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药代动力学非房室模型终末段半衰期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潮
许羚
郑青山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临床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891-897,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1B03)
科技部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2012ZX09303-003
+2 种基金
2012ZX09303009-001)
上海市教委项目(J50303
2012JW24)
-
文摘
目的:评价非房室模型终末段半衰期(t1/2z)不同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t1/2z算法优选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个体间变异(CV,CV=15%,25%,35%)下,用静注二室房室模型参数进行数据模拟,分别获得1000个受试者完整时间与浓度(C-T)曲线数据,再按样本量(N,N=15,25,35,45)用Bootstrap方法抽样1000次,最后获得12个数据集,用4种方法(5点法,4点法,6点法,全点法)计算每个数据集消除相不同点时的t1/2z,其结果的均值与真值(静注二室模型的消除半衰期)比较作为准确度,其标准差大小作为稳定性。结果:当C-T曲线消除相有4个点时,5点法计算值最准确且较为稳定,而6点法最为稳定;当消除相3点时,4点法计算值准确度最高且较为稳定,而6点法最为稳定;消除相2点时,4种方法准确度稳定性皆低。结论:消除相有效浓度点应至少3点,5点法和4点法计算t1/2z较为合理。
-
关键词
终末段半衰期
非房室模型参数
药代动力学
-
Keywords
KEY WORDS Terminal half-life time
Non-compartmental parameter
Pharmacokinetics
-
分类号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