导致的非晶相变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晓囡 张建 +3 位作者 郭奇勋 焦绪丽 林绍辰 李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传统的陶瓷烧结工艺制备了六方结构的多晶磷灰石陶瓷材料Ca_(10)(PO_4)_6F_xCl_(2-x)(x=0,0.5,1.0,1.5和2.0),并通过常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确认其为单一相.然后,用800 keV Kr^(2+)在室温下辐照各磷灰石样品,辐照后... 采用传统的陶瓷烧结工艺制备了六方结构的多晶磷灰石陶瓷材料Ca_(10)(PO_4)_6F_xCl_(2-x)(x=0,0.5,1.0,1.5和2.0),并通过常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确认其为单一相.然后,用800 keV Kr^(2+)在室温下辐照各磷灰石样品,辐照后的样品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GIXRD)对其表面辐照损伤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用Kr^(2+)对该系列磷灰石样品进行辐照时,所有样品都会发生从晶体到非晶体结构的转变,但同种辐照剂量下,该系列磷灰石样品中含F比例越高,Kr^(2+)辐照导致的非晶含量就越小,其抗辐照非晶转变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结构磷灰石 离子辐照 非晶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82 Si18非晶合金结构演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博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9-634,共6页
为了研究Pd⁃Si非晶合金的结构和非晶转变过程中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Pd⁃Si体系从液态到非晶态的非晶转变过程,并利用双体分布函数、Voronoi多面体等方法表征了原子尺度结构。结果表明,通过MD模拟得到的非晶转变... 为了研究Pd⁃Si非晶合金的结构和非晶转变过程中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Pd⁃Si体系从液态到非晶态的非晶转变过程,并利用双体分布函数、Voronoi多面体等方法表征了原子尺度结构。结果表明,通过MD模拟得到的非晶转变温度和合金液体的双体分布函数均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在非晶合金结构中,Pd与Si原子相互吸引并排列在第一近邻的位置上,而Si与Si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较大。在短程序结构(SRO)方面,在Pd原子周围并无占据主导地位的SRO,而在Si原子周围Z9和Z10为占据主导地位的SRO。此外,随着温度的降低,配位数缓慢增加,而SRO的含量和五重局部对称性的程度迅速增加,并且SRO连接得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合金 液态结构 非晶转变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重离子辐照烧绿石Lu_2Ti_2O_7导致的非晶结构变化
7
作者 焦绪丽 张建 +4 位作者 谢秋荣 付上朝 吴采宇 曹留烜 郭奇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3-628,共6页
采用标准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烧绿石结构的Lu_2Ti_2O_7.在室温下,用800keV Kr^(2+)和200keV He^+进行辐照.辐照后的样品采用掠入式X射线衍射(GIXRD)表征.结果表明:用800keV Kr^(2+)辐照样品时,辐照剂量达到2×10^(14)cm^(-2)(相应dpa... 采用标准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烧绿石结构的Lu_2Ti_2O_7.在室温下,用800keV Kr^(2+)和200keV He^+进行辐照.辐照后的样品采用掠入式X射线衍射(GIXRD)表征.结果表明:用800keV Kr^(2+)辐照样品时,辐照剂量达到2×10^(14)cm^(-2)(相应dpa(displacement per atom)为0.4)时,样品出现非晶化转变,并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非晶化转变量不断增加,增加至一定值后不再变化,未出现完全的非晶化转变;用200keV He^+进行辐照时,即使辐照剂量增加至2×10^(17)cm^(-2)(dpa为1.25),样品也没有出现非晶化转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重离子辐照时,样品在较小范围内产生较多的缺陷,且电子能损较低,样品温度增幅较小,缺陷复合率低,易导致非晶化转变;而轻离子辐照时结果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绿石 非晶转变 离子辐照 分子动力学 弗伦克尔缺陷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及合金非平衡凝固的热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曹标 陈振华 高英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9,共5页
运用Pringogine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分析了金属及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凝固的热力学行为,提出了非平衡凝固时,获得亚稳组织的临界过冷度方程。运用此模型计算了合金的玻璃转变点,并分析了各物性参量对玻璃转变点的影响... 运用Pringogine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分析了金属及合金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凝固的热力学行为,提出了非平衡凝固时,获得亚稳组织的临界过冷度方程。运用此模型计算了合金的玻璃转变点,并分析了各物性参量对玻璃转变点的影响,结果与实验有较好的吻合。由此可以看出,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描述金属及合金的非平衡凝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凝固 非晶转变 非平衡热力学 合金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12Ti 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结构演变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谦 胡赓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8,共5页
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球磨机对高Al含量的Al-Ti元素进行球磨试验,研究了其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Al-Ti混合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与球磨输入能量有很大关系,输入能量高的球磨方式能导致Ti完全过饱和固溶于... 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球磨机对高Al含量的Al-Ti元素进行球磨试验,研究了其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Al-Ti混合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结构演变与球磨输入能量有很大关系,输入能量高的球磨方式能导致Ti完全过饱和固溶于Al中,甚至形成部分非晶相和Ll2有序相;中等输入能量只能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不能形成非晶相;输入能量较低则不能使Ti完全溶于Al.球磨输入能量还对最终球磨态粉末的畸变程度和晶粒大小有重要作用,输入能量高的球磨机制备的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畸变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球磨机制备的粉末,且晶粒更细.高的畸变和细的晶粒可能是促进部分非晶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非晶转变 铝合金 Al-T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结构Gd_2TiO_5陶瓷材料的轻重离子辐照效应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秋荣 张建 +2 位作者 董晓囡 焦绪丽 李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钛酸盐Ln_2TiO_5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作为高放射性核废物(HLW)和锕系元素(钚)的重要候选固化材料之一.采用传统的陶瓷烧结工艺制备多晶正交结构Gd_2TiO_5陶瓷材料.样品经抛光后,在室温下用400keV He+和800keV Kr2+辐照.辐照后,样... 钛酸盐Ln_2TiO_5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作为高放射性核废物(HLW)和锕系元素(钚)的重要候选固化材料之一.采用传统的陶瓷烧结工艺制备多晶正交结构Gd_2TiO_5陶瓷材料.样品经抛光后,在室温下用400keV He+和800keV Kr2+辐照.辐照后,样品结构变化利用掠入式X射线衍射(GIXRD)表征.结果发现:采用重离子Kr2+辐照时,样品Gd_2TiO_5发生非晶化转变现象,从结晶相转变为非晶相;而采用轻离子He+辐照时,在辐照剂量为1.0×1016 cm-2时,辐照样品几乎完全从正交结构转变为立方结构,另外,当He+辐照剂量为5.0×1016 cm-2,Gd_2TiO_5仍没有发生非晶化转变现象,但完全从正交结构转变成立方结构,同时,样品晶格体积收缩约3.0%.样品在高剂量He+辐照下没有发生非晶化转变现象可归因于400keV He+辐照引起的强电子能损抑制了Gd_2TiO_5的非晶化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结构Gd2TiO5 离子辐照 非晶转变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