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活动的合理化机制研究--对14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平 谈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依据对14名从未参与志愿活动大学生的深度访谈资料,利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活动的合理化机制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非志愿者在阐释自己的不参与行动时,一是通过"内部路径",构建了"... 本文依据对14名从未参与志愿活动大学生的深度访谈资料,利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活动的合理化机制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非志愿者在阐释自己的不参与行动时,一是通过"内部路径",构建了"内在合理化机制",即从个体自身寻找不参与的理由,从而将不参与行动合理化。他们找到的最主要理由是志愿活动与自我发展相冲突;二是通过"外部路径",构建了"外在合理化机制",即从个体自身以外的与志愿活动相关联的诸多方面去寻找不参与的理由,从而将不参与行动合理化。他们找到的最主要理由是志愿活动无意义、志愿活动缺乏安全保障;志愿组织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网络缺位等等。文章最后讨论了上述研究发现的理论意义及其政策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志愿者 志愿活动 合理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翠萍 尚鹤睿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8-791,共4页
探索影响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为高校选拔和招募志愿者提供依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广州市三所高校482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家庭居住地和动机与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的差异有统计学... 探索影响大学生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为高校选拔和招募志愿者提供依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广州市三所高校482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家庭居住地和动机与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压力和责任分散是妨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 非志愿者 社会心理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