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属植物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丽平 周中流 +3 位作者 伍影瑶 李春燕 张灿龙 薛中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1-542,共12页
桉属(Eucalyptus L.Herit)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的大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引入品种较多,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基地。桉属植物具有较多的工业价值,其木材、叶、果实... 桉属(Eucalyptus L.Herit)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的大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引入品种较多,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基地。桉属植物具有较多的工业价值,其木材、叶、果实等是化学工业、香料、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料,可用作开发高性能桉木重组材、竹桉复合材料、造浆与造纸等。桉属植物作为民间药材被使用,具有抑菌消炎、疏风解热、防腐止痒等功效,其药理研究表明,桉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该研究通过查阅近三十年桉属植物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桉属植物不同部位的421个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阐述,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共73个、有机酸化合物共61个、萜类化合物共45个、多酚类化合物共229个、脂肪醇类化合物共13个,药理活性多集中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但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该文重点关注桉属植物的药用部位,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开展临床转化和新药研究工作,为今后桉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属植物 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结构分类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堡茶及其原料毛茶的非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2
作者 杨应 马婉君 +3 位作者 尤秋爽 杨高中 林智 吕海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88-298,共11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等技术研究分析六堡茶及其原料毛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关键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六堡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以及总黄酮的含量...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等技术研究分析六堡茶及其原料毛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关键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六堡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原料毛茶(P<0.05)。在六堡茶及其原料毛茶中鉴定出了569个化合物,可分为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黄酮和生物碱等11类化合物;并筛选出了146个差异代谢化合物(VIP>1,P<0.01),其中有32个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在六堡茶中显著高于原料毛茶,而114个差异代谢物在六堡茶中显著低于原料毛茶。此外,与原料毛茶相比,六堡茶中儿茶素类和氨基酸类等一些关键滋味成分,以及茶黄素和黄酮糖苷类等一些关键呈色成分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果揭示了六堡茶与其原料毛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阐明六堡茶品质形成的化学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原料毛茶 代谢组学 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丛瑾 刘雄民 黎跃 《广西林业科学》 2010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综述香椿叶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以及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香椿叶 挥发性化学成分 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