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姚月明 赵国力 +8 位作者 李群星 常媛 杨杰 彭献镇 姜春媛 程琪 刘佳雨 叶飞 尹德录 《中国循环杂志》 2025年第9期870-877,共8页
目的:探究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手术策略的选择提供可能的功能学评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连云... 目的:探究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手术策略的选择提供可能的功能学评估标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的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共408例,主要终点为3年随访期间靶血管失败(TVF,由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根据是否发生TVF将患者分为TVF组和非TV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手术前后靶血管解剖学和功能学参数。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TVF的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根据术后分支μQF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类,通过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类患者的TVF发生率。结果:3年随访期间54例(13.24%)患者发生TVF(TVF组),其余354例(86.76%)患者组成非TVF组。TVF组与非TVF组患者相比,术后分支直径狭窄率较高[(32.93±17.80)%vs.(22.62±11.96)%],μQFR较低(0.80±0.10 vs.0.89±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μQFR较高是3年随访期间TVF的独立保护因素(μQFR每增加0.01,HR=0.903,95%CI:0.850~0.959,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在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μQFR对3年随访期间TVF具有中等预测效能(AUC=0.769,95%CI:0.678~0.861,P<0.001),其AUC显著高于术后分支面积狭窄率及最小管腔直径(P均<0.001),最佳截断值为0.8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分支μQFR≤0.84的患者3年随访期间TVF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分支μQFR>0.84的患者(HR=4.007,95%CI:2.342~6.855,P<0.001;28.3%vs.7.9%,log-rank P<0.001)。结论:对于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单纯主支支架置入术后即刻测量的分支μQFR较解剖学指标能更好地预测3年随访期间TVF。在使用单支架策略治疗分叉病变时,将术后即刻分支μQFR维持在0.84以上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非左主干分叉病变 靶血管失败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