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二-[2',6'-二氟-2,3'-联吡啶-N,C4'][3-乙酰基-1,7,7-三甲基-双环[2.2.1]-2-庚酮-O,O]铱(Ⅲ)的非掺杂蓝色磷光发光器件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开均 张晨阳 +3 位作者 苏祎伟 李祥龙 周世杰 苏仕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8-1164,共7页
以2',6'-二氟-2,3'-联吡啶(Hdfpypy)为主配体,空间位阻的3-乙酰基樟脑(Hacam)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二-[2',6'-二氟-2,3'-联吡啶-N,C4'][3-乙酰基-1,7,7-三甲基-双环[2.2.1]2-庚酮-O,O]铱(Ⅲ)((dfpypy)2Ir(aca... 以2',6'-二氟-2,3'-联吡啶(Hdfpypy)为主配体,空间位阻的3-乙酰基樟脑(Hacam)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二-[2',6'-二氟-2,3'-联吡啶-N,C4'][3-乙酰基-1,7,7-三甲基-双环[2.2.1]2-庚酮-O,O]铱(Ⅲ)((dfpypy)2Ir(acam))。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配合物光致发光(PL)光谱最大发射峰值为466 nm,在487nm左右有一个不明显的肩峰,半峰宽为55 nm。配合物在脱气THF溶液中的PL量子效率为0.51。以(dfpypy)2Ir(acam)为发光层,制备了器件结构为ITO/HATCN(1 nm)/TAPC(40 nm)/(dfpypy)2Ir(acam)(10 nm)/BmpypB(40 nm)/LiF(1 nm)/Al(90 nm)的蓝色非掺杂磷光发光器件。电致发光(EL)光谱的最大发射峰值为474 nm。器件的启动电压为3.5 V。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CIE色坐标值为(0.17,0.29)。在驱动电压为11 V时,器件最大亮度为2 170 cd·m-2。在驱动电压为4.2 V时,最大功率效率为5.25 lm·W-1,最大亮度效率为6.45 cd·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铱配合物 3-乙酰基樟脑 合成 掺杂蓝色磷光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驱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邹建华 朱冠成 +3 位作者 王磊 徐苗 吴为敬 彭俊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17,共20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对高效有机半导体材料、新型器件结构、器件工作机理的深入理解以及产业界坚持不懈的工程探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的综合性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OLEDs...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对高效有机半导体材料、新型器件结构、器件工作机理的深入理解以及产业界坚持不懈的工程探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的综合性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OLEDs新型显示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本文将从OLEDs器件角度阐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驱动的研究进展,首先结合光电器件性能提升介绍OLED的基本器件结构演变过程,随后系统性重点阐述现阶段产业上广泛使用以及极具应用前景的器件结构,包括p‑i‑n OLEDs器件结构、叠层器件结构、非掺杂器件结构,最后简述OLEDs显示驱动技术,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i-n结构 叠层器件 非掺杂器件 显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修饰的咔唑/二苯砜基AIE-TADF蓝光材料及其OLED器件 被引量:5
3
作者 伍泽鑫 朱渊杰 +2 位作者 王泓中 王均安 贺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97,共11页
以四甲基咔唑为电子给体(D)、二苯砜为电子受体(A)构建了具有D-A-D结构的纯有机咔唑/二苯砜衍生物——9,9’-[磺酰基双(3,1-亚苯基)]双(1,3,6,8-四甲基-9H-咔唑)(TMe-m SOCz).对所合成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TMe-m SOCz表现出明显的... 以四甲基咔唑为电子给体(D)、二苯砜为电子受体(A)构建了具有D-A-D结构的纯有机咔唑/二苯砜衍生物——9,9’-[磺酰基双(3,1-亚苯基)]双(1,3,6,8-四甲基-9H-咔唑)(TMe-m SOCz).对所合成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TMe-m SOCz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射(AIE)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延迟寿命和延迟荧光占比分别为2.26μs和47.7%,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基于TMe-mSOCz作为非掺杂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其启亮电压(V_(on))为3.5 V,最大外量子效率为5.63%,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坐标为(0.18,0.26).在1000 cd/m^(2)亮度下,非掺杂器件的效率滚降非常小(7.1%),色彩稳定性较好,其具有窄的半峰宽(FWHM=72 nm).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TADF分子给受体间引入甲基修饰有利于开发具有AIE特性与更高效的D-A-D型TADF分子,这为基于AIE-TADF分子开发新型OLED器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聚集诱导发射 咔唑基二苯砜衍生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非掺杂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蒽衍生物类深蓝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4
作者 王志强 孙晓娟 +1 位作者 绪连彩 张智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1-1457,共7页
利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蒽衍生物9,10-二(2-联苯基)蒽(BBPA)和9,10-二[2-(α-萘基)苯基]蒽(BNPA),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显示,这两种化合物都具有非共面的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能主要... 利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蒽衍生物9,10-二(2-联苯基)蒽(BBPA)和9,10-二[2-(α-萘基)苯基]蒽(BNPA),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显示,这两种化合物都具有非共面的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能主要决定于分子中的蒽结构单元。这两种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均可发射高效率的蓝光。BBPA在固态薄膜状态下的发射光谱相对其二氯甲烷溶液的发射光谱明显变宽,而BNPA的固态薄膜并未发生光谱变宽现象。分别利用化合物BBPA和BNPA作为发光层材料,制备出了非掺杂的深蓝光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为BBPA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和CIE色坐标分别为2.48%和(0.16,0.09);基于BNPA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68%,CIE色坐标为(0.15,0.07)。所制备的这两种器件均表现出了较低的开启电压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深蓝光材料 蒽衍生物 非掺杂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