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系统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静
孙桂全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2-678,共17页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空间扩散模型,首先计算出无扩散系统存在两个平衡点并给出其局部渐进稳定的条件,然后基于Turing失稳理论,推导出扩散系统在贻贝生存平衡点附近发生Turing失稳的条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展示出贻贝种群随时间演化的空间分布模式,该模式最终形成高密度点状分布结构.最后,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两种群的扩散速率显著影响了贻贝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说明两种群移动规律的改变可能会破坏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演化;而非局部捕食效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更利于贻贝种群的持续生存.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理解贻贝种群的发展演化规律,为海岸生态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贻贝模型
非局部捕食效应
空间分布模式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具有避难效应和非局部被捕食效应的捕食系统斑图形态研究
2
作者
王彩云
李静
+1 位作者
杨瑞兰
兰旺森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40,共14页
具有避难效应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是一类重要的种群动力学模型,其斑图形态为研究种群数量时空分布提供关键信息。建立了一个具有避难效应和非局部被捕食效应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首先,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和Turin...
具有避难效应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是一类重要的种群动力学模型,其斑图形态为研究种群数量时空分布提供关键信息。建立了一个具有避难效应和非局部被捕食效应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首先,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和Turing失稳分析分别推导出正平衡点局部稳定及Turing失稳的条件。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展示了食饵斑图形态随非局部被捕食效应和避难效应变化而演化的情况。最后,通过分析捕食者和食饵种群空间平均密度与非局部被捕食效应和避难效应参数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食饵种群数量随着非局部效应的增强而增大,捕食者种群数量随着非局部效应的增强而减少,说明非局部被捕食效应在促进食饵密度增长的同时,抑制捕食者种群的增长;捕食者和食饵种群的数量均随避难效应的增强而增大,说明较强避难效应对食饵种群具有庇护作用,并能促进捕食者和食饵种群持续共存。结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理解非局部效应和避难效应对捕食者和食饵种群斑图形态影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
效应
非
局部
被
捕食
效应
斑图
捕食
者–食饵模型
反应扩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系统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静
孙桂全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中北大学理学院
山西大学复杂系统研究所
出处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2-678,共17页
基金
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资助项目(2018YFE0109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71241,12001340)
+1 种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211411)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2019L0472).
文摘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空间扩散模型,首先计算出无扩散系统存在两个平衡点并给出其局部渐进稳定的条件,然后基于Turing失稳理论,推导出扩散系统在贻贝生存平衡点附近发生Turing失稳的条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展示出贻贝种群随时间演化的空间分布模式,该模式最终形成高密度点状分布结构.最后,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两种群的扩散速率显著影响了贻贝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说明两种群移动规律的改变可能会破坏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演化;而非局部捕食效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更利于贻贝种群的持续生存.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理解贻贝种群的发展演化规律,为海岸生态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藻类–贻贝模型
非局部捕食效应
空间分布模式
参数敏感性分析
Keywords
algae-mussel model
nonlocal predation effect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O29 [理学—应用数学]
Q141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有避难效应和非局部被捕食效应的捕食系统斑图形态研究
2
作者
王彩云
李静
杨瑞兰
兰旺森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
山西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出处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4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01340,11671241)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2019L0472).
文摘
具有避难效应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是一类重要的种群动力学模型,其斑图形态为研究种群数量时空分布提供关键信息。建立了一个具有避难效应和非局部被捕食效应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首先,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和Turing失稳分析分别推导出正平衡点局部稳定及Turing失稳的条件。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展示了食饵斑图形态随非局部被捕食效应和避难效应变化而演化的情况。最后,通过分析捕食者和食饵种群空间平均密度与非局部被捕食效应和避难效应参数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食饵种群数量随着非局部效应的增强而增大,捕食者种群数量随着非局部效应的增强而减少,说明非局部被捕食效应在促进食饵密度增长的同时,抑制捕食者种群的增长;捕食者和食饵种群的数量均随避难效应的增强而增大,说明较强避难效应对食饵种群具有庇护作用,并能促进捕食者和食饵种群持续共存。结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理解非局部效应和避难效应对捕食者和食饵种群斑图形态影响的规律。
关键词
避难
效应
非
局部
被
捕食
效应
斑图
捕食
者–食饵模型
反应扩散系统
Keywords
prey refuge
nonlocal predation effect
pattern
predator-prey model
reaction diffusion system
分类号
O175.2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系统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李静
孙桂全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具有避难效应和非局部被捕食效应的捕食系统斑图形态研究
王彩云
李静
杨瑞兰
兰旺森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