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值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苏有锦 刘杰 +3 位作者 郑斯华 刘丽芳 付虹 徐彦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关键词 S波 非弹性衰减 Q值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晓 张元生 +1 位作者 莘海亮 张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5,共7页
利用甘肃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基于遗传算法,首先用Atkinson方法计算非弹性衰减系数,在此基础上用Moya方法同时反演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反演结果表明,祁连山中东段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687.9f^0.460;除... 利用甘肃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基于遗传算法,首先用Atkinson方法计算非弹性衰减系数,在此基础上用Moya方法同时反演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反演结果表明,祁连山中东段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687.9f^0.460;除了湟源台(HYQ)外,其余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研究区地震的应力降范围为2~40 bar,优势分布在2~20bar;震源参数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地震矩与震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中东段 非弹性衰减Q值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施甸震群非弹性衰减及震源参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丽芳 刘杰 +1 位作者 苏有锦 付虹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485,共11页
本文根据昆明区域数字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反演了施甸地震震源区非弹性衰减,运用Moya方法反演了施甸震中200km区域内6个数字地震台的场地响应.首先扣除了地震记录数据中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的影响,继... 本文根据昆明区域数字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反演了施甸地震震源区非弹性衰减,运用Moya方法反演了施甸震中200km区域内6个数字地震台的场地响应.首先扣除了地震记录数据中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的影响,继而利用遗传算法测定了2001年施甸震群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①地震矩和近震震级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地震矩范围为1×1012~1014N·m,震源破裂半径为157~973m,地震矩与震源半径之间亦呈线性关系.②拐角频率随地震矩的增大而减小.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拐角频率与地震矩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关系式可计算出拐角频率的估计值.拐角频率与其估计值之差的时间进程曲线表明,强余震发生之前会连续出现拐角频率与其估计值的差值呈高值或低值异常.③地震应力降范围为0.07~1.55MPa,应力降与近震震级无明显的依赖关系,强余震发生之前会出现高应力降异常.④余震的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5~10km,表明地震能量释放主要集中在这一深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非弹性衰减 场地响应 遗传算法 施甸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天山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和场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慧 高孟潭 +1 位作者 俞言祥 唐丽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用中小地震的数字观测资料,依据地震观测谱和震源谱、传播路径衰减因子及场地效应的关系式,在对场地效应约束的条件下,反演S波非弹性衰减和软基岩场地效应,确定研究区路径、场地参数.该方法确定的参数,避免了台站地形效应的影响,真实... 采用中小地震的数字观测资料,依据地震观测谱和震源谱、传播路径衰减因子及场地效应的关系式,在对场地效应约束的条件下,反演S波非弹性衰减和软基岩场地效应,确定研究区路径、场地参数.该方法确定的参数,避免了台站地形效应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了研究区自由软基岩场地的地震效应和传播路径非弹性衰减的影响.研究区的平均软基岩场地效应,在2~4 Hz频率范围为1.5倍左右;S波品质因子为Qs=278 f^0.346.这些参数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区的地面运动随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地区 S波品质因子 场地效应 非弹性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研究宁夏地区介质非弹性衰减和场地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许英才 许文俊 +1 位作者 李鸿庭 陈继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33-37,共5页
利用宁夏及邻区的数字地震波资料,选取2009-05—2010-10月ML2.6以上的20个台站32次地震事件的268条波形记录,用遗传算法反演了宁夏及邻区介质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相应。反演得到:宁夏地区介质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337.... 利用宁夏及邻区的数字地震波资料,选取2009-05—2010-10月ML2.6以上的20个台站32次地震事件的268条波形记录,用遗传算法反演了宁夏及邻区介质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相应。反演得到:宁夏地区介质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337.67f0.4554。其Q值和山西及浙江地区的结果最相近,可能预示着该区地质构造活动处于一个正常的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地区 Q值 遗传算法 场地响应 非弹性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及场地响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丹宁 马志斌 +3 位作者 续外芬 高洋 马红虎 徐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1-1046,共6页
利用2011~2015年云南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几何衰减模型,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反演云南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f),得到云南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193.8f0.528。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 利用2011~2015年云南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几何衰减模型,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反演云南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f),得到云南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193.8f0.528。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源位移谱,使用Moya方法联合多台多地震数据计算得到46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岩石台基对地震波信号在不同频段的放大作用并不相同,云南地区场地响应总体存在明显的低频放大、高频衰减现象,在卓越频段1~4 Hz场地放大倍数大多在1~10倍,而在高频段(10Hz以上)场地的衰减大多在0.0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 Q值 场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与ML震级测定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亚吉 杨晶琼 秦敏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选取云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分别计算云南3个区域的介质品质因子Q0值。根据云南地区地震波衰减的区域性差异,通过震级偏差统计分析了47个台站的单台ML震级偏差情况。结果显示:云南属于低Q0值地... 选取云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分别计算云南3个区域的介质品质因子Q0值。根据云南地区地震波衰减的区域性差异,通过震级偏差统计分析了47个台站的单台ML震级偏差情况。结果显示:云南属于低Q0值地区,区域性差异明显。位于云南西部区域1的Q0值相对较高,为251.3;东部的区域3的Q0值次之,为216.9;中部的区域2的Q0值最低,为102.6。Q0值越小的地区,S波衰减程度越大,单台震级偏小于台网平均震级的台站也就越多。同一地区的台站在测定相同区域内的地震时,虽然地震波非弹性衰减程度相近,但由于受到各台站场地不同增益作用的影响,其单台震级偏差情况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 Q0 震级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湾水库近区地震波非弹性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邬成栋 付虹 汤曙恩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6,共8页
利用小湾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11个子台自2005年5月21日开始观测至2006年9月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反演了小湾水库附近区域的非弹性衰减,得到该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是Q(f)=225.8f0.332。另外,用Moya方法反演了小湾台... 利用小湾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11个子台自2005年5月21日开始观测至2006年9月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反演了小湾水库附近区域的非弹性衰减,得到该地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是Q(f)=225.8f0.332。另外,用Moya方法反演了小湾台网11个子台的场地响应,得到了43个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湾水库 非弹性衰减 场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长岛地区地震波非弹性衰减Q值、场地响应及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少辉 曲均浩 +3 位作者 苗庆杰 李铂 郭宗斌 刘方斌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2-1321,共10页
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长岛震群2017年2月14日—9月1日期间的波形与震相资料研究长岛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得到该地区介质平均Q值与频率f的关系式为Q(f)=363.9f1.374 1。采用Moya等[1]提出的利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得到长岛周边台站的场地响应... 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长岛震群2017年2月14日—9月1日期间的波形与震相资料研究长岛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得到该地区介质平均Q值与频率f的关系式为Q(f)=363.9f1.374 1。采用Moya等[1]提出的利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得到长岛周边台站的场地响应,根据Brune模型震源参数计算公式求解长岛震群序列地震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各个震源参数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地震矩随ML震级的增大而增加,地震矩与破裂半径R之间存在半对数关系,拐角频率fc随地震矩的增大而减少;长岛地震序列的应力降数值普遍偏小,最大不超过0.9MPa,这意味着长岛震源区整体构造应力较低,也可能指示长岛震群为低摩擦应力的断层作用;震源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方面,整体而言,长岛震群地震应力降变化起伏很大,在M4.1地震发生前,拐角频率与应力降均发生快速下降后随即翻转上升的现象,证明在M4.1地震发生前震源区整体应力的挤压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系数 震源参数 场地响应 震群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和场地响应的研究
10
作者 郭晓 张元生 +2 位作者 莘海亮 李稳 张武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根据甘肃数字地震台网21个子台的437条波形记录,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利用Atkinson方法和遗传算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非弹性衰减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得到该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f)=564.7f0.3;21个子台中,... 根据甘肃数字地震台网21个子台的437条波形记录,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利用Atkinson方法和遗传算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非弹性衰减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得到该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f)=564.7f0.3;21个子台中,除了武都、合作、湟源、定西和迭部等台的场地响应总体上没有放大效应以外,其余台站均存在较明显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Q值 场地响应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研究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的介质衰减特征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翠萍 张智强 +1 位作者 夏爱国 刘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利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55条地震波形资料,根据S波记录得到观测振幅谱,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乌鲁木齐—乌苏—库尔勒地区)的几何衰减模型、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 km震源距范围内,研... 利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55条地震波形资料,根据S波记录得到观测振幅谱,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乌鲁木齐—乌苏—库尔勒地区)的几何衰减模型、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 km震源距范围内,研究区地震波的几何衰减满足三段衰减模型;研究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344f^(0.55)。本研究为今后在该研究区利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开展震源谱的恢复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等地震学、工程地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 非弹性衰减 几何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永久 乔慧珍 +1 位作者 程万正 刘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地区的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km震源距范围内,研究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17.8f0.816。这一结果为在四川盆地地区进一步开... 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地区的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km震源距范围内,研究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17.8f0.816。这一结果为在四川盆地地区进一步开展震源谱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等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 几何衰减 介质品质因子 四川盆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内S波衰减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红桂 啜永清 +1 位作者 陈书清 金春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8-497,共10页
采用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的3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19次地震事件共487条数字化波形记录,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了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内S波的三段几何扩散参数、S波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式、32个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19次... 采用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周缘的32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19次地震事件共487条数字化波形记录,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了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内S波的三段几何扩散参数、S波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式、32个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19次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内S波非弹性衰减在1Hz处的Q值比地质构造活跃地区的结果要大得多.32个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在高频部分除个别台站外基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但在低频区间部分台站之间有一定的差异.1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矩对数值与震级M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块 几何扩散 非弹性衰减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库区介质衰减、台站响应和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永久 赵翠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4-675,共12页
利用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和成都区域数字台网中的油榨坪台2004年8月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的紫坪铺库区2级以上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紫坪铺水库库区地震波非弹性衰减系数、几何扩散系数和介质品质因子;利用Moy... 利用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和成都区域数字台网中的油榨坪台2004年8月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的紫坪铺库区2级以上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紫坪铺水库库区地震波非弹性衰减系数、几何扩散系数和介质品质因子;利用Moya等提出的方法计算了台站场地响应;对震源谱的低频水平和拐角频率进行了联合反演,并计算了紫坪铺库区287次1.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同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坪铺库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47.8×f^(0.91);场地响应均表现为与频率相关;紫坪铺库区小震地震矩、震级与震源谱拐角频率的依赖关系不明确,这可能与水库诱发地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水库 非弹性衰减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及其附近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晓 张元生 何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根据兰州临时微震台网的数字化微震记录,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拟合,利用Atkinson方法和遗传算法,得到兰州市及其附近地区介质的几何衰减函数,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的关系为Q(f)=45.1f1.488。并对研究结果对比其他地区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兰州 非弹性衰减 品质因子 遗传算法 微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近震震级确定及地震波衰减特征的区域性差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婷 苏金蓉 孙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5-660,共6页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大量时间、地点相对集中的地震来测定每个台站的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子台震级偏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避开震源、路径、...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大量时间、地点相对集中的地震来测定每个台站的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子台震级偏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避开震源、路径、方位等耦合因素对震级测定的影响。结合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及攀枝花-西昌地区不同的地质构造,从地震波衰减特征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探讨近震震级(2.5≤ML≤4.9)的估算问题,使计算的单台震级校正值更合理。研究表明,位于四川盆地腹地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台站,受松软沉积层对入射波放大作用和地震台站场地响应的共同影响,震级普遍偏大,作负校正;龙门山断裂带北中段台站估算盆地地震震级时震级偏小,作正校正;川西地区介质品质因子低,地震射线途径该区域时能量衰减大,加上"弱S波形"估算的近震震级偏小,作正校正;攀西地区单台震级偏差随震中位置不同而有变化,估算盆地地震震级时,受盆地边缘强烈不对称高幅值带的影响,单台震级常偏大,作负校正;估算高原地震震级时,射线路径穿越了川西、攀西两个高衰减区域,单台震级偏小,作正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 Q值 场地响应 震级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瀑布沟水库库区介质衰减、台站响应和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慧珍 张永久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8-615,共8页
利用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记录到的瀑布沟水库及邻区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库区介质品质因子;并利用Moya方法计算了台站场地响应;在获得介质品质因子和台站场地响应的基础上联合反演计算了瀑布沟库区67次构... 利用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记录到的瀑布沟水库及邻区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了库区介质品质因子;并利用Moya方法计算了台站场地响应;在获得介质品质因子和台站场地响应的基础上联合反演计算了瀑布沟库区67次构造地震和208次爆破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同时讨论了它们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瀑布沟库区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47.1*f0.92;各台站的场地响应随频率变化不大,场地响应均在1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瀑布沟水库 非弹性衰减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爆破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西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
18
作者 卢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地震波的几何衰减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和Mereu方法,反演得到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f),并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地震波的几何衰减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和Mereu方法,反演得到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f),并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源位移谱,使用Moya方法联合多台多地震数据求得该地区各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2008-05~2013-12期间攀西地区介质衰减模型为Q(f)=94.4f^(0.665 9),2014-01~2015-06期间该地区介质衰减模型为Q(f)=83.9f^(0.719 6),两个时间段的反演结果十分接近,且均呈现出低Q_0和较高衰减系数γ的特点,即该地区地震波衰减明显偏高,同时Q对频率f的依赖较大;场地响应方面,岩石台基对地震波信号在不同频率点的放大作用不同,其中MGU、PGE和SMK地震台场地增益较大,YYU、YYC地震台场地放大倍数在1~2之间平稳变化,LGH地震台场地响应随频率增大而快速衰减。结合上述计算结果推测,攀西地区构造活跃、上地壳结构极不均匀、地震波能量衰减强烈是造成该区域Q_0低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衰减 Q值 场地响应 几何衰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震信号低衰减传播
19
作者 肖健 孙书廷 刘建中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87,共5页
本文探讨了弱地震信号低衰减传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地下的地震信号传播介质均表现出一定的弹性,振动信号幅度在低于介质弹性限度时传播,衰减很小,表现出低衰减特征。这一特点保证了可以在地面,甚至黄土覆盖区监测到微地震信号。
关键词 微地震 衰减 非弹性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震动估计需求的区域传播介质参数
20
作者 郑兴群 陶正如 白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105,共15页
地震动估计是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的重要输入来源。地震动估计中,地震波在地壳介质中的传播可用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表达。文中针对这2项区域传播介质特性,从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2个角度分别开展研究。首先,以地震记录丰富的... 地震动估计是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的重要输入来源。地震动估计中,地震波在地壳介质中的传播可用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表达。文中针对这2项区域传播介质特性,从几何扩散项和非弹性衰减项2个角度分别开展研究。首先,以地震记录丰富的日本东北部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遗传算法反演几何扩散项参数并讨论震级、震源深度及莫霍面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莫霍面埋深对几何扩散项参数的影响最大。将此结果用于中国西部的四川、新疆和云南地区,按照莫霍面深度分区并分段拟合几何扩散项参数。在此基础上,从地质学的角度重新划分区域,借助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不同分区的非弹性衰减项参数Q0和η等。结果表明:在大地热流数值较高、莫霍面较浅、上地壳剪切波速较低、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地震波衰减较快,通常Q值较低;在地质年代由古及今、高程增加的情况下,Q值逐渐减小。面向地震动估计所需的区域地壳介质参数Q值,给出了反演区域范围的划分方案,即四川的东部地区和新疆天山地区为高Q值区域,云南、四川中西部地区和新疆喀什地区为低Q值区域。其中,云南西北部和四川中西部为Q值相对更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估计 几何扩散项 非弹性衰减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