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汉语非谓语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
作者 郑红明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2期57-60,共4页
汉语非谓语形容词,曾经是数量有限的封闭性词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它逐渐从封闭性词类演变为能产量很高的非封闭性词类.81年,吕老曾撰文论述,但由于它不在传统的词类范畴当中,所以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探讨非谓语形... 汉语非谓语形容词,曾经是数量有限的封闭性词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它逐渐从封闭性词类演变为能产量很高的非封闭性词类.81年,吕老曾撰文论述,但由于它不在传统的词类范畴当中,所以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探讨非谓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汉语本身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汉语教学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特征 形容词 谓语 现代汉语 词类 汉语教学 语法功能 非封闭性 名词 否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 被引量:3
2
作者 范晓 《汉语学习》 1984年第1期21-25,共5页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些复句: (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石头上碰钉子,硬碰硬。 (4)老鼠爬称钩,自己称自己。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6)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对这些复句如何进行分析...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些复句: (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石头上碰钉子,硬碰硬。 (4)老鼠爬称钩,自己称自己。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6)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对这些复句如何进行分析,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曾经向一些同志请教过,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 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些句子是歇后语,是一种比喻的修辞现象,而不是语法现象。不错,这类句子是歇后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复句 直接成分 歇后语 主谓式 偏正结构 特殊类型 非封闭性 句子 鹅毛 语法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