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非平稳车内噪声时变综合烦躁度客观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天培 惠延波 +3 位作者 王岩松 马喜岭 张博强 孙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205,共8页
与汽车非平稳车内噪声时变声品质主观评价序列的平滑性相反,传统客观评价模型输出的预测序列是较为波动的。本文在传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预测序列进行时域平滑后处理。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预测序列,时序平滑... 与汽车非平稳车内噪声时变声品质主观评价序列的平滑性相反,传统客观评价模型输出的预测序列是较为波动的。本文在传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预测序列进行时域平滑后处理。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预测序列,时序平滑评价序列对车内噪声时变综合烦躁度的评价性能更高,预测精度(误差均方根值降低11.40%)、稳定性(误差方差降低31.50%)与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提高9.95%)均得到较大提高。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对预测序列进行时域平滑后处理,是具有更高精度的时变综合烦躁度客观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非平稳车内噪声 时变声品质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 时间序列 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蔽效应的汽车非平稳车内噪声烦恼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天培 孙跃东 +3 位作者 王岩松 周萍 郭辉 刘宁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919-2924,2930,共7页
基于采集的汽车加速与匀速运动时车内的噪声,利用参考语义细分法进行噪声烦恼度主观评价试验。考虑掩蔽效应,依据听音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加速噪声后半时段和匀速噪声的时变心理声学参量平均值,利用支持向量机创建参量平均值与烦恼度... 基于采集的汽车加速与匀速运动时车内的噪声,利用参考语义细分法进行噪声烦恼度主观评价试验。考虑掩蔽效应,依据听音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加速噪声后半时段和匀速噪声的时变心理声学参量平均值,利用支持向量机创建参量平均值与烦恼度主观评价值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建立基于掩蔽效应的非平稳车内噪声烦恼度评价方法。同时计算全部噪声样本的时变心理声学参量平均值并建立基于心理声学参量的烦恼度评价方法。留一法与十折交叉法检验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对非平稳车内噪声烦恼度的预测精确有效,而基于掩蔽效应的烦恼度评价方法预测结果更加精确、稳定性更高;在加速噪声烦恼度的预测方面,基于掩蔽效应的烦恼度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蔽效应 非平稳车内噪声 烦恼度 心理声学参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因效应的非平稳车内噪声综合烦躁度评价研究
3
作者 孙娇娜 孙跃东 +2 位作者 冯天培 刘宁宁 周萍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176-181,共6页
采集汽车匀速与加速工况下的车内噪声构建噪声样本库,以此为基础根据综合烦躁度评价指标,选用参考语义细分法组织评审团进行车内噪声主观评价试验,得到综合烦躁度主观评价结果数据库。同时采用LMS Test.Lab计算噪声样本的A计权声压级、... 采集汽车匀速与加速工况下的车内噪声构建噪声样本库,以此为基础根据综合烦躁度评价指标,选用参考语义细分法组织评审团进行车内噪声主观评价试验,得到综合烦躁度主观评价结果数据库。同时采用LMS Test.Lab计算噪声样本的A计权声压级、响度和AI指数时间序列平均值,建立传统的基于声学参量的车内噪声综合烦躁度评价模型。在传统声品质评价基础上考虑近因效应对评价人员及听音评价结果的影响,计算噪声样本声学参量时间序列后1/5、后2/5、后3/5、后4/5段平均值,采用网格搜索-支持向量机作为搭建模型方法,分别建立基于近因效应的非平稳车内噪声综合烦躁度评价模型。采用留一法验证,结果表明近因效应在噪声主观评价试验中存在,且以声学参量时间序列后2/5段平均值作为模型输入声特征所建的基于近因效应的非平稳车内噪声综合烦躁度评价模型,即2/5 RECIEM模型对综合烦躁度的表达力更优,此评价模型对加速噪声样本的预测及泛化性能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近因效应 非平稳车内噪声 综合烦躁度评价模型 心理声学客观参量 网格搜索-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内噪声时变综合烦躁度评价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卉 孙跃东 +2 位作者 王岩松 周萍 冯天培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3期55-59,共5页
对非平稳工况下的车内噪声进行声品质评价。考虑到车内噪声的时变性,在非平稳工况下建立噪声库,计算相关的噪声心理学参量时变值。将采集到的噪声进行主观评价试验,以"时变综合烦躁度"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指标,并将语义细分法... 对非平稳工况下的车内噪声进行声品质评价。考虑到车内噪声的时变性,在非平稳工况下建立噪声库,计算相关的噪声心理学参量时变值。将采集到的噪声进行主观评价试验,以"时变综合烦躁度"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指标,并将语义细分法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法。评价者依据自己对声音的主观感受滑动评价软件滑块,得到连续时变噪声评价值。根据噪声心理学参量时变值和实时主观评价值,建立BP神经网络客观模型。再通过四折交叉法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此评价模型对噪声时变综合烦躁度预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非平稳车内噪声 时变综合烦躁度 心理声学参数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