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不同部位红外温度计体温测量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雨薇 龚仁蓉 +2 位作者 许瑞华 李远霞 李卡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不同部位用不同体温计测量体温值的差异,为临床体温测量部位和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同期对照设计,以手持非接触式红外温度计测量前额、颞部、颈部正中、颈部外侧、眼内侧角、耳垂后、耳道7个体表位置温度,分别间隔距... 目的探讨人体不同部位用不同体温计测量体温值的差异,为临床体温测量部位和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同期对照设计,以手持非接触式红外温度计测量前额、颞部、颈部正中、颈部外侧、眼内侧角、耳垂后、耳道7个体表位置温度,分别间隔距离1.5cm、5.0cm进行测量,同时以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作为参照。结果共纳入患者76例。非接触式红外温度计测得7个部位的体温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隔1.5cm组与间隔5.0cm组,均P<0.01),耳道温度最高,前额温度最低。非发热患者前额、颞部体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发热患者前额、颞部、颈部体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差最大的前额温度与腋温差值可达0.62℃;耳道温度最接近腋窝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道温度更接近腋温,推荐在发热筛查时以耳道作为测量部位。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与体表皮肤间隔5.0cm测量体温可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减少接触风险,但测量耳道时可适当缩短测量距离以使测量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体温测量 体温计 非接触红外温度计 皮肤温度 头颈部温度 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