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的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明慧
贾丽丽
+2 位作者
胡萍
邹俊
吴强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和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及术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的测量值。方法共入选20例(40只眼)拟行近视眼LASIK手术患者参加此研究,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使用超声角膜测厚仪...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和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及术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的测量值。方法共入选20例(40只眼)拟行近视眼LASIK手术患者参加此研究,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使用超声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测量患者CCT并进行比较。结果无论术前或术后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CCT测量值均小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前:P<0.001;术后:P=0.02)。两组测量值之间呈现强相关性(手术前后均P<0.001)。结论无论术前或术后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角膜厚度测量值与超声测量值均不完全一致,但两者相关性良好。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可作为LASIK术后角膜厚度随访研究中一种理想的测厚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
角膜
厚度
非
接触
角膜
内皮
细胞
计
超声
角膜
测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
14
2
作者
吴雪梅
郭长梅
+4 位作者
王雨生
张晓光
张鹏
罗亚娟
张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采用日本Topcon角膜内皮计,对180例(343只眼)6~94岁不同年龄正常人角膜进行5个方位检查,分析不同年龄个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标准偏差和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以及...
目的了解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采用日本Topcon角膜内皮计,对180例(343只眼)6~94岁不同年龄正常人角膜进行5个方位检查,分析不同年龄个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标准偏差和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等结构参数的状况。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40.77±22.02)岁(6~94岁),平均角膜内皮细胞数目为(128.08±17.24)个,平均密度为(2894.64±372.42)个/mm2,平均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为(55.40±7.90)%,上述3个参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尤以30岁以后变化更明显。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平均变异系数及细胞面积标准偏差分别为(353.27±52.56)μm2、(36.25±6.74)%和(128.48±32.46)μm2,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数值增大的趋势;平均角膜厚度为(0.55±0.03)mm,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随年龄变化而改变,总体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和密度降低、细胞面积增大、变异系数增大、六角形细胞比例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内皮
细胞
年龄
非接触角膜内皮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瓣LASIK术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
3
作者
赵明慧
邹俊
+1 位作者
胡萍
吴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薄瓣LASIK术后6mo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追踪观察158例302眼近视眼行LASIK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d;1wk;1,3,6mo时CCT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薄瓣LASIK术后6mo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追踪观察158例302眼近视眼行LASIK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d;1wk;1,3,6mo时CCT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术中手术光区的大小,术后预计屈光度以及实际屈光度的改变等。结果:术前平均CCT为531.6±24.3μm。术后第1d平均CCT迅速下降,术后1wk平均CCT继续下降,1mo后角膜厚度开始增厚。术前和术后第1dCCT差值与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呈强相关性(r=0.916,P<0.01)。术后6mo和术后1d时CCT的差值,即6mo内CCT的增厚值与患者年龄、术眼屈光度和术中手术光区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180,P=0.026;r=-0.187,P<0.01;r=-0.171,P=0.137)。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与术前预期值接近(术前等效球镜预期值平均为0.34±0.30D)。所有病例随访6mo,无1例发生屈光回退,6mo时裸眼视力均≥0.8,平均视力为1.3±0.2。结论:薄瓣LASIK术后CCT和屈光状态的稳定大约需要6mo时间。术后6mo内CCT增厚值与术前患者年龄、屈光度及术中手术光区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值与术前预期值接近。薄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厚度
近视
非
接触
角膜
内皮
细胞
计
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
角膜
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的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明慧
贾丽丽
胡萍
邹俊
吴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和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及术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的测量值。方法共入选20例(40只眼)拟行近视眼LASIK手术患者参加此研究,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使用超声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测量患者CCT并进行比较。结果无论术前或术后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CCT测量值均小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前:P<0.001;术后:P=0.02)。两组测量值之间呈现强相关性(手术前后均P<0.001)。结论无论术前或术后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角膜厚度测量值与超声测量值均不完全一致,但两者相关性良好。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可作为LASIK术后角膜厚度随访研究中一种理想的测厚仪器。
关键词
中央
角膜
厚度
非
接触
角膜
内皮
细胞
计
超声
角膜
测厚仪
Keywords
Non-contact specular microscope
Ultrasound pachymetry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
14
2
作者
吴雪梅
郭长梅
王雨生
张晓光
张鹏
罗亚娟
张艳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全军眼科研究所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81-483,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采用日本Topcon角膜内皮计,对180例(343只眼)6~94岁不同年龄正常人角膜进行5个方位检查,分析不同年龄个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标准偏差和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等结构参数的状况。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40.77±22.02)岁(6~94岁),平均角膜内皮细胞数目为(128.08±17.24)个,平均密度为(2894.64±372.42)个/mm2,平均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为(55.40±7.90)%,上述3个参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尤以30岁以后变化更明显。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平均变异系数及细胞面积标准偏差分别为(353.27±52.56)μm2、(36.25±6.74)%和(128.48±32.46)μm2,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数值增大的趋势;平均角膜厚度为(0.55±0.03)mm,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随年龄变化而改变,总体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和密度降低、细胞面积增大、变异系数增大、六角形细胞比例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角膜
内皮
细胞
年龄
非接触角膜内皮计
Keywords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Age
Non-contact specular microscope
分类号
R329.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瓣LASIK术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
3
作者
赵明慧
邹俊
胡萍
吴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12-31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薄瓣LASIK术后6mo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追踪观察158例302眼近视眼行LASIK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d;1wk;1,3,6mo时CCT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术中手术光区的大小,术后预计屈光度以及实际屈光度的改变等。结果:术前平均CCT为531.6±24.3μm。术后第1d平均CCT迅速下降,术后1wk平均CCT继续下降,1mo后角膜厚度开始增厚。术前和术后第1dCCT差值与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呈强相关性(r=0.916,P<0.01)。术后6mo和术后1d时CCT的差值,即6mo内CCT的增厚值与患者年龄、术眼屈光度和术中手术光区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180,P=0.026;r=-0.187,P<0.01;r=-0.171,P=0.137)。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与术前预期值接近(术前等效球镜预期值平均为0.34±0.30D)。所有病例随访6mo,无1例发生屈光回退,6mo时裸眼视力均≥0.8,平均视力为1.3±0.2。结论:薄瓣LASIK术后CCT和屈光状态的稳定大约需要6mo时间。术后6mo内CCT增厚值与术前患者年龄、屈光度及术中手术光区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值与术前预期值接近。薄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角膜
厚度
近视
非
接触
角膜
内皮
细胞
计
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
角膜
磨镶术
Keywords
corneal thickness
myopia
non-contact specular microscope
thin-flap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的比较
赵明慧
贾丽丽
胡萍
邹俊
吴强
《临床眼科杂志》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变化
吴雪梅
郭长梅
王雨生
张晓光
张鹏
罗亚娟
张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薄瓣LASIK术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
赵明慧
邹俊
胡萍
吴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