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熔盐电解过程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英 周孑民 +3 位作者 李茂 周益文 詹水清 杨建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02-2308,共7页
针对铝电解槽电磁场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即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在每个阳极导杆附近,布置多个测试磁场的传感器,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组合方式,得到测试点准确的磁场,进而反推得到各阳极导杆的电流分布... 针对铝电解槽电磁场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阳极电流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即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在每个阳极导杆附近,布置多个测试磁场的传感器,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组合方式,得到测试点准确的磁场,进而反推得到各阳极导杆的电流分布。建立了铝电解槽的骨架模型,对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进行验证并优化。结果表明:采用3个传感器的布置方案,阳极电流的测试误差减小,误差分布范围为0.35%~0.90%;在传感器1、2的间距为13 mm,传感器1、4的间距为5 mm的特定布置方案中,阳极电流的测试误差达到最小值,平均误差不超过±0.3%;并且该方法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以及可实现在线连续测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阳极电流 非接触式测试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测试技术在气雾化制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杨 张国庆 +4 位作者 李周 许文勇 郑亮 袁华 刘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6-213,共8页
气雾化制粉是目前大规模制备高品质合金粉末的主流工艺,在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热喷涂、钎焊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雾化过程决定最终粉末的品质,因此开展气雾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研究气雾化制粉过程的方法多采用接触式... 气雾化制粉是目前大规模制备高品质合金粉末的主流工艺,在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热喷涂、钎焊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雾化过程决定最终粉末的品质,因此开展气雾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研究气雾化制粉过程的方法多采用接触式测试技术,通过设计实验间接进行研究,存在周期长、成本高、与实际工况差别较大、无法进行瞬态研究等缺点,对气雾化机理研究和气雾化系统结构设计的指导价值非常有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借鉴流体力学领域的一些测试技术,开展了气雾化过程非接触式测试实验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分类,对适用于流场形貌、速度分布、液滴粒径分布以及温度场研究的非接触式测试技术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并对气雾化过程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测试 气雾化 流场形貌 速度分布 液滴粒径分布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尖定时技术的非接触式叶片叶尖扭转角测试及应用
3
作者 娄金伟 安中彦 +1 位作者 高涵宇 刘海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3,共5页
为了验证风扇转子叶片反扭设计的准确性及获取不同气动状态、不同转速条件下叶片扭转变形情况,建立叶片扭转应用理论模型,开发了基于叶尖定时技术的非接触式叶片叶尖扭转角测试技术,在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上开展了旋转状态下的叶片叶尖... 为了验证风扇转子叶片反扭设计的准确性及获取不同气动状态、不同转速条件下叶片扭转变形情况,建立叶片扭转应用理论模型,开发了基于叶尖定时技术的非接触式叶片叶尖扭转角测试技术,在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上开展了旋转状态下的叶片叶尖扭转角测试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叶片叶尖扭转角变形理论计算值为1.5°,实测值为1.4°;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稳态转速风扇转子叶片所有叶片叶尖扭转角最大标准偏差为0.1°,是因加工误差、装配误差、气流扰动和振动因素导致的;单个叶片叶尖扭转角最大标准偏差为0.01°,是因气流扰动和振动因素影响所导致的。该项测试技术成功地验证了叶型反扭设计,稳态转速风扇转子单个叶片叶尖扭转角小于所有叶片叶尖扭转角的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扭转 叶尖定时 转子叶片 非接触式测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拉曼光谱分析人血与犬血的PCA-LDA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祥权 廖鑫 +1 位作者 徐溢 洪明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5-582,共8页
将拉曼光谱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人血与犬血种属判别模型,实现了不同种属血液样本的高效无损鉴别.采用拉曼光谱的无损测试模式对血液样本进行测试,考察了抗凝管管材、聚焦位置及曝光时间等对血液样本拉曼光谱的影响,在激... 将拉曼光谱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人血与犬血种属判别模型,实现了不同种属血液样本的高效无损鉴别.采用拉曼光谱的无损测试模式对血液样本进行测试,考察了抗凝管管材、聚焦位置及曝光时间等对血液样本拉曼光谱的影响,在激发波长为632.8 nm,光谱扫描范围为200~1800 cm-1,功率衰减率50%,曝光时间5 s及累加次数为2次的优化条件下,获得了无损检测条件下的血液样本拉曼光谱图.针对血液样本组分复杂、拉曼光谱信号基底背景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去噪,进行分段多项式基线校正的预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血液样本拉曼光谱谱图的高噪音和基线漂移问题.实验选择30例正常人血和33例比格犬血为样本训练集,5例正常人血和5例比格犬血为测试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联合线性判别法(LDA)模型,训练集分类正确率达到95.23%,盲测集分类正确率达90.00%.这种基于非接触式血液样本拉曼光谱和PCA-LDA判断模型的测试方法在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涉及血液无损鉴别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 犬血 接触式拉曼光谱测试 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粒子跟随性讨论 被引量:25
5
作者 严敬 杨小林 +3 位作者 邓万权 刘忠 季全凯 万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6,共3页
在叶轮内流场的非接触式测试中,必须在流场中置入随流前进的示踪粒子。以数学分析方法详细计算讨论了提高粒子跟随性的条件,即为改善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测试系统光学设备可辨识的条件下,选用的粒子的粒度应尽量小。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提... 在叶轮内流场的非接触式测试中,必须在流场中置入随流前进的示踪粒子。以数学分析方法详细计算讨论了提高粒子跟随性的条件,即为改善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测试系统光学设备可辨识的条件下,选用的粒子的粒度应尽量小。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提高流场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泵 叶轮 内流场 非接触式测试 示踪粒子 跟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尚合 杜照恒 +3 位作者 胡小锋 魏明 王雷 张勇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78-2684,共7页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其燃烧室内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会导致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为研究这种静电带电的机理及其变化规律,理论分析了发动机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在讨论对比多种测试原理与传感器方案的基础上,...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其燃烧室内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会导致发动机尾气静电带电。为研究这种静电带电的机理及其变化规律,理论分析了发动机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在讨论对比多种测试原理与传感器方案的基础上,确立了非接触式静电感应测试方法,研制了共轴喇叭状静电传感器和静电监测系统以及相应的自动测试软件。试验研究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尾气静电带电现象,获得了大量喷流尾气静电信号,同时验证了所开发测试平台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喷流尾气中带电粒子总体显正极性,平均体电荷密度随发动机转速和燃烧室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体电荷密度可达0.077 nC/m3;发动机获得的等效电流为2.26 nA,由此产生的电晕放电频次可达14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尾气静电 静电监测 非接触式测试 静电传感器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