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平行微带线间的串扰抵消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亚飞
-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8,7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61601038)
-
文摘
非平行微带线是印刷电路板(PCB)上不可避免的互连结构。针对PCB上非平行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用平行微带线近似非平行微带线,把平行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抵消方法应用到非平行耦合微带线中,提出了利用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方法来进行远端串扰抵消,在对非平行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的基础上构建串扰抵消电路。仿真了非平行微带线间夹角分别为θ=3°、5°、10°时的串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非平行微带线上信号眼图的质量,串扰抵消效果良好。
-
关键词
摇串扰
非平行微带线
信道传输矩阵
特征值分解
-
Keywords
crosstalk
non-parallel microstrip lines
channel transmission matrix ( CTM)
eigen value decomposition ( EVD )
-
分类号
TN41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题名非平行MSL间串扰抑制数值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安静
吴一辉
-
机构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分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预研基金(61501.02.03.04)
-
文摘
非平行微带线作为电路板上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因夹角的存在导致线间耦合复杂且很难预测,一直未被给予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情况,建立非平行微带线耦合模型,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法(FEM)详细研究由平行到非平行转变导致的串扰曲线演变过程。验证使用防护带及宽度变化对非平行微带线间串扰抑制的有效性。为保证衰减效果和节约制板费用,提出使用短防护带进行串扰抑制,同时研究短防护带起始位置对抑制效果的影响。考察串扰对接地孔半径变化时的依赖性,通过计算得到了与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通过对这些关系的详细分析进而总结相应的规律,为非平行微带线及防护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短防护带
非平行微带线
耦合
串扰
有限元法
-
Keywords
short stripe protection,non-parallel microstrip lines,coupling,crosstalk,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
分类号
TN41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