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373在非小细胞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碧翠 杨华 +2 位作者 方诗容 梅永添 向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7-483,共7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3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微阵列芯片法和qRT-PCR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373表达.采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3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微阵列芯片法和qRT-PCR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373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果:在原发非小细胞型肺癌中miR-373的表达下调,并用qRT-PCR进一步验证.另外,miR-373低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血管浸润、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OS)(P<0.05)显著性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miR-373低表达与高表达患者OS和无病生存期(DFS)(P<0.05)有显著性差异,miR-373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小细胞型肺癌中miR-373的表达水平是预测OS和DFS(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37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miR-373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型肺癌 微阵列芯片法 实时定量PCR miRNA-37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非小细胞型肺癌A549/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彦 陆红玲 +2 位作者 宋永祥 李大玉 徐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对人非小细胞型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及A549/DDP细胞株,以A549细胞为对照。①MTT法测定A549及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值、耐药倍数及细...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对人非小细胞型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及A549/DDP细胞株,以A549细胞为对照。①MTT法测定A549及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值、耐药倍数及细胞增殖抑制率;②测定0、1.25、2.5、5.0、10、20、40、60、80μg/ml染料木素作用48 h对A549/DDP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及IC50值;③用6.25、12.5、25μg/ml染料木素处理A549/DDP细胞24 h后,经流式细胞计量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A549及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值分别为33.6μmol/L和76.9μmol/L,耐药倍数为2.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顺铂浓度增加而逐渐加大;②染料木素对A549/DDP细胞生长的影响,随染料木素浓度增加表现为先促增殖后抑制的作用,其对A549及A549/DDP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5.1μg/ml和80.2μg/ml;③6.25、12.5、25μg/ml染料木素作用于A549/DDP细胞24 h后,随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停留于G2/M期的细胞数逐渐增多(P<0.05),同时A549/DDP细胞出现凋亡。结论:染料木素可抑制A549/DDP细胞的生长,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非小细胞型肺癌A549 DDP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非小细胞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静 茆勇 +5 位作者 顾文超 王凤鸣 吴玉玉 吴小红 华东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4-596,601,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术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组织标本87例,免...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术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组织标本87例,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和CD3+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该分子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无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且该分子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浸润的T细胞呈负相关。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型肺癌 B7-H3 CD3+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争议与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丁建勇 谭黎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治疗 非小细胞型肺癌 指征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型肺癌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郑顺利 杨庆生 马小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弓形虫(TOX)感染的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68例NSCLC患者、同期住院的90例非肿瘤且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90例健康体检者血中弓形虫循环抗原(TOX-CAg)、TOX-IgG及TOX-IgM抗体阳性率...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弓形虫(TOX)感染的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68例NSCLC患者、同期住院的90例非肿瘤且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90例健康体检者血中弓形虫循环抗原(TOX-CAg)、TOX-IgG及TOX-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各组间以及NSCLC组内性别、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弓形虫阳性率差异。结果:168例NSCLC患者血清中TOX-CAg阳性者34例(20.2%),TOX-IgM阳性者36例(21.4%),TOX-IgG阳性者27例(16.1%);而90例其它疾病患者血清中3者分别为9例(10.0%)、10例(11.1%)和6例(6.7%),90例健康组血清中3者分别为3例(3.3%)、4例(4.4%)和4例(4.4%);NSCLC组与其它疾病组的TOX-CAgI、gG及IgM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SCLC组与健康组的TOX-CAgI、gG及IgM差异更明显(P<0.01),其它疾病组与健康组的TOX-CAgI、gG及IgM差异不明显(P>0.05);另外,在肺癌分期方面,对于TOX-CAg和TOX-IgM,Ⅰ、Ⅱ期间无明显差异(P>0.05),Ⅲ、Ⅳ期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Ⅰ、Ⅱ期与Ⅲ期间差异显著(P<0.05),Ⅰ、Ⅱ期与Ⅳ期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对于TOX-IgG抗体,各肿瘤分期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腺、鳞癌与其它病理类型间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而且晚期肺癌的弓形虫感染率高于早期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属 肺肿瘤 非小细胞型肺癌 弓形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华勇 吴德华 陈龙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63例NSCLC患者,观察疗效、患者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79.1%,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5.2%、23.2... 目的探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63例NSCLC患者,观察疗效、患者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79.1%,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5.2%、23.2%、10.4%,3~4级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4.8%.结论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局部复发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 非小细胞型肺癌 化学治疗 照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型胃肠道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作为独立亚型的病理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Shia J Tang L H +2 位作者 Weiser M R 王文军(摘译) 张帆(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非小细胞型 胃肠道 病理特征 CARCINOMA 神经内分泌肿瘤 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国范 张百江 +4 位作者 李道堂 王绍平 罗京玉 刘希斌 杨瑞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8,共4页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本院1989年7月~l999年8月,52例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1/52),主要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本院1989年7月~l999年8月,52例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1/52),主要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术后30天内死亡率5.8%(3/5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44/49)、56.7%(17/30)及33.3%(7/21)。结论: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30天内死亡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小细胞肺癌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 肺血管成形术 手术治疗 适应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7
9
作者 盛俊卿 李卫星 +1 位作者 贾祯 刘红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疑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疑似周围型NSCLC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周围型NSCLC组65例、肺良性结节组44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周围型NSCLC组的血容量(BV)大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10.76±1.26)ml/100 mg vs.(4.01±0.59)ml/100 mg、(2.32±0.42)ml/100 mg],表面通透性(PS)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42.56±5.60)ml/(100 mg·min)vs.(16.13±1.88)ml/(100 mg·min)、(8.49±0.91)ml/(100 mg·min)],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大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20.14±3.67)s vs.(12.85±1.49)s、(7.21±0.95)s],肺良性结节组的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周围型NSCLC组的血清CYFRA21-1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8.94±1.67)ng/ml vs.(4.73±0.51)ng/ml、(1.93±0.26)ng/ml],CEA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27.91±3.25)ng/ml vs.(7.88±0.92)ng/ml、(2.06±0.47)ng/ml],NSE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19.53±2.16)ng/ml vs.(15.02±1.74)ng/ml、(11.96±1.22)ng/ml],肺良性结节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结果显示,MSCT灌注成像,血清CYFRA21-1、CEA、NSE单独及联合诊断周围型NSCLC的AUC分别为0.802、0.794、0.698、0.712、0.841,四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结论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NSCLC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周围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高剂量率近距离照射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3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海兵 修清玉 +3 位作者 熊海健 王金林 陈吉泉 肖湘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50-1151,共2页
关键词 腔内高剂量率 近距离照射 治疗 中央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药物治疗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33
11
作者 白云鹏 许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1,共3页
选取我院胸外科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100例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他西滨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 选取我院胸外科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100例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他西滨联合顺铂治疗,实验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42%、46%;总有效率分别为82%、82%,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实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以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药物治疗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铂类一线药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非手术微创治疗
12
作者 王洪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6-258,共3页
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三级以上支气管一气管的癌症,临床上约占80%以上,而且确诊时85%以上均为肺癌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时机。最常见病理类型为鳞癌。近年来,由于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使许多早期中央型肺癌达到根治效果,而晚期... 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三级以上支气管一气管的癌症,临床上约占80%以上,而且确诊时85%以上均为肺癌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时机。最常见病理类型为鳞癌。近年来,由于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使许多早期中央型肺癌达到根治效果,而晚期肺癌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央肺癌 微创治疗技术 中央小细胞肺癌 手术 手术治疗时机 肺癌晚期 病理类 根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顺铂方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坤林 刘玉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目的评价TP方案(紫杉醇-顺铂)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价值。方法随访64例行TP方案TAI治疗的不可切除NSCLC,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及安全性。结果64例患者共接受172次TAI,平均每例(2.7±1.9)次。37... 目的评价TP方案(紫杉醇-顺铂)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价值。方法随访64例行TP方案TAI治疗的不可切除NSCLC,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及安全性。结果64例患者共接受172次TAI,平均每例(2.7±1.9)次。37例仅支气管动脉为肿瘤供血动脉,27例除支气管动脉外,还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膈动脉参与供血。无严重TAI相关并发症。随访1~60个月,死亡63例。客观反应率为46.9%,疾病控制率为81.3%。全部患者肿瘤无进展的平均时间为6.7个月,中位无进展时间3个月。平均总生存时间(OS)9.8个月,中位OS6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4.7%、29.7%、9.4%。基于单因素分析,OS的独立影响因素是TAI治疗次数和更多的肿瘤供血动脉。结论TAI是治疗不可切除NSCLC安全、有效的方法,给不可切除NSCLC患者带来了明显的临床获益,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 肺癌 非小细胞型 紫杉醇-顺铂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斌 苗晓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92-795,共4页
目的:培美曲塞(PEM)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化疗药,目前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标准药物。本研究回顾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40例,予以培美曲塞二... 目的:培美曲塞(PEM)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化疗药,目前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标准药物。本研究回顾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40例,予以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静脉滴注,联合卡铂常规剂量第1d、21d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观察组),并与吉西他滨(GEM)+卡铂方案做对照(对照组),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PEM组有效率50%,GEM组有效率45%。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PEM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AST、尿素氮及皮疹、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EM组,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卡铂 非小细胞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泽清 段小蓓 +1 位作者 贾晓娟 樊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以患者为观察单位,PET/CT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66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64例,灵敏度79.41%(54/68),特异度80.65%(50/62),准确率80.00%(104/130),阳性预测值81.82%(54/66),阴性预测值78.13%(50/64);以淋巴结数为单位,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5个,非纵隔淋巴结212个,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74.42%(96/129),特异度86.06%(179/208),准确率81.60%(275/337),阳性预测值76.80%(96/125),阴性预测值84.43%(179/212)。PET/CT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 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18F氟脱氧葡萄糖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18)F-FDG双时相显像储留指数与临床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郜莹 解敬慧 +2 位作者 李建南 冯洪波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原发病灶储留指数(RI)与病灶大小、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证实为NSCLC的患者的PET/CT双时相检查资料,观察原发病灶RI与病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原发病灶储留指数(RI)与病灶大小、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证实为NSCLC的患者的PET/CT双时相检查资料,观察原发病灶RI与病灶大小、腺癌原发灶RI与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原发病灶及腺癌、鳞癌不同转移状态原发病灶RI的差异。结果 NSCLC原发病灶RI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0.05);各病理类型原发病灶的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7,P>0.05);腺癌原发病灶RI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9,P<0.05);腺癌有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病灶RI高于无转移者(Z=-3.17,P<0.05),而鳞癌有无转移者原发病灶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P>0.05)。结论 NSCLC原发病灶RI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 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肺鳞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永 李浩 +2 位作者 林昌锦 龚民 王天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5-446,共2页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原发病灶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其中以腺癌最为常见,文献报道也最多,而对小鳞癌的认识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鳞癌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征...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原发病灶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其中以腺癌最为常见,文献报道也最多,而对小鳞癌的认识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鳞癌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小肺鳞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肺鳞癌 临床分析 直径 周围小细胞肺癌 影像学检查 淋巴结转移 原发病灶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13-2013,共1页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非小细胞型肺癌 内皮细胞 作用于血管 结肠癌 抗血管生成药 生成对 血管新生抑制剂 恶性程度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