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2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芸 李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3-96,113,共5页
介绍了美国[TC]2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的构造原理和功能,并用传统马丁仪接触式测量和[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进行了人体测量的比较研究.综合分析了[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的使用规律与特点,并提出了非接触式测体系统在中国服装... 介绍了美国[TC]2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的构造原理和功能,并用传统马丁仪接触式测量和[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进行了人体测量的比较研究.综合分析了[TC]2非接触式测体系统的使用规律与特点,并提出了非接触式测体系统在中国服装业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 量身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机械设计及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剑 王恒奎 +2 位作者 杜设亮 王文 陈子辰 《机电工程》 CAS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明确了机械误差是影响测量系统误差的关键 ,在测量系统机械设计基础上分析了其几何误差和热误差 。
关键词 几何误差 误差补偿 神经网络 三维曲面 接触式系统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式光学微腔液压测量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魏鹤鸣 侯林嵩 +2 位作者 丁武成 殷瑞雪 任冬妮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为满足在狭小腔室中测量液体压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法布里珀罗微腔液压测量系统,其中,光学微腔采用双光子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膜结构尺寸仅为350μm,设计的膜厚分别为4μm和6μm。系统主要采用嵌入式设计与衍射光栅光谱模块互... 为满足在狭小腔室中测量液体压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法布里珀罗微腔液压测量系统,其中,光学微腔采用双光子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膜结构尺寸仅为350μm,设计的膜厚分别为4μm和6μm。系统主要采用嵌入式设计与衍射光栅光谱模块互联,实时采集光学微腔干涉光谱信号,实现了高精度光谱动态解调。实验结果表明,室温(25℃)下,4μm膜厚的微腔液压灵敏度高达398 pm/kPa,系统分辨率可达35.5 Pa,重复性较好,有望用于生物医学眼压等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腔压力传感 双光子三维打印技术 接触式光学传感 压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系统中固体摄像器件的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海鹰 彭小奇 周海叶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73,共3页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由于不受被测对象的条件限制,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如何选择能符合温度测量要求的固体摄像器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辐射理论和CCD器件成像原理,指出了辐射式测温系统中的固体摄像器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和选择CCD摄像器...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由于不受被测对象的条件限制,具有十分优越的特点。如何选择能符合温度测量要求的固体摄像器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辐射理论和CCD器件成像原理,指出了辐射式测温系统中的固体摄像器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和选择CCD摄像器件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温度系统 CCD摄像器件 辐射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补偿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热变形误差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傅龙珠 陈亚良 狄瑞坤 《机电工程》 CAS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一个三维非接触式测量系统 ,在简要介绍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指出机械部分的热变形误差是影响系统误差的关键。该文在分析测量系统机械部分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热误差的分析和建模 。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热变形误差 误差补偿 三维曲面接触式系统 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三维数字化激光探头的线性光学系统设计
6
作者 金玲芳 王军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31-131,共1页
非接触式三维数字化激光探头的线性光学系统设计金玲芳王军伟(宁夏工学院基础部银川750021)自由形状模具表面三维数控数据提取中,用简单光学系统其纵向位移与在CCD接收元件上映射点位置为非线性关系,因此给激光数字化仪探... 非接触式三维数字化激光探头的线性光学系统设计金玲芳王军伟(宁夏工学院基础部银川750021)自由形状模具表面三维数控数据提取中,用简单光学系统其纵向位移与在CCD接收元件上映射点位置为非线性关系,因此给激光数字化仪探头的光学设计带来许多困难。为了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光学系统 三维数字化 激光探头 接触式 光学设计 系统设计 激光数字化仪 映射函数 数据提取 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岩质斜坡的结构面非接触式采集技术与三维裂隙网络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文 韩博 +4 位作者 孙昊林 陈浚淇 王硕男 孙琦 尹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本文分别以非接触式测量与三维裂隙网络模拟技术对汶川县绵虒镇大溪沟沟口高陡斜坡的结构面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无人机、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建立了现场斜坡的三维DEM模型并识别与解译了斜坡的结构面系统。尤其是采... 本文分别以非接触式测量与三维裂隙网络模拟技术对汶川县绵虒镇大溪沟沟口高陡斜坡的结构面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无人机、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建立了现场斜坡的三维DEM模型并识别与解译了斜坡的结构面系统。尤其是采用无人机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识别并解译了整体斜坡的长大控制性结构面与坡面上的6663条随机构造结构面。基于以上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陡斜坡分析的超大窗口三维裂隙网络模拟方法,采用概率统计与空间几何推导的方法,建立了岩体三维结构面的直径、产状与密度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更加简便且针对性强,现场验证也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斜坡 接触式采集 三维裂隙网络模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单照相机的三维人体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金 任立红 +1 位作者 丁永生 郝矿荣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540,587,共6页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是现代化人体测量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今后人体测量的趋势所在.在分析国内外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单照相机的三维人体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单照相机前加一套镜面组合系统,进行实时拍照...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是现代化人体测量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今后人体测量的趋势所在.在分析国内外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单照相机的三维人体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单照相机前加一套镜面组合系统,进行实时拍照,获得一张同时记录人体的正面和侧面的照片;然后通过基于图像的人体特征区域和特征参数提取得到人体尺寸信息(尺寸、轮廓点和轮廓线).试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三维 镜面系统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式人体红外温度测量系统的研制
9
作者 项立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0,共3页
"非典"疾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多以发热为首要症状,但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逐个测量体温并不现实,扫描式人体红外温度测量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度较高等优点。
关键词 扫描式人红外温度系统 温原理 系统设计 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红外测温系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亦可 刘梅冬 +2 位作者 姜胜林 李军 周东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介绍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器)进行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的原理、红外测温系统结构和信号处理电路的组成,目的是实现对移动物体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以此为基础,组装了一套微机红外测温实验装置,用该装置测定了目标表面温度变化规律... 介绍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器)进行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的原理、红外测温系统结构和信号处理电路的组成,目的是实现对移动物体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以此为基础,组装了一套微机红外测温实验装置,用该装置测定了目标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在大约190℃测量精度达到最高,其残差为9 5。测试结果表明,热释电红外测温系统有望实现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热释电红外系统 接触式温度 系统结构 信号处理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桥梁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误差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勇 吴涛 陈朝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对大型跨江桥梁结构进行测量时工作难度大且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桥梁结构几何参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方法。根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分析测量误差来源,从测角和测距两方面对三维激光扫... 采用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对大型跨江桥梁结构进行测量时工作难度大且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桥梁结构几何参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方法。根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分析测量误差来源,从测角和测距两方面对三维激光扫描引起的误差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大型桥梁测量误差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测角和测距与测量误差均存在一定关系,在合适的测角和测距条件下三维扫描测量误差达到最小。采用远距离加密测点、布设控制网、减小测距和拼接误差等措施可显著减少三维扫描测量误差。以一实际工程为例,将拱肋的测试结果与高精度全站仪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测试精度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三维激光扫描 试验研究 接触式 误差 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轮廓的测量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伟 王海英 +1 位作者 张礼勇 张克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3,共2页
简要介绍了用于三维表面轮廓测量的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重点阐述了实体光栅法、正弦波相位调制法和白光相移干涉法三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原理。提出了用白光相移干涉法进行三维表面轮廓测量应采用的系统结构和算法。
关键词 三维表面轮廓 量技术 白光相移干涉法 接触式 接触式 光栅法 正弦波相位调制法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度误差在线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春海 陈明 石望远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2期86-87,共2页
文中介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车削加工圆度在线检测系统的构成和测试原理,该系统采用非接触式电容测微仪拾取所需信号,在主轴位置脉冲的配合下,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工件的圆度误差。系统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在线检系统 圆度误差 电容微仪 试原理 车削加工 接触式 主轴位置 数据处理 系统精度 单片机 成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君 孔宪京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1-948,共8页
将石根华博士所提出的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扩展到三维情况,并对三维不连续块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即块体之间的接触采用DDA描述,块体内部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则采用有限单元法描述,从而... 将石根华博士所提出的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扩展到三维情况,并对三维不连续块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即块体之间的接触采用DDA描述,块体内部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则采用有限单元法描述,从而将三维DDA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增强了DDA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三维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给出了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各子矩阵的形式.典型接触、碰撞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连续 连续变形分析 有限元法 系统 耦合 接触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莫尔测偏法在线快速检测非球表面形貌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宇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介绍了非球表面三维形貌检测技术的新方法———相移莫尔测偏法的测量原理、图像评价方法和测量装置。详细说明了测量装置的光路和相移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对测量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为了检验该技术测量非球表面的精度、速度和稳定... 介绍了非球表面三维形貌检测技术的新方法———相移莫尔测偏法的测量原理、图像评价方法和测量装置。详细说明了测量装置的光路和相移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对测量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为了检验该技术测量非球表面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 ,用干涉法对同一非球表面进行了光学测量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是一种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且速度快的在线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 莫尔偏法 相移技术 抗干扰性 在线检 三维 接触式光学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辊中频淬火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16
作者 杨洁 张军英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阐述了一种利用微机来实现串行通信、数据处理的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Mi crosoftVisualBasic完成现场终端的温度采集、数据处理及工艺参数处理。系统人机界面友好 ,操作简便 ,运行可靠。
关键词 轧辊 中频淬火温度 系统设计 串行通信 数据处理 轧钢机 温度监系统 接触式红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碳/碳坩埚预制体柔性缠绕成形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征 董九志 +1 位作者 陈云军 蒋秀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4-1190,1198,共8页
为解决目前手工增强缠绕碳/碳坩埚预制体无法保证产品一致性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坩埚预制体柔性缠绕成形系统。基于非测地线法提出了适用于一端平面封头一端椭球封头特殊回转体结构坩埚芯模的线型设计流程,介绍... 为解决目前手工增强缠绕碳/碳坩埚预制体无法保证产品一致性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坩埚预制体柔性缠绕成形系统。基于非测地线法提出了适用于一端平面封头一端椭球封头特殊回转体结构坩埚芯模的线型设计流程,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线型设计的各个模块及实现方法,并对设计线型进行了仿真;根据缠绕特性设计了四自由度专用缠绕机运动机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设计了四自由度缠绕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碳纤维增强缠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缠绕机运行稳定,纤维可连续稳定地缠绕在芯模表面,所设计的系统可实现碳纤维增强碳/碳坩埚预制体的自动化缠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预制 碳纤维增强缠绕 地线 线型轨迹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磨粉机轧距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少杰 武文斌 +3 位作者 张文龙 侯宁沛 刘培康 赵岐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04,110,共5页
目的:实现磨粉机磨辊轧距的实时监测。方法:采用CCD工业相机采集轧距图片,利用阈值分割、形态学方法对采集的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MATLAB软件和数学运算剔除边缘无关点,最终计算出磨粉机的轧距。通过比较塞... 目的:实现磨粉机磨辊轧距的实时监测。方法:采用CCD工业相机采集轧距图片,利用阈值分割、形态学方法对采集的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MATLAB软件和数学运算剔除边缘无关点,最终计算出磨粉机的轧距。通过比较塞尺测量轧距值与系统监测值,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稳定状态下该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波动幅度为0.001~0.002 mm,增速状态下波动幅度较大,为0.001~0.005 mm。结论:该系统可实时测量磨辊轧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磨粉机 轧距 机器视觉 接触式 图像处理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购应用系统中民族风格服装的自主设计体验——以木棉巷服装设计体验有限公司为例
19
作者 陈玉环 邬红芳 董飞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4-68,共5页
民族风格服装的发展要求对民族传统服装和文化以及现今时尚服装进行解构后再重构,设计出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作品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网上购物是现代消费者购衣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用户可参与设计服装的体验更是满足了现代女性... 民族风格服装的发展要求对民族传统服装和文化以及现今时尚服装进行解构后再重构,设计出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作品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网上购物是现代消费者购衣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用户可参与设计服装的体验更是满足了现代女性独立自主、个性化乃至文化性的需求。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和虚拟试衣技术的发展为远距离自主设计服装进行购衣提供了更精确和人性化服务,互联网作为数据处理中心则为消费者和民族风格服装设计体验搭建了桥梁。民族风格与时尚元素结合且用户可参与设计的服装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风格服装 自主设计 网购应用系统 接触式三维 虚拟试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监控系统在铁路供电系统接触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楼伟群 《中国铁路》 2015年第6期100-100,共1页
当前,红外热像仪在铁路供电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但大多数应用都集中在供电系统非接触式测温设备检修中.对于热像仪的实时监控功能应用并不多,主要介绍大立科技红外热像仪在接触网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铁路供电系统 红外热像仪 功能应用 接触 监控系统 接触式 实时监控 设备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