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插管麻醉的胸腔镜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变化
1
作者 王凌飞 詹岳宁 +2 位作者 王丹 张艳梅 黄泽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的胸腔镜手术(NIVATS)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或肺楔形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33~6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NIVATS组(采用喉罩通气保留自...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的胸腔镜手术(NIVATS)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或肺楔形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33~6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NIVATS组(采用喉罩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和IVATS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单肺通气),每组60例。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喉罩)即刻(T_(1)),手术开始(单肺通气)后30 min(T_(2))、60 min(T_(3)),拔管(喉罩)后15 min(T_(4))各时间点的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率(SVV)、心率变异率(HRV)、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同时检测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及脑氧摄取率(CERO_(2))。结果2组麻醉满意度评分、术野满意度评分、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组术中失血量、术中胶体液量用量、晶体液量用量和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IVATS组比较,NIVATS组T_(1)、T_(2)、T_(3)时CO明显增高,而SVV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HRV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T_(2)、T_(3)时PaO_(2)、CjvO_(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NIVATS组T_(2)、T_(3)、T_(4)时Da-jvO_(2)、CERO_(2)明显高于IVATS组(均P<0.05)。此外,NIVATS组T_(1)、T_(2)、T_(3)时PaCO_(2)较IVATS组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与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单肺通气比较,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CO、SVV、HRV)更趋于平稳,同时脑氧代谢指标(Da-jvO_(2)、CERO_(2)等)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可能存在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插管麻醉的胸腔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麻醉体会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琴琴 陈楠 +3 位作者 杨涛 乔琼 张毅 万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48-2249,共2页
全身麻醉下插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肺隔离技术一直以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最常用的方法,而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non—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NIVAS)是通... 全身麻醉下插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肺隔离技术一直以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最常用的方法,而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non—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NIVAS)是通过完善的局部和区域阻滞以及适当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手术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插管 超声引导 电视胸腔手术 surgery 双腔支气管导管 保留自主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开华(综述) 赵家慧(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3-568,共6页
近年来,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国内新增肺癌患者达到106.1万例,且每10万人中有51.9人死于肺癌[1]。目前,肺癌的治疗方式仍以外科为主,20世纪90年代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引入,全身麻醉下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 近年来,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国内新增肺癌患者达到106.1万例,且每10万人中有51.9人死于肺癌[1]。目前,肺癌的治疗方式仍以外科为主,20世纪90年代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引入,全身麻醉下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逐渐成为肺部手术的标准手术方式[2],这种手术也称为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IV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肺部手术 单肺通气 微创外科技术 保留自主呼吸 全身麻醉 恶性肿瘤 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手术中非气管插管胸腔镜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梦思 吴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肺结节是一种肺部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直径〈3cm,并且完全被肺实质包围。临床上,患者做胸片检查后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0.1%~0.2%。目前,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检查包括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肺结节是一种肺部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直径〈3cm,并且完全被肺实质包围。临床上,患者做胸片检查后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0.1%~0.2%。目前,鉴别诊断肺结节的检查包括柔性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经皮细针抽吸活检、高分辨率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在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手术是唯一的选择,且能同时提供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手术 气管插管 麻醉管理 胸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纤维支气管活检 经皮细针抽吸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心包缺如患者胸腔镜手术中心室颤动麻醉处理一例
5
作者 黄宁 王国操 李彦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8-669,共2页
患者,男,69岁,172 cm,73.5 kg。因“肺内占位性病变1 d”入院。患者平素身体一般,既往有高血压病1年,规律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在140/85 mmHg左右,冠心病2年,未规律服用药物,目前无症状,“甲状腺结节”病史2年,否认糖尿病、脑血管... 患者,男,69岁,172 cm,73.5 kg。因“肺内占位性病变1 d”入院。患者平素身体一般,既往有高血压病1年,规律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在140/85 mmHg左右,冠心病2年,未规律服用药物,目前无症状,“甲状腺结节”病史2年,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2 ℃,HR 66次/分,BP 127/62 mmHg,RR 20次/分,各系统查体无特殊。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呼吸音 心室颤动 胸腔手术 系统查体 湿性啰音 硝苯地平缓释片 麻醉处理 无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麻醉学(第4版)》出版:高龄病人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6
作者 魏其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伴随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开胸手术逐渐被胸腔镜手术代替,临床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广泛,为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临床麻醉作为一门主要研究生命机能、重症监测以及疼痛诊疗的学科,其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在手术过程... 伴随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开胸手术逐渐被胸腔镜手术代替,临床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广泛,为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临床麻醉作为一门主要研究生命机能、重症监测以及疼痛诊疗的学科,其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还能够影响各生命器官功能。而高龄病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临床患者,在进行胸腔镜手术时其器官系统容易发生改变,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为临床麻醉带来诸多风险。因此,研究高龄病人胸腔镜手术麻醉处理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由郭曲练、姚尚龙主编的《临床麻醉学(第4版)》一书,主要介绍了临床麻醉学的各种知识,共分为七个部分,14个章节,主要包括麻醉学的历史、临床麻醉基础理论、麻醉前准备、麻醉技术和后续对症、特殊麻醉技术、镇痛技术和病人安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 胸腔手术 高龄病人 生命器官 逐渐减退 病人安全 开胸手术 麻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非气管插管与传统全身麻醉方法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青荣 沈江 +2 位作者 吴月红 蒋波 张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传统全身麻醉的费效。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传统全身麻醉组(T组)和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NT组)。T组常规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行单肺通气...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传统全身麻醉的费效。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传统全身麻醉组(T组)和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NT组)。T组常规全麻气管插管术后行单肺通气;NT组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48 h VAS评分及PCA次数。计算麻醉费用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与T组比较,NT组在关胸前和关胸后30 min时pH值降低,PCO2升高,关胸后30 min时氧合指数升高(P <0.05);与T组比较,NT组麻醉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改良Aldrete评分≥9分时间、术后咽喉痛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12 h VAS评分及术后48 h PCA次数、麻醉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均降低(P <0.05)。结论在充分考虑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与传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不仅有利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还可以改善费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传统全身麻醉 肺大泡切除术 胸腔 肺通气 费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麻醉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廖金庆 卢清旺 +2 位作者 黄琦萍 王云利 颜景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麻醉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8月择期胸腔镜肺部手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组)和对照组(双腔支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每组40例。2组均在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20 ml行... 目的观察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麻醉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8月择期胸腔镜肺部手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组)和对照组(双腔支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每组40例。2组均在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20 ml行手术侧胸椎旁神经阻滞,诱导时丙泊酚3~4μg/ml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静脉注射纳布啡0.6 mg/kg。观察组诱导时以小剂量肌松剂顺阿曲库铵0.0375~0.075 mg/kg静脉注射,诱导后置入双腔喉罩,静吸复合维持,诱导后麻醉过程不再用肌松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尽快让自主呼吸恢复。对照组诱导时常规剂量肌松剂顺阿曲库铵0.15~0.3 mg/kg静脉注射,诱导后双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间隔30~45 min追加顺阿曲库铵2~3 mg,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观察2组手术开始切皮时(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手术结束缝皮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手术结束后15 min(T_(5))、手术结束后30 min(T_(6))6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BIS值;T_(2)和T_(6)时点采血测定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记录术中肺萎陷程度、术野暴露满意度。结果T_(1)、T_(2)时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_(4)时低于对照组(P<0.05)。T_(2)和T_(6)时点AngⅡ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PRA、A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侧肺萎陷程度、术野暴露满意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可满足胸腔镜肺部手术操作需要,而且较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血流动力学波动和应激反应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手术 保留自主呼吸麻醉 喉罩 双腔支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成 刘怡婷 +2 位作者 陈飞宇 陈乐 李庆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0-445,共6页
随着技术理念的变革及手术设备的升级,胸外科手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直以来,胸外科医师更多致力于减少手术切口的数量和大小,但如何减少患者所遭受的创伤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手术更加符合"整体微创"... 随着技术理念的变革及手术设备的升级,胸外科手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直以来,胸外科医师更多致力于减少手术切口的数量和大小,但如何减少患者所遭受的创伤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手术更加符合"整体微创"及术后快速康复的原则,因此,近年来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方式再次受到重视。该文从生理学基础、麻醉选择、相关禁忌证、相对优势、相关研究证据、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处理措施、手术学习曲线及相关推广等方面对目前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科 吴奇勇 +1 位作者 邹志清 吴周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40例自发性气胸行不插管静脉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行T_4~T_5水平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后面罩呼吸机辅助通气,术中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在手术室的总时间分别为(24.0±5.0)min、(15.0±10.0)min和(71.0±25.5)min;手术时间(31.0±10.0)min。术中血气分析Pa CO2(45.0±5.0)mm Hg,术后12小时血气分析Pa CO2(40.0±6.0)mm Hg。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0.5)d,术后住院时间(2.0±1.0)d。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术后漏气1例,负压吸引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可以在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创伤小,尤其对气管插管有高危因素者,但需要麻醉师和术者完美配合,手术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麻醉 单孔胸腔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0
11
作者 张卫强 左建新 +2 位作者 谭健 梁海龙 赵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1周内的心、肺功能评定情况。结果 (1)VATS组共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其中4.7%(2/43)的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14.0%(6/43)的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2例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9.5%,其中24.3%(9/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心脏,35.1%(11/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肺部。VAT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TS组患者心脏和肺部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TS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P<0.05),VATS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采取VATS进行开胸手术可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小细胞肺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与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文亮 孔德淼 喻风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安全性和经验。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漏斗胸患者267例,其中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85例,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18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安全性和经验。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漏斗胸患者267例,其中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85例,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18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评价。结果:26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组手术时间(22.5 min)较胸腔镜辅助手术组(35.1 min)短(P<0.05),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是安全、有效的。该技术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易于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腔 胸腔 NUS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创伤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50
13
作者 朱启航 肖海平 +2 位作者 何哲 区柱安 乔贵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比较辅助胸腔镜、完全胸腔镜和单孔胸腔镜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创伤反应的异同。方法:将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65例早期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辅助胸腔镜手术组(A组,n=58),完全胸腔镜组(C组,n=56... 目的:比较辅助胸腔镜、完全胸腔镜和单孔胸腔镜3种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创伤反应的异同。方法:将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65例早期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辅助胸腔镜手术组(A组,n=58),完全胸腔镜组(C组,n=56)和单孔胸腔镜组(U组,n=51)。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1 d VAS评分、术前及术后5、7 d的白细胞计数、术前及术后7 d时的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0.002)、术后3 d VAS评分(P=0.003)、术后第1天(P=0.002)、3天(P=0.029)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P=0.000)、3天(P=0.000)、5天(P=0.013)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下治疗早期NSCLC早期创伤反应优于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值得临床推广。未来需要更多的试验阐明单孔胸腔镜是否优于完全胸腔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胸腔手术 创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行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5
14
作者 沈江 徐青荣 +1 位作者 蒋波 张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1,124,共5页
目的:观察保留自主呼吸全凭静脉麻醉对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机体生理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5—11月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自主呼吸全麻组(40例)及气管插管全麻组(24例)。自主呼吸全麻组以右美... 目的:观察保留自主呼吸全凭静脉麻醉对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机体生理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5—11月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自主呼吸全麻组(40例)及气管插管全麻组(24例)。自主呼吸全麻组以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诱导,以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丙泊酚辅以术侧胸腔镜下肋间神经及胸内迷走神经阻滞进行术中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前、开胸前、开胸时、开胸后15 min、开胸后30 min、关胸前、关胸后30 min、关胸后60 min等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指脉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相应时间点动脉血酸碱度(p 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氧合指数、剩余碱(BE)、碳酸氢根(HCO3-)、二氧化碳总量(TCO2)、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探讨其与气管插管全麻组患者在术前麻醉、拔管呛咳、呕吐、复苏室停留时间、咽喉痛、肺部感染及总住院天数等方面是否有差异。结果:自主呼吸全麻组患者HR、RR、MAP开胸前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RR在开胸后30 min、关胸前时间点较开胸前有所增加(P<0.05)。开胸时MAP较开胸前进一步下降(P<0.05),于开胸后15 min、开胸后30 min、关胸前时间点逐渐上升,与开胸前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开胸后15 min、开胸后30 min相比开胸前有所降低(P<0.05),在关胸后30 min、关胸后60 min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p H、PO2、氧合指数在开胸后30 min及关胸前较开胸前降低(P<0.05),PCO2在开胸30 min、关胸前较开胸前升高(P<0.05),PO2、氧合指数在关胸后30 min时恢复到开胸前水平(P>0.05),p H、PCO2在关胸后60 min时恢复到开胸前水平(P>0.05)。BE在关胸后30 min较开胸前降低(P<0.05)。HCO3-、TCO2、Na+、K+、i Ca2+、Glu、Hb等指标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此外自主呼吸全麻组在术前麻醉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拔管呛咳及咽喉痛的发生率均低于气管插管全麻组(P<0.05)。结论:自主呼吸全凭静脉麻醉行胸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患者生理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内发生变化,且在关胸后短时间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 胸腔手术 生理指标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于裕 陈亮 +4 位作者 潘世扬 朱全 张石江 陈亦江 夏文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813,共4页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创伤及急性期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完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和传统开放手术(TOS)组,每组20例。比较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疗以及血浆...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创伤及急性期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完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和传统开放手术(TOS)组,每组20例。比较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疗以及血浆游离DNA浓度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无死亡病例,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并发症,VATS组无中转开胸。两组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站数及个数、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VATS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日、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TO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血浆DNA浓度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和5天各时间点VATS组血浆DNA浓度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TOS组(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围手术期疗效没有明显差异,却明显减轻了对机体的创伤、急性期反应和病人的痛苦,具有明确的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手术 肺叶切除术 小细胞肺癌 血浆DNA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常规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郭明 胡蒙 +3 位作者 孙晓雁 雷云宏 杨清杰 叶冬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5月施行电视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111例(研究组),同期施行常规开胸手术11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5月施行电视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111例(研究组),同期施行常规开胸手术11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72.3±57.9)min显著长于对照组(218.7±91.0)min(t=5.229,P=0.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19.7±194.4)ml显著少于对照组(590.0±324.4)ml(t=-10.304,P=0.000);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9.6±1.7)d显著短于对照组(11.4±2.3)d(t=6.620,P=0.000)。研究组术后切口液化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6.3%(7/111)(P=0.007)。对照组清扫淋巴结(39.2±12.5)枚,显著少于研究组(44.3±21.0)枚(t=-2.191,P=0.029)。2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χ2=0.348,P=0.555)。结论 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尽管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长,但远期疗效与常规手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气腹腹腔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病人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潘熊熊 桂波 曹晓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于电视胸腔镜下行自发性肺大泡缝扎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于电视胸腔镜下行自发性肺大泡缝扎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BP、HR;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即刻、30min和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R组插管期心血管副作用显著低于F组(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R组拔管后即刻、30min的VAS高于F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电视胸腔镜下自发性肺大泡缝扎术。雷米芬太尼半衰期短,需提前实施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雷米芬太尼 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文亮 喻风雷 尹邦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辅助、钢板单侧固定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安全性和经验。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漏斗胸患者175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评价。结果:17...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辅助、钢板单侧固定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安全性和经验。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漏斗胸患者175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评价。结果:17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7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3~10 ml,平均5 ml;术后住院1~3 d,平均1.5 d;无术中并发症,无术中及术后死亡。术后近期疗效评定:优170例,良5例。结论: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是安全的,除具有微创、美观、效果可靠等优势外,同时可以简化手术程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腔 微创 NUS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5
19
作者 董庆 辛衍忠 +4 位作者 赵桂彬 韩敬泉 张凯 刘成 崔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诊治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small nodul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NSCLC)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32例(71~85岁)snNSCLC术前CT引导下带钩钢丝...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诊治高龄小结节非小细胞肺癌(small nodul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NSCLC)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32例(71~85岁)snNSCLC术前CT引导下带钩钢丝体表定位,经电视胸腔镜应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或距肿瘤边缘1.5 cm行楔形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85.5±34.6)min;术中出血量(90.6±58.3)ml。切除淋巴结(7.8±3.8)枚。术中诊断皆为原发性肺癌。无术中死亡,术后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4例,心房纤颤1例,皆经治疗后痊愈。胸腔引流(2.2±1.6)d,引流量(226.8±48.5)ml/d。术后病理:鳞癌5例,腺癌27例;T1aN0M028例,T1aN1M04例。住院时间(8.6±2.7)d。31例随访2~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5月,26例无瘤生存,5例术后6~20个月发生转移或复发,其中胸膜转移1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肺内转移2例。结论 VATS诊治高龄snNSCLC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小结节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肺段切除 楔形切除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在老年患者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斌斌 吴祥 +4 位作者 高彬 周成伟 赵伟军 万红梅 桂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评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的效果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方法选择择期非插管胸腔镜肺楔形切除老年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5~8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 目的评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的效果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方法选择择期非插管胸腔镜肺楔形切除老年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5~8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每组19例。两组均在胸段硬膜外麻醉后静脉诱导置入喉罩行保留自主呼吸。记录楔形切除即刻呼吸频率;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术毕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出院时间;记录麻黄碱追加例数和机械通气例数;记录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S组肺叶切除即刻呼吸频率明显减慢,麻黄碱追加例数和机械通气例数明显减少,停药后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中呛咳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进食时间、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有利于老年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插管胸腔 肺叶楔形切除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