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孤子的绝热捷径压缩
1
作者 张晓 孔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4-1093,共10页
近年来,量子绝热捷径(shortcut to adiabaticity,STA)技术被用以加速缓慢的绝热过程.基于光学类比方法,采用结合变分法和绝热捷径技术的反控制方法研究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孤子的快速压缩,并与绝热压缩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局... 近年来,量子绝热捷径(shortcut to adiabaticity,STA)技术被用以加速缓慢的绝热过程.基于光学类比方法,采用结合变分法和绝热捷径技术的反控制方法研究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孤子的快速压缩,并与绝热压缩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局域对于非线性具有抑制作用,非局域度越大,绝热压缩技术需要的传播距离越长,使得在非局域介质中用绝热方法压缩孤子变得比较困难,而绝热捷径技术却依然可以在短距离内有效压缩孤子,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绝热捷径技术 孤子压缩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高斯光束传输的变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芳 黄春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简化由薛定谔方程与泊松方程组成的耦合方程组,得到描述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系统所对应的拉格朗日密度,进而利用变分原理对高斯光束在该系统中的传输进行分析,得到高斯光束的束宽、振幅和波前曲率的演化方程,特别是利用势函数分析了... 通过简化由薛定谔方程与泊松方程组成的耦合方程组,得到描述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系统所对应的拉格朗日密度,进而利用变分原理对高斯光束在该系统中的传输进行分析,得到高斯光束的束宽、振幅和波前曲率的演化方程,特别是利用势函数分析了形成空间孤子的条件与束宽变化规律.最终数值地验证了该变分计算结果,表明高斯函数是该非局域介质中空间孤子轮廓的一个很好的近似,从而为孤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偏转特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空间孤子 无限局域非线性介质 高斯光束 变分法 变分势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矢量孤子的传输特性
3
作者 朱祥伟 黄春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29-33,共5页
利用变分法研究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矢量孤子的传输特性.首先对试探解高斯-高斯光束进行变分分析,得到关于振幅、束宽、相位和波前曲率的演化方程;然后利用势函数对形成矢量孤子的束宽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对变分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 利用变分法研究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矢量孤子的传输特性.首先对试探解高斯-高斯光束进行变分分析,得到关于振幅、束宽、相位和波前曲率的演化方程;然后利用势函数对形成矢量孤子的束宽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对变分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当初始功率P0=2π时,高斯-高斯光束是矢量孤子很好的近似;而当P0<2π时,光束束宽先压缩后展宽,形成周期性振荡;当P0>2π时,光束束宽先展宽后压缩,形成周期性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无限局域非线性介质 矢量孤子 变分法 势阱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强非局域介质中的超高斯空间光孤子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金龙 李海 +2 位作者 陈金华 旷卫民 邓海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14-1417,共4页
研究了亚强非局域介质中超高斯光束的传播特性.运用变分法,对任意实对称响应函数泰勒级数展开取至四阶,得到了1 +1维亚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光束传输的超高斯光束的近似分析解.分析结果表明:束宽解是椭圆雅可比双周期函数,相移、空间啁... 研究了亚强非局域介质中超高斯光束的传播特性.运用变分法,对任意实对称响应函数泰勒级数展开取至四阶,得到了1 +1维亚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光束传输的超高斯光束的近似分析解.分析结果表明:束宽解是椭圆雅可比双周期函数,相移、空间啁啾以及临界输入功率都正比于超高斯光束的阶数.提出了超高斯空间光孤子族模型和准方波形空间光孤子的实现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超高斯空间光孤子族 变分法 亚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材料
5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7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材料 亮孤子 光折变晶体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相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进展(3)——相互作用篇 被引量:5
6
作者 任占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非局域空间孤子的演化过程由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精确解析解,而只能退而求其近似解(比如通过变分法或者数值解)。但是,由于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的独特性质,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由线性模型描述... 非局域空间孤子的演化过程由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精确解析解,而只能退而求其近似解(比如通过变分法或者数值解)。但是,由于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的独特性质,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由线性模型描述,其相互作用过程的求解变得相对简单。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可以巧妙地构造出强非局域介质中双光束相互作用问题的精确解析解。指出了利用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特性实现全光开关的潜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 全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