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76例中晚期NSCLC放疗患者,根据随机及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36例、联合组40例。两组均给予能量6 MV X线三维适...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76例中晚期NSCLC放疗患者,根据随机及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36例、联合组40例。两组均给予能量6 MV X线三维适形照射,200 c Gy/次,每周5次,照射总剂量为60~70 Gy;联合组放疗期间静滴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 L/次、1次/d,连续给药至放疗结束(共6~7周)。治疗6周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6周(治疗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分析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5%、41.7%,两组比较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0.0%、69.4%,两组比较P〈0.05;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5%、41.6%,两组比较P〈0.05;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5.0%、61.1%,两组比较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比例较同组治疗前及单纯放疗组治疗后均增加,CD4+/CD8+较单纯放疗组治疗后增加(P〈0.05或〈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降低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稳定CD4+/CD8+可能为其作用机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76例中晚期NSCLC放疗患者,根据随机及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36例、联合组40例。两组均给予能量6 MV X线三维适形照射,200 c Gy/次,每周5次,照射总剂量为60~70 Gy;联合组放疗期间静滴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 L/次、1次/d,连续给药至放疗结束(共6~7周)。治疗6周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6周(治疗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分析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5%、41.7%,两组比较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0.0%、69.4%,两组比较P〈0.05;早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5%、41.6%,两组比较P〈0.05;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5.0%、61.1%,两组比较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比例较同组治疗前及单纯放疗组治疗后均增加,CD4+/CD8+较单纯放疗组治疗后增加(P〈0.05或〈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降低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稳定CD4+/CD8+可能为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