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证协议安全性的非形式化分析
- 1
-
-
作者
董玲
温蜜
陈克非
郑燕飞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3-1346,共4页
-
基金
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2006AA1Z422)资助
-
文摘
安全协议特别是认证协议的非形式化分析在复杂的现代通信中变得尤其重要.本文指出著名的Abadi安全协议设计原则和Lin等文献中关于漏洞的分析以及使协议更安全的建议存在不准确性,从而使我们能够给出其协议修正版本的攻击.通过对安全协议不安全实质的分析,文章指出实现安全认证协议的必要条件:主体的活现性和新鲜性标志符的新鲜性和关联性.最后,以问答式认证协议为例,指出了保证主体的活现性和新鲜性标志符的新鲜性和关联性的方法.
-
关键词
安全协议
活现性
新鲜性
关联性
非形式化分析
-
Keywords
cryptographic protocol
liveness
freshness
association
informal analysis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国密SM2支持动态口令恢复的多因素认证方案
- 2
-
-
作者
汪定
朱留富
-
机构
南开大学密码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数据与智能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天津市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
出处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41-2262,共2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22208)
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21JCZXJC00100)资助。
-
文摘
多因素认证使用两种及以上认证因素(如口令、智能卡或生物特征等)来验证用户身份,有效缓解了单一认证因素被攻破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增强了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被普遍应用于金融交易、电子政务和军事国防等关键领域。当前广泛采用的多因素认证方案主要依赖国外密码算法标准构建,一旦这些国外算法存在潜在缺陷或安全隐患,可能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信息安全构成重大风险,未能顺应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要求。此外,现有基于口令的多因素认证方案没有考虑口令恢复机制,即当用户遗忘和丢失口令时,方案无法协助用户找回口令。然而,为增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系统要求用户设置复杂口令,如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增加了用户的记忆负担。尽管现有多因素认证方案提供口令更新功能,但通常要求用户首先提交原始口令,同样无法避免口令遗忘和丢失时的恢复问题。因此,当遗忘和丢失口令时,用户极有可能无法找回口令从而永久丢失该账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国密SM2算法、密保问题以及秘密共享技术,提出一种支持动态口令恢复的多因素认证方案,为构造国密算法框架下的多因素认证方案提供了可行路径,并进一步解决了口令遗忘和丢失问题。本文构造的基于国密SM2的签密算法,可同时保证认证凭证和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有效降低执行数据加密和签名操作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适用于轻量级应用场景;使用秘密共享技术,将口令恢复凭证与用户密保问题进行绑定,并利用智能卡存储口令恢复凭证。当遗忘和丢失口令时,用户需要提供有效的智能卡,通过回答密保问题从口令恢复凭证获得秘密值份额,重构该秘密值并利用国密SM4解密算法恢复原始口令;此外,用户可以在本地更新密保问题,SM4加解密密钥和口令恢复凭证,避免隐私信息泄露,从而实现动态口令恢复功能。本文方案使用模糊验证和诱饵口令技术计算用户认证凭证,降低口令猜测攻击威胁并提供错误口令实时监测功能。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本文提供了形式化安全性证明。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在提供安全可靠身份认证的同时具备可行性。
-
关键词
多因素认证
SM2
动态口令恢复
随机预言机模型
非形式化分析
-
Keywords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SM2
dynamic password recovery
random oracle model
informal analysis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适用于智能电表双向互动系统的安全通信协议
被引量:23
- 3
-
-
作者
赵兵
翟峰
李涛永
李保丰
付义伦
岑炜
-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3-98,共6页
-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JL71-15-036)~~
-
文摘
根据智能电表双向互动系统逻辑结构和业务需求,提出了一种融合协议过滤、双向身份认证、访问列表查询和优先级控制等方法的智能电表双向互动、多重防护安全通信协议(BIMP),并采用BAN逻辑形式化分析方法和非形式化分析方法验证了其性能。BIMP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具有安全保密性、抗攻击性、通信效率较高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电表双向互动系统实际业务应用需求。
-
关键词
智能电表
双向互动
安全通信协议
BAN逻辑
非形式化分析
-
Keywords
smart meter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securit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AN logic
non-formal analysis
-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933.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