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技术冲击、非技术冲击与中国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明娟
王文甫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8,共7页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将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对中国劳动就业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劳动就业对正向技术冲击的反应为先立即下降,随后持续上升并回到初始状态,而对正向非技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将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对中国劳动就业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劳动就业对正向技术冲击的反应为先立即下降,随后持续上升并回到初始状态,而对正向非技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在一定时期内先升后降的驼峰形特征,且具有短期效应;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冲击的反应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持续上升的驼峰特征,且具有长期效应,而对正向非技术冲击的反应为先立即上升,后持续下降回到原状态,且具有短期效应;劳动就业波动的根源是由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共同引起的,两者都起到一定作用。这些结论对我国当前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劳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就业
技术
冲击
非技术冲击
脉冲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冲击、非技术冲击与中国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明娟
王文甫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24
70873044)
国家社科基金(10CJL029)
文摘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将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对中国劳动就业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劳动就业对正向技术冲击的反应为先立即下降,随后持续上升并回到初始状态,而对正向非技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在一定时期内先升后降的驼峰形特征,且具有短期效应;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冲击的反应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持续上升的驼峰特征,且具有长期效应,而对正向非技术冲击的反应为先立即上升,后持续下降回到原状态,且具有短期效应;劳动就业波动的根源是由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共同引起的,两者都起到一定作用。这些结论对我国当前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劳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劳动就业
技术
冲击
非技术冲击
脉冲反应函数
Keywords
employment
technology shock
non-technology shock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技术冲击、非技术冲击与中国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明娟
王文甫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