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DNA含量参数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书奎 周振英 +2 位作者 王自正 杜同信 翁慎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16-318,322,共4页
目的 :探讨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区别。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2 3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14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对二者的DNA指数 (DI)、DNA倍体类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水平 (Apo... 目的 :探讨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区别。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2 3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14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检测 ,并对二者的DNA指数 (DI)、DNA倍体类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水平 (Apo)和增殖活性 (SPF)做了对比分析。 结果 :2 37例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DI值为1.0 8± 0 .2 3,DNA异倍体检出率为 18.99% ;14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DI值为 1.0 0± 0 ,DNA倍体类型均为二倍体。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的Apo和SPF均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正常组织 (P <0 .0 5 )。即使剔除DNA异倍体病例 ,其Apo和SPF仍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的正常组织 (P <0 .0 5和P <0 .0 1)。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癌旁远处组织DNA二倍体细胞的Apo和SPF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正常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癌旁组织 DNA倍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 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新锋 郭康 +2 位作者 李宁 郭宏强 贾向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61-62,共2页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方法126例住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将其分为非恶性肿瘤组(100例)和恶性肿瘤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结果住院治疗...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方法126例住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将其分为非恶性肿瘤组(100例)和恶性肿瘤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结果住院治疗期间,恶性肿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23.08%,非恶性肿瘤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6~60个月的随访,发现恶性肿瘤组患者与非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疾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其肺栓塞发生率将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非恶性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常用非甾体镇痛药在非恶性肿瘤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5期63-63,65,共2页
目的:分析常用非甾体镇痛药在非恶性肿瘤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非恶性肿瘤慢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组1给予洛索洛芬钠片镇痛,组2给予依托考昔镇痛,组3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镇痛。比较3组药效持续时间、镇痛效果... 目的:分析常用非甾体镇痛药在非恶性肿瘤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非恶性肿瘤慢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组1给予洛索洛芬钠片镇痛,组2给予依托考昔镇痛,组3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镇痛。比较3组药效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起效时间。结果:组1镇痛持续时间较好,组3镇痛效果较好,组3起效时间较久。结论:根据非恶性肿瘤慢性疼痛患者的实际的病情给予常用非甾体镇痛药,以达到镇痛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镇痛药 非恶性肿瘤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的PET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亮 施慎逊 +3 位作者 管一晖 赵军 左传涛 董孟杰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1期6-9,12,共5页
目的探讨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脑显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年龄、性别构成配对,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对12例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肿瘤... 目的探讨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脑显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年龄、性别构成配对,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对12例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1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心理评估,所有对象行脑18F-FDGPET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方法对两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SDS标准总分高于对照组(52.9±9.6vs42±8.9,P=0.012<0.05),肿瘤组阻滞类因子分高于对照组,HAMD总分及其它6类因子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ROI分析显示肿瘤组较对照组双侧额叶下回、海马及左侧扣带回、左侧海马旁回的葡萄糖代谢有所下降(P均<0.05)。肿瘤组SDS标准总分与以上部分脑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存在负相关,对照组SDS标准总分与其脑葡萄糖代谢率无明显相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其脑18F-FDGPET显像提示存在额叶和边缘系统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下降,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恶性肿瘤 抑郁情绪 PET显像 额叶 边缘系统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病理管理分析
5
作者 原玉芬 张新莲 张静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管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258例患者资料,其中癌160例(62.02%),肉瘤4例(1.55%),淋巴瘤92例(35.6... 目的分析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管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258例患者资料,其中癌160例(62.02%),肉瘤4例(1.55%),淋巴瘤92例(35.66%),恶性黑色素瘤2例(0.78%),随访54例,其中41例为肺来源;死亡9例中6例为肺癌颈转移。结论颈部非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在颈部肿物中较为常见,其病理特点和发病原因变化极大,应尽早诊断治疗。该文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 病理管理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与基因探针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范维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2-2,共1页
一、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历史发展:数十年来人们致力于寻找恶性肿瘤所特有的成分。以期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经研究发现:有些成分虽非恶性肿瘤所独有,但其存在,对某种肿瘤性质的判明却有帮助,可视为肿瘤性质的标志,提出... 一、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历史发展:数十年来人们致力于寻找恶性肿瘤所特有的成分。以期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经研究发现:有些成分虽非恶性肿瘤所独有,但其存在,对某种肿瘤性质的判明却有帮助,可视为肿瘤性质的标志,提出了肿瘤标志物的概念。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断 肿瘤标志物 单克隆抗体 非恶性肿瘤 本周氏蛋白 肿瘤性质 基因探针 生长因子受体 低分化肿瘤 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患者临终前气管插管的回顾性调查
7
作者 李小梅 黄海力 +3 位作者 崔明新 宋昱 邱娇娇 范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817-821,共5页
目的比较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前后老年患者临终前气管插管率有无显著变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65岁的死亡患者,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逐年统计气管插管率,并比较2014年前后有无... 目的比较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前后老年患者临终前气管插管率有无显著变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65岁的死亡患者,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逐年统计气管插管率,并比较2014年前后有无变化及2组患者临终前插管率和插管后生存期有无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共收集死亡患者1233例,男性1150例(93.27%),女性83例(6.73%);肿瘤患者456例(36.98%),非肿瘤患者777例(63.02%)。肿瘤组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非肿瘤组,肿瘤低龄组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65例(78.26%)接受临终前气管插管,其中肿瘤组占29.22%(282/965),非肿瘤组占70.78%(683/965)。肿瘤组的整体插管率为61.84%(282/456),非肿瘤组的整体插管率为87.90%(683/777),2组插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4年前后对比,无论是整体插管率、肿瘤组还是非肿瘤组,自身前后对比都存在显著差异[557(82.76%)和408(72.86%),194(69.04%)和88(50.29%),363(92.60%)和320(83.12%);P<0.01]。肿瘤组插管后平均生存期(108.09±16.40)d,非肿瘤组为(273.93±2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后1个月以内死亡的患者,肿瘤组为56例(54.96%),非肿瘤组为100例(42.90%)。肿瘤患者插管后生存1年以上的比例为19例(6.74%),非肿瘤患者为146例(2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中心临终前老年患者的整体气管插管率较高。自2014年缓和医疗理念普及后,无论肿瘤还是非肿瘤患者,临终前的气管插管率都显著降低。非肿瘤患者插管后的生存期明显长于肿瘤患者。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严格评估插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 气管插管 恶性肿瘤 非恶性肿瘤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妙用述验
8
作者 龚士澄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3年第3期30-31,共2页
理中汤治疗残胃慢性炎程××,男,43岁,干部。1989年10月10日诊。因上腹久胀不能进食,在数家医院治疗无效。经胃镜及有关病理检查,有胃癌迹象,于1985年春切除病灶为全胃三分之一部分。术后,症状略减,癌恐仍甚,复请上海肿瘤医院鉴... 理中汤治疗残胃慢性炎程××,男,43岁,干部。1989年10月10日诊。因上腹久胀不能进食,在数家医院治疗无效。经胃镜及有关病理检查,有胃癌迹象,于1985年春切除病灶为全胃三分之一部分。术后,症状略减,癌恐仍甚,复请上海肿瘤医院鉴定,并非恶性肿瘤。但遗残胃慢性炎症。患者上脘至脐周均胀,中脘如覆盘,屈身则胀迫欲吐,伸直又有前后对挤感并隐痛,平卧更觉上腹绷急紧束,惟身略前倾比较轻松。经常饥不敢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上脘 残胃 非恶性肿瘤 肿瘤医院 上腹 慢性炎 病理检查 经来发狂 脐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游伟 吴琛 +2 位作者 王科 李东华 姚爱华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介绍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单中心经验和教训,提高对这一罕见及极易误诊的肝脏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中心2011年至2019年间收治的5名UESL病例资料,包括4名儿童和1名成人,年龄在8~69岁。结果所... 目的介绍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单中心经验和教训,提高对这一罕见及极易误诊的肝脏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中心2011年至2019年间收治的5名UESL病例资料,包括4名儿童和1名成人,年龄在8~69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辅助化疗:其中1例患者(病例1)完成了6个化疗周期,无复发生存85月。1例患者(病例3)仅接受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因病情恶化停,术后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患者有肿瘤破裂(病例4)和囊肿引流,TACE治疗史,手术切除术后4月肿瘤复发和多处转移,因腹腔肿瘤破裂出血行二次手术切除,随后进行了化疗和放疗(腰椎)。评估显示部分缓解,但死于肠瘘。两例患者仅手术治疗。一例(病例2)手术切除后两次反复均予切除,现存活31个月。另一例(病例5)经历了长时间误诊,经历了囊肿开窗、胆总管引流、剖腹止血等3次手术,最后行右三叶切除术,于发病后1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UESL早期诊断即早治疗非常重要,仅手术切除预后差,应采用包括外科手术和辅助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的胚胎肉瘤 肝脏恶性肿瘤(HCC) 化疗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