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超深断控凝析气藏流体非平衡相变对开采效果影响
1
作者 张宁 曹飞 +4 位作者 李宗宇 张云 孙扬 潘毅 孙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8,共8页
受超深超高温超高压成藏控藏机制影响,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地层流体呈现出超临界凝析气复杂相态特征,而其复杂相态演化行为对开发动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以顺北4号断裂带... 受超深超高温超高压成藏控藏机制影响,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地层流体呈现出超临界凝析气复杂相态特征,而其复杂相态演化行为对开发动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顺北超深层断控体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以顺北4号断裂带高含凝析油超临界凝析气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高温高压可视化实验观测方法开展顺北凝析气藏近临界凝析油气流体临界乳光现象、非平衡相变现象、雾状反凝析沉降临界慢化现象,以及反凝析过程流体分层等特殊相态演化实验观测研究,而后分析高温超高压条件下近临界凝析气流体所产生的非平衡相态演化特征,初步揭示了非平衡相变及渗流对气井衰竭开采过程反凝析早期雾状反凝析沉降弛豫慢化现象等对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得到在PVT(压力-容积-温度)釜中一定气柱高度中从露点压力开始降压至最大反凝析压力的雾状凝析油重力沉降弛豫时间累计可达1193 s,转换到顺北凝析气藏大纵深缝洞体流动空间可达7026 s,通过合理控制采速则可提高雾状反凝析油采出程度为4.99%;基于长岩心非平衡渗流实验测试得到合理控制采速可使反凝析油的采出程度提高了7.14%。结合顺北4号带典型气井生产曲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非平衡相变和雾状反凝析沉降弛豫效应对凝析气井反凝析阶段凝析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实际开采动态显示,目前凝析油采出程度较天然气高出5%以上,研发的高温高压原位相态观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塔里木、四川盆地等超深层气藏,可为顺北超深层凝析气藏开发动态特征分析及开发对策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断控体凝析气藏 超临界凝析气 非平衡相变 反凝析沉降 弛豫慢化现象 平衡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油非平衡相变对脱气影响的定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克柳 李相方 +4 位作者 王海涛 关文龙 王星 廖宗宝 李武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7-604,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非平衡相变对油气系统脱气的影响和准确确定不同采油速度下油气系统的泡点压力,以亨利模型为基础,考虑挥发油非平衡相变,建立了考虑压降影响的气体溶解度计算模型。利用变压器油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油气系统在不同压降速度下... 为了定量评价非平衡相变对油气系统脱气的影响和准确确定不同采油速度下油气系统的泡点压力,以亨利模型为基础,考虑挥发油非平衡相变,建立了考虑压降影响的气体溶解度计算模型。利用变压器油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油气系统在不同压降速度下进行脱气实验,分别测量非平衡相变和平衡相变状态下的脱气速度,经计算、拟合得到表征油气系统非平衡性的重量函数,最后计算出不同压降速度时的脱气速度和泡点压力,并定量评价非平衡相变对脱气的影响程度及泡点压力偏离程度。考虑油气系统非平衡相变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未考虑非平衡相变的亨利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挥发油藏开发过程中,油气非平衡相变降低了油藏泡点压力,延缓了挥发油脱气进程,压力降落速度和压力降落幅度决定非平衡相变对脱气的影响程度:压力降落幅度越大、压力降落速度越大,非平衡相变对脱气影响越明显,泡点压力越低、脱气速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系统 挥发油 非平衡相变 脱气 模型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相变的临界标度理论及普适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绍洪 戴陵江 +1 位作者 胡林 李坚石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0-304,共35页
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在非平衡相变临界( N P C) 标度理论及普适性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一般 N P C 系统规格化模型,局域序参量的概率分布,广义势的临界渐近形式,空时有关函数及其临界奇异行为。论证了 N P C 系统的临界可... 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在非平衡相变临界( N P C) 标度理论及普适性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一般 N P C 系统规格化模型,局域序参量的概率分布,广义势的临界渐近形式,空时有关函数及其临界奇异行为。论证了 N P C 系统的临界可标度性,导出了一组普适的 N P C 标度关系,由之计算出的4 种 N P C 普适类的临界指数与目前已知的实验及理论结果吻合得非常好。此外,还讨论了非平衡相变临界标度理论的普适性,将平衡相变临界标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极限情况含于同一理论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临界现象 NPC 标度关系 临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非平衡相变强化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平生 华贲 +1 位作者 韩光泽 魏耀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提出了有序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非平衡相变是有序度的突变 ,其传递强度可以得到突变的增加 .如果能够在非平衡非线性过程中协调场的参数 ,那么 ,就有可能以小的能耗而获得传递过程的最大强化 .以自然对流和湍流为例论述了上述观点 .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强化传热 场协同分析 有序度 临界点 流体流动 自然对流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跨音速流动中非平衡相变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勇 沈胜强 +2 位作者 董国海 郭松 王昆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1-407,共7页
在引入水蒸气非平衡相变的动力模型和水蒸气真实物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蒸气跨音速非平衡流动的守恒型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对激波捕捉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Roe-FDS格式进行计算,数值求解了水蒸气跨音速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相变及凝结... 在引入水蒸气非平衡相变的动力模型和水蒸气真实物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蒸气跨音速非平衡流动的守恒型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对激波捕捉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Roe-FDS格式进行计算,数值求解了水蒸气跨音速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相变及凝结激波现象。着重研究了水蒸气跨音速非平衡凝结相变的温度特性,归纳了水蒸气跨音速非平衡流动的凝结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归纳了蒸汽温度变化对核化凝结、激波形态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入口温度对蒸汽跨音速流动中的非平衡相变具有显著的影响,进口温度越低,非平衡核化凝结爆发得越早,产生的液滴粒径越大;随着进口温度的升高,非平衡凝结相变的起始点逐渐向喷管出口方向移动,蒸汽需要在缩放喷管中加速膨胀到较高Mach数下达到较高的过饱和度和过冷度时才能产生核化凝结,而成核率也相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跨音速流动 非平衡相变 激波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论的视野探究体育与政治的非平衡相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伟煌 蔡理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80,共6页
以耗散结构论为理论依据,首先对体育与政治关系的耗散结构进行阐释;其次,依据耗散论原理导入利益相关者要素,建立以P(体育)、S(政治)、EPS(政治权益相关者熵流)和ESS(体育利益相关者熵流)为主导的非平衡相变模型;再次,对模型进行数据解... 以耗散结构论为理论依据,首先对体育与政治关系的耗散结构进行阐释;其次,依据耗散论原理导入利益相关者要素,建立以P(体育)、S(政治)、EPS(政治权益相关者熵流)和ESS(体育利益相关者熵流)为主导的非平衡相变模型;再次,对模型进行数据解析,提出EPS、ESS→S为实际最优模型;最后,在耗散结构论的框架下,提出以EPS为主导的政治应以加强宏观调控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己任;而以ESS为主导的体育则应持续走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增加对国民健康的贡献值,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论 利益关者熵流 非平衡相变 实际最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BZ-CSTR反应体系小振荡诱导非平衡相变
7
作者 魏庆莉 侯哲 +3 位作者 李艳妮 陈兰 蔡遵生 赵学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8-344,共7页
以流量为扰动参数,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中的Belousov Zhabotinsky(BZ)反应体系小振荡进行周期或噪声扰动,改变扰动周期或扰动强度,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诱导非平衡相变.以BZ反应的四变量Montanator模型为基础,对相应流率区进行周期... 以流量为扰动参数,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中的Belousov Zhabotinsky(BZ)反应体系小振荡进行周期或噪声扰动,改变扰动周期或扰动强度,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诱导非平衡相变.以BZ反应的四变量Montanator模型为基础,对相应流率区进行周期或噪声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TR-BZ 小振荡 周期扰动 非平衡相变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相变与平衡相变的临界相似关系及其统一性(英文)
8
作者 戴陵江 蔡绍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74-81,共8页
在NPC规格化模型的基础上,充分注意了平衡相变与非平衡相变两类临界现象间的主要差异和相似之处,从参考态、势函数、相关函数、临界可标度性、临界指数、标度律、临界普适性等方面考察了这两类临界观象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衡... 在NPC规格化模型的基础上,充分注意了平衡相变与非平衡相变两类临界现象间的主要差异和相似之处,从参考态、势函数、相关函数、临界可标度性、临界指数、标度律、临界普适性等方面考察了这两类临界观象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衡相变临界观象(EPC) 可看作是非平衡相变临界现(NPC) 的一种特殊情况,平衡相变的临界标度律是非平衡相变临界标度律关系族中的一组关系式,即NPC标度律具有更大的普适范围,这说明EPC与NPC 在临界标度性方面可由统一的理论来描述,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平衡 临界现象 标度律 临界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相变中的熵
9
作者 姜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49-352,共4页
指出了在讨论非平衡相变过程中熵变化问题上哈肯论文的不足,并且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无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相变与热带气旋的运动
10
作者 韩仙华 高德章 +1 位作者 章熙波 彭书铭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80-81,88,共3页
采用哈肯协同学的非平衡相变理论,从理论上指出一种热带气旋运动的概率预报方法。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自组织 非平衡相变 朗之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Schlogl三分子化学系统中三级非平衡相变的随机分析
11
作者 向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52-62,共11页
本文以主方程的非线性 F—P 方程近似为基础,导出了均匀 Schlgl 三分子化学系统沿控制参量δ与δ′相等方向的定态概率分布 P(X)的解析表达式。根据该式、讨论了定态概率分布 P_0(x),均方涨落〈δx^2〉以及平均值〈x〉随δ的演变行为。
关键词 化学系统 非平衡相变 随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与非平衡两类相变的临界联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绍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71-179,共9页
从一般非平密相变系统的规格化模型出发.注意到平衡相交与非手衡相变两者临界行为的差异与相似性,重点考察了两者在参考态、势函数、相关函数、可标度性、临界指数、标度律和普适性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讨论了两者的临界统一性。即平密... 从一般非平密相变系统的规格化模型出发.注意到平衡相交与非手衡相变两者临界行为的差异与相似性,重点考察了两者在参考态、势函数、相关函数、可标度性、临界指数、标度律和普适性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讨论了两者的临界统一性。即平密相变临界现象可作为非平衡相变临界现象的一种特殊极限形式而含于同一理论体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两者的临界相似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平衡 临界现象 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定态系统空时相关函数在相变临界点的表现
13
作者 赵行知 蔡绍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82-85,共4页
从规格化模型出发,考虑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定义相关函数并考察相关函数在临界点的表现及其与“巨涨落”形成的关系。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关函数 临界点 平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噪声下相变模型福克-普朗克方程的含时精确解 被引量:5
14
作者 申洪 漆安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2-637,共6页
采用微分方程的李群方法 ,研究了外噪声影响下的非平衡相变模型对应的Fokker Planck(FP)方程 ,得出了含时间概率密度P(x ,t)的严格表达式 ;讨论了最可几值x随时间的变化 .在时间t→∞时 ,由严格解给出了概率密度的定态解Pst(x) ,并讨论... 采用微分方程的李群方法 ,研究了外噪声影响下的非平衡相变模型对应的Fokker Planck(FP)方程 ,得出了含时间概率密度P(x ,t)的严格表达式 ;讨论了最可几值x随时间的变化 .在时间t→∞时 ,由严格解给出了概率密度的定态解Pst(x) ,并讨论了此时的最可几值x与确定性描述的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KKER-PLANCK方程 含时精确解 模型 非平衡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金属相变 被引量:14
15
作者 林文松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简述机械合金化的工艺特点和应用 ,总结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平衡固态 过饱和固溶体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mer-dimer模型在不均匀催化表面上的动力学相变
16
作者 贾秀杰 杨展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研究了具有中间产物的dimer dimer(DD)模型的非平衡相变行为 .分别讨论了只有一种反应物脱附时在无惰性点 (inert site)表面上的动力学相变行为 ,在有惰性点的表面上无反应物脱附的相变行为 ,以及二者综合考虑时催化表面的动力学相变行... 研究了具有中间产物的dimer dimer(DD)模型的非平衡相变行为 .分别讨论了只有一种反应物脱附时在无惰性点 (inert site)表面上的动力学相变行为 ,在有惰性点的表面上无反应物脱附的相变行为 ,以及二者综合考虑时催化表面的动力学相变行为 .通过这些讨论得出 :脱附使得更多的格点变空 ,有利于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脱附率越大 ,上述现象越明显 ,反应窗口也就越宽 ;而晶格表面的缺陷点的存在 ,阻碍了反应粒子的吸附 ,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具体表现就是使反应窗口变窄 ,最终生成物浓度变小 .这种惰性格点所占比例越大 ,上述现象越突出 ,直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 ,非惰性格点难以形成大的渗流集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附率 惰性点 平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迟均衡的CO_2两相引射器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阳 张早校 +2 位作者 薛长乐 张亚洲 邓建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引射器对跨临界CO2引射制冷系统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考虑CO2两相引射器中存在的非平衡相变、超音速和壅塞等复杂流动现象,构建了CO2两相引射器的1D分布模型,并采用延迟均衡理论分析喷嘴中的非平衡相变过程。与实验结果比较显示,所建... 引射器对跨临界CO2引射制冷系统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考虑CO2两相引射器中存在的非平衡相变、超音速和壅塞等复杂流动现象,构建了CO2两相引射器的1D分布模型,并采用延迟均衡理论分析喷嘴中的非平衡相变过程。与实验结果比较显示,所建立的延迟均衡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引射器的性能。此外,通过与均衡模型的相比显示,在本文所选工况下,延迟均衡模型计算所得的主动流流量比均衡模型预测值低12.39%-25.30%,同时非平衡现象将延缓喷嘴中的膨胀过程,使得喷嘴出口压力比均衡模型预测值高。本文采用所建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引射器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工况下存在最优的混合室直径使得引射系数和升压比都较高;而当混合室直径一定时,较长的混合室有利于提高引射器的升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延迟均衡模型 非平衡相变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模式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新莉 吕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8-681,共4页
制造模式变迁过程受制于三类因素,即制造模式现有状态、制造模式的四大基本维度(技术与方法、文化、组织结构以及和谐管理)和外部环境中的随机涨落因素。该过程表现出非平衡相变、对称性破缺、分叉等特征。当新的制造模式形成时,其研发... 制造模式变迁过程受制于三类因素,即制造模式现有状态、制造模式的四大基本维度(技术与方法、文化、组织结构以及和谐管理)和外部环境中的随机涨落因素。该过程表现出非平衡相变、对称性破缺、分叉等特征。当新的制造模式形成时,其研发投入、文化、组织结构及其管理、知识调配都须有很大的变动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模式 演化 动力机制 非平衡相变 对称性破缺 分叉 灵捷制造 组织结构 和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坡失稳的突变分析与判据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亚莲 周翠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58,共3页
针对坝坡失稳是一个由土体连续变形到坝坡突然滑动的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考虑坝体材料应变软化效应和水致弱化效应的尖点突变模型,运用非平衡相变理论解释了坝坡失稳的非平衡相变过程。通过对突变模型进行平衡分... 针对坝坡失稳是一个由土体连续变形到坝坡突然滑动的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考虑坝体材料应变软化效应和水致弱化效应的尖点突变模型,运用非平衡相变理论解释了坝坡失稳的非平衡相变过程。通过对突变模型进行平衡分析获得了坝坡失稳的力学判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失稳判据的分析,获得了坝坡失稳的临界位移,可为土坝稳定分析和安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坝 失稳 非平衡相变 尖点突模型 破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多孔材料动态吸声特性定量研究
20
作者 吴九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1期375-375,共1页
多孔金属材料具有高比强/刚度、耐腐蚀及高温高压、且吸声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航空航天、高铁/地铁、国防等领域。然而多孔材料内在动态吸声机理及高温高声压条件下声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解决。由... 多孔金属材料具有高比强/刚度、耐腐蚀及高温高压、且吸声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航空航天、高铁/地铁、国防等领域。然而多孔材料内在动态吸声机理及高温高声压条件下声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解决。由于多孔材料从表到里都具有大量互相贯通且混乱的孔隙,这种混乱性及体现出的"一定周期性"与湍流的不规则性及准周期性极为相似,作者曾提出湍流类比理论建立了多孔材料的高频声传播统计分析定量模型。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孔材料的中低频吸声特性,借鉴突变理论解释不连续现象的数学方法,本报告提出了非平衡相变定量分析的突变理论方法,定量描述了从层流到湍流的整个非平衡相变过程,其中Kolmogorov湍流理论的"–5/3"次方律仅是一个极端特例。从而应用突变理论定量分析了多孔材料的动态吸声特性。本文研究旨在为多孔金属材料应用于工业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为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可望在未来产生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理论 吸声特性 KOLMOGOROV 定量分析方法 多孔金属材料 非平衡相变 湍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