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润滑轴承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袁哲 王楠 +2 位作者 王鹏 梁应选 岳晓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0,共6页
为深入研究水润滑轴承带载工况下的特性,设计一种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并通过理论计算、建模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装置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电磁加载装置结构与原理,建立该装置等效磁路图,并基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推导出电磁... 为深入研究水润滑轴承带载工况下的特性,设计一种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并通过理论计算、建模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装置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电磁加载装置结构与原理,建立该装置等效磁路图,并基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推导出电磁加载力方程;然后,建立电磁加载装置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水润滑轴承加载试验,将电磁力仿真、理论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磁感线在加载盘底部最为密集,电磁加载装置漏磁很少,电磁力仿真值与实际值最大误差为10.7%,证明该装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轴承 接触 电磁理论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主轴系统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文歌 万少可 沈家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7-51,共5页
为解决高速主轴系统旋转状态下难以实现动态刚度、固有频率测试的问题,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方案。考虑加载过程加载棒表面难以避免的涡流所导致的温度升高与电磁力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带槽加载棒的设计方案,磁场仿真分析表明可... 为解决高速主轴系统旋转状态下难以实现动态刚度、固有频率测试的问题,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方案。考虑加载过程加载棒表面难以避免的涡流所导致的温度升高与电磁力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带槽加载棒的设计方案,磁场仿真分析表明可有效减少加载棒表面的涡流。搭建实验台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表明所设计的电磁加载装置能够有效用于高速主轴系统旋转状态下的性能测试,通过试验结果发现高速主轴系统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主轴 接触式 动态刚度测试 主轴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电磁加载水润滑轴承监测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楠 杨利涛 +2 位作者 梁应选 王鹏 岳晓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004-3009,共6页
在水润滑轴承试验研究中,传统机械或液压等接触式加载方式存在振动、噪声、发热与摩擦磨损等问题,另外,监测系统特别是软件功能还不完善,影响轴系稳定运行与测试结果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加载力大小及... 在水润滑轴承试验研究中,传统机械或液压等接触式加载方式存在振动、噪声、发热与摩擦磨损等问题,另外,监测系统特别是软件功能还不完善,影响轴系稳定运行与测试结果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加载力大小及角度均可调节),并基于LabVIEW开发了水润滑轴承监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水润滑橡胶轴承进行水膜压力测试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测试数据可靠,实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电磁加载装置 水润滑轴承 水膜压力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非接触电磁加载装置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4
作者 邱荣华 刘宏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针对高速电主轴接触式加载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非接触电磁加载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高导磁加载盘、直流电磁铁、恒流源及测试部分组成。其中直径80mm、厚40mm的铁镍合金加载盘与直流气隙磁场相互作用,在加载盘上产生电磁力。利用该电磁... 针对高速电主轴接触式加载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非接触电磁加载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高导磁加载盘、直流电磁铁、恒流源及测试部分组成。其中直径80mm、厚40mm的铁镍合金加载盘与直流气隙磁场相互作用,在加载盘上产生电磁力。利用该电磁力模拟主轴的切削力负载,可实现高速电主轴的非接触加载。使用所设计的装置对170MD18Y16型磨削电主轴进行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值与设定值一致,所设计的装置能够满足高速电主轴加载的需要。当加载装置的气隙不变时,主轴转速、励磁电流是影响非接触电磁加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电磁 接触 电磁 切削力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精确磁通的电磁加载装置等效磁路建模
5
作者 王楠 江帆 +3 位作者 高嘉龙 王明武 王鹏 张昌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5,827,共9页
为提高电磁加载装置在控制应用时的模型预测快速性与精确性,考虑电磁加载装置硅钢片表面涡流磁场生成因素与不同轴偏心下有效气隙长度,采用非线性方程拟合硅钢片磁化曲线,建立包含磁极边缘效应、磁极铁心、转子硅钢片动态磁阻与涡流磁... 为提高电磁加载装置在控制应用时的模型预测快速性与精确性,考虑电磁加载装置硅钢片表面涡流磁场生成因素与不同轴偏心下有效气隙长度,采用非线性方程拟合硅钢片磁化曲线,建立包含磁极边缘效应、磁极铁心、转子硅钢片动态磁阻与涡流磁场的电磁加载装置非线性等效磁路模型。研究了硅钢片表面涡流磁场生成因素与气隙磁场分布,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比较分析。应用该模型在水润滑轴承试验台上进行电磁加载力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效磁路法对磁场分布的表征与有限元法一致,且对气隙的计算更为精确;电磁加载力稳态误差小于4%,响应时间低于0.5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装置 等效磁路法 涡流效应 线性 水润滑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动态非接触电磁加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邱荣华 刘宏昭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0-336,400,共7页
针对高速电主轴接触式加载存在结构复杂、磨损及振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电磁加载方法。该方法中动态电磁力可模拟主轴实际切削力载荷,实现高速电主轴动态非接触加载。利用电磁理论建立了非接触电磁加载模型,分析了电磁力的影响... 针对高速电主轴接触式加载存在结构复杂、磨损及振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电磁加载方法。该方法中动态电磁力可模拟主轴实际切削力载荷,实现高速电主轴动态非接触加载。利用电磁理论建立了非接触电磁加载模型,分析了电磁力的影响因素。解决了实现电磁加载的关键技术,并完成加载实验台整体设计。在转速为9 000r/min、励磁电流为40mA的加载条件下,针对170MD18Y16型磨削电主轴进行了动态加载实验,并对比了励磁电流和转速变化时动态电磁力的理论和实测值。结果表明,动态加载理论值与实测值变化一致,二者误差较小,验证了动态非接触电磁加载方法的有效性,且改变励磁电流和转速可实现不同条件的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电磁 动态电磁 可靠性实验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非接触加载动态电磁力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邱荣华 刘宏昭 周训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62-1766,共5页
高速电主轴可靠性实验中非接触电磁加载装置需按实际载荷控制径向电磁力。为实现径向加载的闭环控制,建立了高转速加载时的动态电磁场解析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实心加载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涡流磁场及对磁极原磁场的影响。对磁场解析模... 高速电主轴可靠性实验中非接触电磁加载装置需按实际载荷控制径向电磁力。为实现径向加载的闭环控制,建立了高转速加载时的动态电磁场解析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实心加载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涡流磁场及对磁极原磁场的影响。对磁场解析模型的分析、求解得到了径向加载电磁力的解析表达式。解析计算结果表明磁极原磁场及加载盘转速是影响径向加载电磁力的主要因素。为验证解析计算的有效性,采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动态电磁场的三维仿真模型,得到了较为精确的仿真计算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径向电磁力分析的准确性,实测了加载盘在不同转速下的径向电磁力,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证明动态电磁力分析与计算方法正确,研究结果可建立径向加载的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接触 径向电磁 动态电磁 解析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主轴非接触气膜加载刚度测试台的研制 被引量:7
8
作者 冯明 赵玉龙 +1 位作者 杨威 邓艳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105,共4页
针对主轴高速旋转情况下静刚度测试难以实现的难题,研发了一种非接触气膜加载装置。该装置由气膜加载器和5自由度调节机构组成,通过在气膜加载器与被测主轴间形成静压气膜的方法,实现了对被测主轴的非接触加载。与电磁加载方式相比,该... 针对主轴高速旋转情况下静刚度测试难以实现的难题,研发了一种非接触气膜加载装置。该装置由气膜加载器和5自由度调节机构组成,通过在气膜加载器与被测主轴间形成静压气膜的方法,实现了对被测主轴的非接触加载。与电磁加载方式相比,该装置对被测主轴的转速和运转时间没有限制,可在静止、高速及超高速下对主轴施加径向和轴向载荷,从而实现对旋转状态下的径向及轴向刚度的测试。此外,它还具有结构简单和加载力大小调节方便的特点。详细描述了该加载装置的加载原理和构成。同时对几种不同电主轴进行了实际加载实验,得到了旋转状态下的静态刚度与回转速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 电主轴 静态刚度 接触 气膜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式水下爆炸冲击波加载装置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任鹏 张伟 +2 位作者 黄威 叶楠 蔡宣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非药式水下爆炸冲击波加载装置作为实验室范围内一种新型水下爆炸冲击波加载技术,具有耗费低、危险性小、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对进一步研究水下冲击波毁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该装置通过一级轻气炮发射飞片正撞击水舱端部活塞在水舱中产生... 非药式水下爆炸冲击波加载装置作为实验室范围内一种新型水下爆炸冲击波加载技术,具有耗费低、危险性小、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对进一步研究水下冲击波毁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该装置通过一级轻气炮发射飞片正撞击水舱端部活塞在水舱中产生呈指数型衰减的水下冲击波。本文中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装置产生的冲击波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一定工况内的初始冲击波强度及衰减时间常数,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模拟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装置 药式水下爆炸 水下冲击波强度 衰减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铝板声弹性系数标定的电磁加载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闯 王标 +1 位作者 刘素贞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39-4149,共11页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对金属材料进行应力无损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检测技术中金属材料声弹性系数的标定尤为重要。目前金属材料声弹性系数标定方法主要是采用机械加载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拉伸测试,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些在役金属构件的...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对金属材料进行应力无损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检测技术中金属材料声弹性系数的标定尤为重要。目前金属材料声弹性系数标定方法主要是采用机械加载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拉伸测试,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些在役金属构件的声弹性系数的测量。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基于洛仑兹力的产生机理设计了一种用于铝板声弹性系数标定的电磁加载装置。采用二维仿真模型对装置进行了尺寸参数分析与选择,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铝板轴向电磁加载力。搭建了电磁加载实验平台,测量电磁加载状态下铝板中临界折射纵波的传播时间并计算铝板中轴向应力平均值,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电磁加载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弹性系数 电磁装置 尺寸选择 临界折射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撞击加载装置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伯伟 王世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328-1329,共2页
利用脉冲大电流作用下的电磁感应和能量转换原理,研制出电磁脉冲撞击加载装置,对冲击力大小和冲击速度进行测试和标定。实验表明,该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冲击力大小可调、冲击速度稳定、载荷稳定。该装置已... 利用脉冲大电流作用下的电磁感应和能量转换原理,研制出电磁脉冲撞击加载装置,对冲击力大小和冲击速度进行测试和标定。实验表明,该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冲击力大小可调、冲击速度稳定、载荷稳定。该装置已成功地应用在动态光弹性测量,并且得到了半无限板在冲击作用下的光弹性等差线。电磁脉冲撞击加载装置可以同多火花动态光弹仪或脉冲激光器联机使用,便于实验中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电磁脉冲 冲击力 控制器 实验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润滑轴承加载装置电磁力动态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楠 袁哲 +2 位作者 江帆 王鹏 岳晓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68,202,共9页
针对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力在动态载荷模拟试验中的不稳定现象,为了给水力机械中的水润滑轴承性能研究提供准确载荷,电磁力动态变化机理需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力动态变化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电磁加载装置... 针对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力在动态载荷模拟试验中的不稳定现象,为了给水力机械中的水润滑轴承性能研究提供准确载荷,电磁力动态变化机理需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力动态变化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电磁加载装置物理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电磁力、磁阻力矩与磁通密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电磁加载装置电磁力动态试验测试。理论、仿真与试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动态变化与轴转速变化、轴偏心密切相关;轴转速升高,电磁铁表面涡流与集肤效应逐渐增强,加载盘表面磁阻增大,电磁力逐渐减小;轴偏心会引起轴与电磁铁间隙变化,从而导致电磁力变化;在0.5~1.5 A电磁铁电流激励下,轴无偏心与存在偏心时,电磁力仿真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分别为6.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轴承 电磁装置 动态电磁 磁阻力矩 磁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润滑轴承加载装置动态磁热耦合机理研究
13
作者 王楠 袁哲 +2 位作者 赵一帆 梁应选 岳晓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针对水润滑轴承动态试验研究中电磁加载装置发热以及电磁力不稳定等现象,为了给轴承研究提供准确载荷,对电磁加载装置动态下的磁热耦合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电磁加载装置能量损耗数学模型,对能量损耗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构建了电磁... 针对水润滑轴承动态试验研究中电磁加载装置发热以及电磁力不稳定等现象,为了给轴承研究提供准确载荷,对电磁加载装置动态下的磁热耦合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电磁加载装置能量损耗数学模型,对能量损耗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构建了电磁加载装置物理模型,进行磁热耦合仿真分析,得到了磁感应强度、铜损耗以及铁损耗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电磁加载装置能量损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下电磁力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加载装置存在能量损耗,且以铜损耗与铁损耗为主;能量损耗与轴转速、加载装置激励电流以及初始温度有关,在激励电流1~3 A、转速0~1800 r/min以及温度22~50℃工况下,电磁力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误差为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磁热耦合 能量损耗 电磁 水润滑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主轴各向工作刚度测试方法研究与装置研制
14
作者 余泓宇 杜坤 +2 位作者 何韬 夏仰球 李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2,共8页
超精密主轴的工作刚度是其性能重要参考指标。为解决目前超精密主轴工作刚度测试中非接触式加载测量装置普遍存在的施加载荷大小难以准确控制、位移测量方式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法实现的超精密主轴工作刚度测试方法。首先... 超精密主轴的工作刚度是其性能重要参考指标。为解决目前超精密主轴工作刚度测试中非接触式加载测量装置普遍存在的施加载荷大小难以准确控制、位移测量方式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法实现的超精密主轴工作刚度测试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测试主轴工作刚度的原理;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该原理实现的主轴工作刚度测试装置,该装置采用非接触式的加载和测量技术,能够在主轴旋转状态下实现加载载荷的精确稳定控制,并通过多个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实现对主轴位移的精确测量。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多次测试重复性误差小于5%,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满足超精密主轴刚度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主轴 工作刚度 接触式 刚度测试实验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压载下黏土层中桩靴承载力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冬石 袁烨 +2 位作者 徐文祥 谭瑞龙 段梦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5-150,共6页
设计了一套自升式钻井平台大桩靴插桩模型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桩靴加载过程中的加载速度,观测桩靴承载力与加载速度之间的关系,探讨非连续压载工况下软黏土层中桩靴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发生快速下沉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软黏土层中桩靴... 设计了一套自升式钻井平台大桩靴插桩模型试验装置,通过改变桩靴加载过程中的加载速度,观测桩靴承载力与加载速度之间的关系,探讨非连续压载工况下软黏土层中桩靴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发生快速下沉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软黏土层中桩靴会发生快速下沉现象;土体固结导致土体抗剪强度增加,从而产生的"人工硬层"是桩靴发生快速下沉的主要原因;加载速度对桩靴下沉有较大影响,加载速度越快,桩靴越容易发生快速下沉,因此在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降低压载速度来减小穿刺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钻井平台 大桩靴 插桩模型试验装置 连续压 速度 软黏土层 快速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磁霍普金森杆的材料动态包辛格效应测试装置及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冰 郭亚洲 李玉龙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共9页
金属材料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受限于实验设备,金属材料的动态包辛格效应响应一直都难以获得。为了探究金属材料的包辛格效应与应变率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磁霍普金森杆(electromagnetic s... 金属材料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但受限于实验设备,金属材料的动态包辛格效应响应一直都难以获得。为了探究金属材料的包辛格效应与应变率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磁霍普金森杆(electromagnetic split Hopkinson bar,ESHB)的非同步加载实验技术,为测试金属材料在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包辛格效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非同步加载装置的主要特点,即可以用两列由脉冲发生器产生的应力波对受载试样进行连续的一次动态拉-压循环加载,且加载过程保证了应力波的一致性。分析了应力波对试样加载过程中的波传播历程,确保了加载过程的连续性。随后介绍了动态加载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和波形分离手段,并对动态加载过程进行应力平衡性分析,论证了实验装置的可靠性。最后采用该方法测试了5%预应变下6061铝合金动态压缩-动态拉伸的包辛格效应,并与准静态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单轴压缩没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但其包辛格效应具有应变率依赖性,高应变率下材料的包辛格应力影响因子由0.07增大至0.17,具有显著的提升,这对传统意义上铝合金材料应变率不敏感的结论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霍普金森杆 同步 连续 包辛格效应 高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加载下梯度密度飞片系统产生准等熵压缩过程的实验技术
17
作者 赵康 张旭 +2 位作者 刘俊明 钟斌 张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7-523,共7页
为研究固体炸药准等熵压缩过程,采用"钉床"形梯度密度飞片,通过改变飞片尖峰高度并结合火炮加载技术和铝基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技术,测试并捕捉了飞片尖峰撞击缓冲层后缓冲层继而冲击固体炸药时炸药前表面及内部产生的准等... 为研究固体炸药准等熵压缩过程,采用"钉床"形梯度密度飞片,通过改变飞片尖峰高度并结合火炮加载技术和铝基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技术,测试并捕捉了飞片尖峰撞击缓冲层后缓冲层继而冲击固体炸药时炸药前表面及内部产生的准等熵压缩过程,用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测试了炸药前表面及内部不同深度处的粒子速度,用冲击波示踪器捕捉了冲击波到达炸药内部各深度处的时刻,进行了不同尖峰高度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2.5mm飞片尖峰高度下JB-9014靶和聚四氟乙烯(PTEF)靶前表面准等熵压缩时间分别为0.37μs和0.22μs。发现靶前表面有完整的准等熵压缩过程,靶内已经完成准等熵压缩到冲击的过程。冲击波x-t图显示靶内冲击波速度前期稳定,后期衰减。发现当"钉床"(BON)飞片尖峰高度和缓冲层厚度合理配置时,才会在靶样品内部产生较宽时间的准等熵压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等熵压缩 梯度密度飞片 冲击装置 铝基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技术 JB-9014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机构的模拟试验装置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国英 张和顺 郭江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2,105,共4页
为了检测机构在额定负载下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设计了一种多用途的模拟试验装置,它采用电磁控制原理,利用加载器,配备控制器,并设计和试制了整套装置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实现了负载力矩的无级可调。该装置可以配置机械特性... 为了检测机构在额定负载下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设计了一种多用途的模拟试验装置,它采用电磁控制原理,利用加载器,配备控制器,并设计和试制了整套装置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实现了负载力矩的无级可调。该装置可以配置机械特性测试仪,测试分合闸时间和速度,为发现机构的装配质量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进而便于采取对应措施,确保操动机构装配到开关之后,与之匹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试验装置 电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性能测试实验装置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运堂 廖佳文 +1 位作者 陈卫宇 周重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57,62,共6页
基于电磁加载稳定且可调可控等优点,提出了电磁非接触式加载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性能检测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验确定电磁力与励磁电流、加载距离、加载盘直径、主轴转速之间的关系,优化了电磁铁结构和参数,得到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磁铁... 基于电磁加载稳定且可调可控等优点,提出了电磁非接触式加载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性能检测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验确定电磁力与励磁电流、加载距离、加载盘直径、主轴转速之间的关系,优化了电磁铁结构和参数,得到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磁铁。结合高精度三维力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搭建了主轴性能检测实验平台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动态电磁力与励磁电流成正比,与主轴转速和加载距离成反比,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 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 能力 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冻融-微波注热急速冷热冲击下饱水煤力学及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恒 侯双荣 +3 位作者 齐消寒 王品 刘阳 王晓琪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828-837,共10页
为研究饱水、冻融与温度因素耦合作用下煤岩力学及渗流特征,以王庄煤矿9105工作面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展液氮冻融与微波注热条件下煤岩三轴加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煤岩经液氮冻融、液氮饱水冻融、液氮... 为研究饱水、冻融与温度因素耦合作用下煤岩力学及渗流特征,以王庄煤矿9105工作面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展液氮冻融与微波注热条件下煤岩三轴加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煤岩经液氮冻融、液氮饱水冻融、液氮饱水冻融不同温度处理后,煤岩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升高,剪切应变值增大;原始煤岩在压密、弹性、屈服和破坏4阶段应力集中现象无明显变化,但经3种条件处理后,煤岩局部应力集中在破坏阶段出现明显扩增现象;相比于原始煤岩初始渗透率,经冻融处理后煤岩初始渗透率为1.44×10^(-3)μm^(2),增幅较小;经饱水冻融、饱水冻融后50℃、100℃温度处理,煤岩初始渗透率增幅较为明显;经饱水冻融后150℃温度处理后煤岩初始渗透率为7.40×10^(-3)μm^(2),增幅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深部低渗透煤层瓦斯增透提供指导,对提高井下瓦斯抽采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数字图像处理 三轴 液氮冻融 应力集中 初始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