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节和天气因素对麋鹿非损伤性遗传取样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琰 钱晨 +5 位作者 丁晶晶 陈亚 刘佳秀玉 丁玉华 朱立峰 常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在濒危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运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对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进行研究时发现,冬季采集粪样提取的核酸质量优于夏季.利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试剂盒,冬季样品获得的DNA O...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在濒危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运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对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进行研究时发现,冬季采集粪样提取的核酸质量优于夏季.利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试剂盒,冬季样品获得的DNA OD 260/280在1.60~1.90之间的比例为61.57%,而夏季的仅为43.51%.基于PCR扩增的性别鉴定和微卫星分型表明,冬季样品的成功率分别为84.98%和96.25%,夏季的分别为93.13%和95.25%.天气因素会对样品质量造成极显著的影响,非雨雪天气采集样品的OD 260/280在1.60~1.90之间的比例为61.57%,大雪后的为23.68%,大雨后的为23.88%.雨雪可能会冲刷掉部分粪样表面的肠壁组织、粘膜或者血液,并且降解其中的DNA.对麋鹿的非损伤性遗传取样建议选择在晴朗的冬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 麋鹿 OD 260/280 DNA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濒危兽类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辅文 马天笑 胡义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1-580,共10页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白鱀豚等特有物种和旗舰物种在内的丰富兽类资源。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模式转变、盗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许多兽类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丧...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白鱀豚等特有物种和旗舰物种在内的丰富兽类资源。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模式转变、盗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许多兽类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丧失。而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物种和种群能否长期生存。保护遗传学作为保护生物学的一大分支学科,旨在通过遗传学分析探明种群遗传变异和物种濒危的遗传学机制。近40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兽类保护遗传学在遗传多样性和近交水平评估、景观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和圈养种群遗传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为濒危兽类带来的威胁依然存在,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濒危物种和种群遗传适应与濒危机制,从而实现对濒危兽类的有效管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遗传 濒危兽类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 遗传多样 景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豹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郝宇波 金红 +2 位作者 杨林 李可欣 胡义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8-518,共11页
雪豹(Panthera uncia)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旗舰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雪豹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显著推动了雪豹保护遗传学研究... 雪豹(Panthera uncia)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旗舰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雪豹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显著推动了雪豹保护遗传学研究。本文综述了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在雪豹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雪豹的系统发生地位、系统地理格局和种群遗传结构及其亚种争议、演化历史、适应性演化和基因组特征等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雪豹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雪豹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豹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 保护遗传 基因组学 适应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